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介绍:
1
孩子年龄/性别:15岁女孩
2
指导老师:田老师
3
情况介绍:
初二休学,厌学躺平玩手机,作息黑白颠倒;
确诊中度抑郁焦虑,有躯体化症状,一看见书本就恶心手抖;
认为是父母害了自己,没有原则的要求父母为自己服务;
父母望女成凤,从小就对孩子有高期待高要求,否定式教育。
现在孩子已经复学,抑郁焦虑情绪缓解;不再讨厌父母,能理解父母;性格更加自信活泼,对学习也有了目标和规划。
当听到医生说女儿抑郁的时候,我根本不敢相信:“她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可抑郁的呢?”
但看着手里的报告单,我却不得不逼自己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有时候,女儿问我:“妈妈,你说我是不是真的有病啊!精神病吗?我是不是个疯子啊?”
我心一抖,赶忙说:“当然没有,谁说你有病!没什么大事,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
自从女儿被确诊中度抑郁焦虑后,我的噩梦就开始了。
每天晚上玩手机玩到深更半夜,打游戏刷视频看小说,一会哈哈哈大笑,一会又脏话连篇,一会又在房间里抽泣,止不住地流眼泪。
为了让她开心,她想要什么,我们基本都会满足,可她还总说我们父母不理解她。
为了能够让她开心一点,情绪好一些,我每天都要看她脸色行事,小心伺候,生怕哪件事做得不对了,让她感觉不舒服。
但她还是一天到晚丧着脸,总是不满意。
我做了这么多,女儿却根本不领情,天天对我吆五喝六的,还老是发脾气。
天天面对这样的女儿,我感觉自己也快要抑郁了。
#01
女儿抑郁休学
女儿今年15岁,上初中二年级。
上初中以前一直都是好学生,成绩优异,但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经常向我抱怨,老师讲课节奏快,压力太大。
一上课她就想请假,好几次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头疼、肚子疼。
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差,回到家不是先写作业而是先玩手机,一玩就玩到晚上九、十点钟,等做完作业就半夜十二点了。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试图阻止她玩手机,可每次都引发了激烈的冲突。
有一次,我生气地指责她:
“你能不能别整天玩手机?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好吗?”
女儿向我顶嘴,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手机屏幕。
“学习有什么用?反正我也学不好。”
看着她的样子,我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就这么回报我们?”
女儿却对我说:
“那是你们自己愿意,又不是我求你们的。”
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女儿的成绩直线下滑。
初一结束,女儿每科成绩都下滑一大截,名次已经排到了中下。
班主任老师还找我谈话,说女儿这样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考上高中。
回家后,我非常生气,把女儿教训了一顿,一气之下,我给她报了四五门课外补习班,整个假期女儿都没有休息过。
我本以为这样女儿就能把成绩提上来了,但没想到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初二刚开学,女儿就频繁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为此我不得不三天两头帮她请假。
慢慢地,女儿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她开始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对学习也完全失去了兴趣,一看见书本就恶心手抖。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她去看医生。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女儿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焦虑,而她的各种表现都是抑郁的躯体化症状。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我瞬间陷入了绝望。
确诊抑郁后女儿也没办法继续上学了,只能办了休学。
休学在家的日子,女儿生活完全失去了规律,每天白天躺在床上睡觉,晚上则精神抖擞地玩手机。
我心疼她的病情,只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的生活起居,生怕再刺激到她。
可是,女儿并没有因为我们的照顾而有所好转。
她变得无比任性,毫无原则地要求我们为她服务。
一会儿要吃这个,一会儿要喝那个,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
有一次,我做了一桌子饭菜,可女儿看了一眼就说不想吃。
我试图劝说她:
“你怎么这么挑食?这些都是有营养的东西,对你的身体有好处。”
女儿不耐烦地说:
“我就是不想吃,你别管我。”
我拉住女儿,还想继续劝她:
“你不能这样任性,你要知道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没想到女儿大声地哭了起来:
“为了我好?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你们只知道让我学习,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的感受。”
看着女儿哭泣的样子,我的心都碎了,我想要抱抱她,可她却一把推开了我。
看着女儿的样子,我的焦虑也越来越严重,担心女儿的病情会越来越恶化,担心她再也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我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积极地配合疗愈,参加各种康复活动。
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女儿的情绪越来越敏感,稍不顺心就会痛哭或者大发脾气。
甚至连我我开始变得神经质起来,每天都在关注女儿的一举一动,只要她有一点异常,我就会紧张得不得了。
有时候,我经常会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偷偷抹眼泪,真不知道抑郁症为什么会找上我的女儿。
#02
女儿抑郁休学的原因
我知道我不能放弃,我开始学习孩子青春期和缓解抑郁症的方法。
不停地在网上搜索关于抑郁症的信息,也加入了一些抑郁症患者家属的交流群,和其他家长们分享经验。
还联系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她沟通寻找原因。
慢慢地,我终于发现的问题的原因:是我不懂得“期待管理”,才让女儿一直处在重压之下,过高的期待,其实是对女儿实施的一种“虐待”。
自从女儿出生起,我就希望女儿成为样样都优秀,行行都出彩的孩子。
上幼儿园时,每次看到别的孩子会背一首新诗、会跳一支舞,我就会回家要求女儿也赶紧学会。
如果她做得不好,我便会皱起眉头说:“你怎么这么笨呢?人家都能学会,你为什么不行?”
