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性别:16岁/男孩
指导老师:赵敏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孩子经常头疼、幻听、发呆,别人跟他说话,半天反应不过来;查出中度抑郁;
抑郁休学后,在家不说话,吃喝拉撒全都在房间里,吃饭需要父母喂;
父母一提学习的事,孩子就发飙,把自己满墙的奖状烧毁反抗父母;妈妈焦虑,整日以泪洗面。
经过调整后,孩子主动给父母做饭,主动要求复学,并打算通过音乐考高中;复学后,孩子表现很好,老师对孩子评价很高。
儿子患抑郁症的那段日子里,我眼泪流了干,干了流。
自从儿子抑郁后,不上学,也不跟我们说话,成天到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就连上厕所,也是用桶在房间解决。我每天每隔两个小时都要去他房间一次,给他端屎端尿。
他房间的窗户就没开开过,窗帘也是一年到头地拉着,房间里黑黢黢的,一点阳光都没有。
整个房间里弥漫着尿骚味、臭味。冬天还好,但天气一热,屋里的饭菜、排泄物开始发酵,那味道熏得人只想吐。
这种在别人听来很不可思议的日子,我一过就是一年。
儿子查出中度抑郁
儿子上了初三后,学习状态完全不在线。
作业还没写几个字呢,就出来喝点水、吃点东西,朝我要手机说要搜题。说是搜题,其实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子小说。
一见我进来,着急忙慌地切换手机页面,还装模作样地挠头,装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
我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把他作业夺过来撕成了两半:
“不想做干脆别做了!我看你这辈子就是下苦力的命,上学也上不出个名堂来。”
我的本意是说些狠话,让他知道不上学的后果。
可哪想到,被我这么一骂,他彻底摆烂,作业干脆不做了。天天嚷嚷着要从尖子班转到普通班,还放狠话说:
“只要你一天不给我转,我就请假不上学,看谁耗得过谁。”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他上两天学请两天假,一脸无所谓。
离中考只有2个月了,我看到他这个样子急得头疼。无奈之下,只好满足他的要求,办手续把他换到了普通班。
可换到普通班也不省心。
三天两头地说头疼,在家不吃不喝,整个人呆呆木木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在沙发上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不论我怎么喊他,他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跟他说话也是,问他点啥,他都要反应一会儿。
吃早饭更别提了,以前三口两口就能解决的事,现在得磨蹭1个小时。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发呆,拿着勺子盯着碗里的粥能愣上半天。
更可怕的是,他老是莫名其妙地发火,冲着空气嚷嚷:“烦死了,这些虫子,叫个没完”。可明明家里什么声音都没有。
有时候又突然大哭,声音呜呜咽咽的:“别说了,求你们别说了……”
我们带着他去了省会大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我崩溃大哭,差点晕了过去。
儿子竟然被检查出中度抑郁,医生建议住院。
我只好认命,给孩子办了休学,明年再让他参加中考。
住了一个月医院,出院后又吃了三个月的药,儿子情况确实有所好转。
我立马开始给他安排各种补习班,想让他奋起直追,早点投入学习状态。
妈妈介绍孩子情况
可是,我给他报的补习班他也不去,而且,只要我一提学习的事,他就情绪激动。
有一次,他把满墙的奖状撕下来给烧了,朝我吼:
“我是个人!不是学习机器!别逼我了!”
我不理解,让他学习明明是为了他好,初中文凭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我苦口婆心地劝他:
“你要有一技之长,起码养活自己呀!”
我话音刚落,他又急了:
“学习、学习、学习,到头来还是学习!天天说学习烦不烦啊!”
见他情绪激动,我只好做出让步:
“不想上学,那咱去学厨师,厨师也挣得不少。”
他听我这么说,站起来推了我一下,我连连后退,他眼睛瞪得溜圆,歇斯底里地朝我大吼:
“你就是瞧不起我!给我滚出去!”
我们娘俩爆发了这次矛盾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过房间门。上厕所、吃饭全都在屋里解决,更过分的是,吃饭还要人喂。
我向老公表达不满,可他却来了一句:“只要孩子快乐活着就好,你受点委屈怎么了?”他说的倒轻松。
儿子为什么不知感恩、抑郁?
