——很简单,小学学区房是非必要的,初中学区房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可以非常肯定的给新手家长讲:小学是做不了排名的,不同档次小学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模糊的,核心原因是——小学知识太浅显,前两年双减以后素质教育内容增多,现在几乎不可能通过校内成绩去判定不同小学的教学档次。
小学校内学的那点学科知识,学生或家长稍微努力一下,六年级期末考主科95分以上不要太轻松,而且小学考试作弊也没啥人在乎,小升初点招考的也是校外超纲的学科知识。所以现在对小学档次的判定,校内教学并不重要,更多的是看一些非必要的“奢华配置”。
名人大家进校园,或者金帆金鹏什么的,这些东西就更虚了,同一城市的普通小学,也有很多机会享受到。而且真正重要的选拔机会是与普通小孩无关的,上牛小也没用。理论上小学不让留作业、作业多一点、个别家长“血压高”无法辅导,可能就会举报,举报几次,基本这个班就废了,班主任开始放养,碰上“血压高”不负责爱举报的家长,啥牛小也不管用。
当然,也有家长会说,牛小的班容量更小、师生比更高、生源质量也高、学校氛围好、课程安排也和普小不一样。——您说的 的确有道理,有些牛小的确有这些优势,但这些优势二流小学难道就没有了吗?
又比如石家庄的40小,老小区房价一平两万五以上,隔壁东风西老破小一平一万,东风西路小学很差吗?东风西以前在石家庄ZXF能炒到10W以上,怎么现在房价跌这么厉害?东风西和40小存在一套房子几十万的差距吗?说实话,拿几十万给东风西路小学,请个外教,一周加四节英语课,买一些午休床,不就约等于40小了?
一路之隔,同档小学,房价差一倍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不在于划片小学,在于划片初中是不是40中!家长现在对初中学区房的认可度,远远高于小学学区房!
很明显,不同档次小学之间的差距是很小的,或者说很多牛小的固有优势,都是“非必要”的。甚至同一所小学,换一个班主任,就读体验就是天壤之别。因为小学生的作业量、在校安排,几乎都是班主任一手包办的,有的班主任就爱躺平,或者可能被极端家长举报怕了,上班=老和尚撞钟,碰到这种班主任,你上啥牛小也没用......
而初中看似只有三年,实际课时安排比小学紧凑的多,初二就要进入中考节奏、马上就有小中考,初中在校三年,每年都很重要,一年上的课时、学的内容就比得上小学六年了。
所以初中和小学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同档次的初中,中考差距非常明显。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生源差距,对中学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学校管理,也可以说是校长、直接影响着一所中学的教学质量。
中考难度降低,导致现在初中越来越衡中化,没办法,想出成绩只要苦一下学生,用时间换分数,中考成绩立刻就上去了。但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普通初中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管理不行,校长躺平,没有资源扶持,师资力量薄弱,半个下午自习课......普中的差,很多家长是想不到的,中考喜宝也看不到,但我知道一些,简单来说:普中的重点班普高率甚至比不上一二流初中的平均水平,就差到这个境界。
这就是我在一直强调的事情:小学学区房可以不买,双片双重点学区房也可以不买,但初中学区房必须有。因为小学在双减后、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号幼儿园,不同档次小学之间的差距很小,甚至可以说牛小是非必要的。
但初中不行是真的不行,普通学生上一二流初中,只要跟上学校节奏,中考上普高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如果上的是普通初中,什么狠抓学习是不存在的,师资是完全不够用的,初一完全可以和小学一样三四点放学,因为半个下午都是自习,最后普通学生天天躺平三年后喜提30%普高率......
解释一件小事,别的平台(B站)一些小朋友经常说几百万买学区房很傻,但他们陷入了一个逻辑误区:觉得这几百万就都花到了孩子身上,将来小孩月薪三千,岂不傻X?但事实是,这几百万换来一套或几套房,外加家里所有小孩的入学资格,上完学再卖可以,上了学马上卖也行,这些钱并不是砸到孩子身上了、也没有消失,而是花在了固定资产上,学区价值只是房产附赠的!房价可能会下跌,但自家孩子也得上学啊,如果买房是刚需,买套学区房还能解决小孩入学问题,上完学再卖掉,那这几百万就不是丢掉了、而是始终存在的、随时可以买卖变现的一种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