上了小学后,女儿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
我每天都会严格检查她的作业,只要有一点错误,我就会严厉地批评她。
“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
“你看看你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像什么样子?”
我总是觉得只有不断地批评和否定,才能让她更加努力地学习。
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女儿必须考到班级前三名。
如果她没有达到我的要求,等待她的便是一顿数落。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拿这样的成绩来回报我?”
女儿默默地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却认为她这是在逃避问题,于是更加生气地说:“哭有什么用?你要行动起来,下次一定要考好。”
为了让女儿更加优秀,我还给她报了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每个周末,女儿都在忙碌中度过,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她曾经跟我抱怨过太累了,可我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累一点算什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这都是为了你好。”
我永远不满足女儿所取得的成就,对她的期待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女儿的精神压力和状态与日俱增,情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当身上的压力,逐渐累积到了一个临界点,女儿无力承受。
所以,女儿才会抑郁、摆烂、玩手机、逃避学习。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是说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当父母对孩子期待过高,对孩子控制太严格,给孩子的压力过大。一旦超限,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正如心理咨询师所说:
“父母的期望就像雪一样不断落在孩子身上,最终把孩子压垮。”
#03
女儿抑郁缓解,成功复学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决心要改变自己,帮助女儿走出困境。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想要避免“超限效应”就要懂得“期待管理”。
小贴士:
“期待管理” 在家庭教育中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
父母可以对孩子有期望。但是,如果期望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而期望值过低呢,又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失去努力的方向。
如何进行“期待管理”呢?我通过学习总结出来一下几点,分享给大家。
1、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认识孩子的能力和潜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方式。父母要花时间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避免将孩子与他人进行不恰当的比较,减少孩子的压力。
例如,孩子性格内向,可能在社交场合表现得较为安静,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善于与人沟通。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自己舒适的范围内发展社交技能,而不是强迫他们变得外向活泼。
另外,父母要客观地评估孩子的能力水平,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避免对孩子提出过高或过低的要求。
比如,如果孩子在数学方面一直表现得比较吃力,父母就不应该期望他们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进步,而是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支持,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2、目标要具体可行,鼓励孩子尽力而为
父母在为孩子设定目标时,应该具体明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每天阅读 30 分钟” 比 “多读书” 更具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同时,目标要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有挑战性;也不能过于困难,让孩子感到无法实现。
但不要过分强调成绩和排名,可以鼓励孩子尽力而为,享受学习的过程。
3、与孩子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期望和理由
父母要经常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
如果孩子觉得某个学科很难,或者对某个活动不感兴趣,父母不要强行要求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父母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时,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避免命令式的口吻。
例如,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时,可以说:“我们希望你能好好学习,是因为知识可以让你有更多的选择,未来的生活可以更加美好。”
4、适当的奖励和鼓励,给予孩子情绪价值
父母不要只关注孩子的结果,而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当孩子付出努力时,即使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也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比如,孩子在一次考试中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是比上次有了进步,父母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你这段时间的努力,进步很明显,继续加油!”
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例如,可以奖励孩子一本喜欢的书、一次户外活动或者一个家庭聚会。这样的奖励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慢慢地,女儿也在基地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的咨询中得到了疗愈,情绪状态越来越好。
回家后,女儿主动提出要返回学校,回到学校后,女儿完全没有了以前的躯体化症状,学习劲头十足。
而且自从我学会了“期待管理”之后,我的焦虑也减轻了不少,睡觉都比以前香了。
女儿也因为我的改变,越来越自信、活泼。
一段时间后,我带女儿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女儿的抑郁焦虑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
听到这句话,我激动地抱住女儿哭了起来。
经历了这次风波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
当我们把一个孩子预设在满分的位置上,即便孩子做到99分,也还是差一点。
《亲密关系》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说过:
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所以,与其不断地对孩子提要求,不如自己做好“期待管理”,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机会。
孩子以后要走的路,能不能找到她想做的事,会遇见什么样的人,那都是她的人生。
真实案例
专家访谈
黄杰校长:一招教你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从小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躺平”了? |岳晓东教授:抑郁症“不可小觑”,家长要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危害! |张久祥:如何发挥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基地简介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基地采取严格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采用心理引导、行为纠正、强化训练、感恩教育、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