说硬话把孩子越推越远,导致亲子对立;做软事会让孩子不懂感恩
这么多年,为了孩子学习,我放弃升职加薪的机会,辞了工作全职陪着他。
他爸一直在外地工作,顾不上家里,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扮演一下“好爸爸”的角色。
我严厉地要求孩子读书,他却对孩子说“随便玩”;
犯了错,我批评孩子,他却跟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说我的不对;
儿子骨折在家休息,我让他看会书,赶赶进度,可他却冲我嚷嚷:“孩子都骨折了,你就当这3个月是给孩子放了个长假,好好养养身体。”
他对儿子太溺爱,毫无底线,儿子想学就学,不学拉倒,坏人全都让我当了。
爸爸和妈妈一个说硬话,一个做软事
我和我老公,一个“说硬话”,一个“做软事”,时间一长,儿子就知道我们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会真那么做。
结果就是,他不会把父母的话当真,说多了还会嫌烦。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操心劳力,到头来他却不知感恩。
可我说狠话是为了他好啊,为什么他就是不明白我的苦心,反而抑郁了呢?
经过多方打听,我联系上了有着15年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经过她分析之后,我才明白:
儿子是用叛逆、抑郁来呼唤我,让我多给他一点情感上的关爱。
儿子三年级时,我生下了二胎。
虽然嘴上说着对两个孩子要公平公正,但我心里还是会不自觉地偏向老二。
有时候即便是老二的不对,我也会责备老大不懂事。
儿子骨折后,我们全家都围着他、照顾他,对他嘘寒问暖,态度跟之前完全不一样,让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他康复之后,回到学校,成绩一落千丈,我又变回以前的样子,对他严厉,用各种狠话刺激他。
可我没想到,我的狠话对他来说,意味着嫌弃、威胁,让他认为,只有学习好或者生病,妈妈才会爱我。
他不自觉地拿自己和妹妹比较——妹妹做错事可以被原谅,为什么我不可以?这种落差让他觉得我不爱他。
妈妈不自觉地偏向老二
我不停地“说硬话”,让儿子变得脆弱、委屈,渴望摆脱家庭、摆脱我,但是自己又没有能力。于是,心里有很多愤怒和无奈,性格也变得拧巴。
压力发泄不出去,日复一日,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最后转化了抑郁。
看清儿子抑郁、叛逆的真相后,我心脏被揪得一阵阵地疼。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决心要改变自己。
我向心理咨询师取经,找到了让儿子摆脱抑郁,重燃学习动力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
要是父母一直催着孩子学习的话,孩子就会觉得:学习这件事跟我无关,是父母求着我学的,学不学,全看我心情。这就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不平等。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软话、做硬事”。
减少对孩子的关注,把责任还给孩子,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让他学着对自己负责。
但是这么做的时候,态度上要软,说话和气,别教训、别埋怨、别嚷嚷,温柔一些。
要是实在看不下去,就给简单孩子提个醒,说一两句就完,不唠叨不啰嗦。
我具体是这样做的,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帮儿子摆脱抑郁
1、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才有力量改变孩子
儿子抑郁之后,我一直处在焦虑、自责之中,觉得自己没用,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孩子。
但我发现,我越是小心谨慎,什么都迁就着、哄着,儿子就越躺越平,很难振作起来。
父母也是人,牺牲掉自己的时间、工作,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为什么还要这么卑微呢?
