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指南学实践:高血压怎么测更准确?

学术   2024-10-04 18:01   江苏  


在我国,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按照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诊断标准,2012至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9%,估计成人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2.45亿。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近日,由北京安贞医院蔡军教授担任指南发起人及首席专家,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共同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发布。


今天开始,我们组织各位同道,跟着《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学实践。



不能仅凭单次门诊血压诊断高血压!

未规范化测量的血压值不应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


研究显示,OBPM诊断高血压的敏感度仅为51%(95%CI:36%~67%),特异度为88%(95%CI:80%~96%),且OBPM易存在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敏感度虽较OBPM高,为75%(95%CI65%~86%),但特异度仅为76%(95%CI65%~86%)。因此,临床上不能仅凭单次门诊的血压测量值诊断高血压。


相比之下,24h动态血压监测可提供24h的平均血压值,评估24h内血压变异性,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高,可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可更为准确地诊断高血压。我国研究也显示24h动态血压监测在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的诊断方面均优于家庭血压监测


不过,由于我国部分地区24h动态血压监测可及性较差,OBPM和家庭血压监测仍是血压监测的主要方式,故本指南建议高血压的诊断可以依据OBPM、24h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有条件时优先选择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建议OBPM和家庭血压监测测量均应规范化,未规范化测量的血压值不应作为高血压诊断及治疗依据


小问:OBPM值对应的24h动态血压/家庭血压为多少?


OBPM≥140/90mmHg相对应的日间平均及平均24h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阈值分别为≥135/85mmHg和≥130/80mmHg;相对应的家庭血压监测诊断阈值为≥135/85mmHg。


诊室外血压监测(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结局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但由于24h动态血压监测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获得,且长期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尤其是夜间睡眠,故不推荐首选基于24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高血压管理


避免测量误差导致的决策失误!

做好患者家庭血压监测教育及基层医生的培训


研究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家庭血压监测与12个月随访期间的诊室收缩压(MD=-3.12mmHg,95%CI:-4.78~-1.46mmHg)和舒张压(MD=-1.44mmHg,95%CI:-2.13~-0.74mmHg)降低相关,同时可改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因此建议首选基于家庭血压监测对血压进行管理


在无法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时,建议基于非同日多次的OBPM进行血压管理,有条件可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监测测量时间和频率推荐?


(1)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min,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mmHg,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读数平均值;测量血压前30min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每次测量之前,安静休息3~5min(1D)。


(2)推荐早上在服药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后测量血压(1B)。


(3)建议晚上在晚餐前测量血压,条件不允许时建议在睡前1h内测量(2D)。


(4)初诊或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推荐每周至少连续3d进行家庭血压监测(1B)。


(5)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建议每周进行1~2d的家庭血压监测(2D)。


等等

一篇文章是不是还没看过瘾?


严道医声特别策划实名有礼活动


仅需完成实名认证!

精美图书包邮到家!



你还在等什么

码上参与!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 “严道知识角专栏”

严道医声网
严道医声致力于传播权威、前沿的学术信息;客观、及时的报道领域时事;全面、公正的展现行业动态。旨在搭建医学专家学术传播、为医者发声的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