所以,要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自己不焦虑,才能腾出心力来改变孩子。
我开始跑步,通过跑步放松自己。最开始的时候真的太难了,走走停停,每次都是强迫自己跑起来。
慢慢地,我越来越适应,体力也越来越好。
在家受了气之后,出去跑一遭,感觉身体里的浊气排出去了不少。我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久违的宁静,整个人也变得安定下来。
情绪好了,我心里也慢慢积攒起了力量,不再动不动就为了孩子伤心流泪,反而能很好地接住儿子的负面情绪。
2、“做硬事”——反复提醒孩子是一种恶意关心,是破坏,学会闭嘴是一生的修行
儿子从小到大,我紧紧盯着孩子,要求儿子一定要按照我的速度,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我的一切指示他都得听从,要是不听话,我就反复提醒、一直唠叨。
这确实是关心,但是这样做,孩子却没了自己做主、尝试错误、自我成长的机会。
久而久之,他就变得畏手畏脚,“反正你说这样做不好,那我就不尝试了”。最后什么都不敢做,遇到点困难就逃避。
妈妈意识到,自己不能过于包办孩子的一切
俗话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我开始试着做一个“心硬”的妈妈,不再像过去那样事事提醒和唠叨,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为自己负责。
每天早上,我会叫他起床吃饭。他如果不吃,我也不会端到他嘴边喂给他,而是自己吃饱后就把饭收起来。
他起床后,我也不责备他,只是关心地问:“上午肚子饿了吗?冰箱里有饭菜,你要是饿了可以自己热来吃。”
他渐渐发现,他不吃饭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追着喂他了,在饿过一次肚子后,他就知道不吃饭的滋味并不好受。
从那以后,他一顿饭没落下过。
天气降温,我也不会一遍遍地嘱咐儿子加衣服,而是提醒他一句:
“今天会降温哦”。他自己感受到冷,自己就知道添衣服了。
我学会“心硬”,不再唠叨他,几天下来,我感觉他看我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
也愿意走出房间和我们一起在客厅坐着了,虽然话不多,但我知道,只要他肯走出来,我们的关系就有缓和的可能。
3、“说软话”——共情孩子,让孩子的压力有个容器,孩子才能听进去道理
只“做硬事”会让孩子误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父母在做硬事的同时,也需要用温柔的语言跟孩子沟通。
以前,面对孩子请假,我第一反应就是:
不行,好不容易送到学校,再请假回家的话,又开始懒散起来了,再复学的话可就难了。
于是开始给儿子讲各种大道理,不听话就用打骂威胁。
但是,孩子有情绪或感觉自己很委屈的时候,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的。如果上来就告诉孩子怎么做,只会引来孩子的对抗。
所以,讲道理的前提是先共情孩子的感受,换位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
孩子在学校待不下去,不光家长难受,其实孩子自己心里更难受。
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变好,但重返学校后,他既要努力赶上学习进度,又要面对成绩下滑的现实,所以有时候表现出退缩也是正常的反应。
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表达理解和包容:
▲看到孩子的情绪:宝贝,妈妈看到你最近有些不开心,很心疼你。妈妈知道,学习上的压力、还有生活里的小事,都可能让你觉得累,觉得烦。
▲表示理解:妈妈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妈妈特别能理解你的感受。那种想做好却又做不好的无奈,那种想找人倾诉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妈妈都懂。
▲引导孩子说出更多信息:如果你愿意,可以跟妈妈聊聊,说说你的想法。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会爱你,支持你。
当我看见孩子的煎熬与痛苦时,就像是给了儿子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他对我说:
“妈,我感觉只有我成绩好,你才会爱我,看你对妹妹这么好,我都有点嫉妒她,我也想让你爱妹妹一样爱爱我。”
听了他的话,我眼泪哗啦啦地流。原来,我的偏爱给儿子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孩子自己做全家人的旅游攻略,打算走艺考考高中
这段时间,我静下心来,把学到的家庭教育技巧用到孩子身上,没想到,仅仅过了两个月,儿子竟然自己提出要回学校上学,通过艺考考高中。
我和他一起聊了聊回学校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他信心满满地说:“妈妈,这些情况我都想到了,我能坚持下去。”
我欣慰地看着他,眼里满是鼓励和骄傲:“儿子,妈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回来找我聊,妈妈一直是你的后盾。”
孩子成功复学
我想告诉各位家长朋友:
抑郁的孩子复学之后,我们不要对他的出勤率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反而没有力量面对接下来的学业,复学失败的概率也会增大。
允许孩子请假,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信任我,没有怀疑我故意偷懒,相信我确实是不舒服才请假的,父母理解我的难处,知道我尽力了。孩子就能在父母的支持中感到温暖,会越来越有动力。
经历了这一遭我终于明白:
“说硬话,做软事”不但不能让孩子心怀感激,反而还会让孩子叛逆、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说软话,做硬事”,用温和、理解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但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父母要坚守底线。让孩子在感受到尊重和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学会自律和成长。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
纽 扣 家 庭 教 育
解决数万名家长的各种心理咨询需求
让千万家庭教育困惑者走出阴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