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校园英语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应用。首先,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出了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设计策略。通过“探索全球文化节日”这一教学案例,展示了项目化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最后,对项目实施的成效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应用
一、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详尽且明确的指引。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二、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视应试技巧,忽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过于侧重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却相对较弱。二是缺乏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新教材凸显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层面,没有将文化意识培养融入教学中。这导致学生对中西化文化差异不甚了解,难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现有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的测试,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考查。当前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反映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四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需进一步提高。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关注。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设计策略
在设计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下是四个关键的设计策略,它们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的框架。
(一)明确项目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
在设计项目化学习时,教师首先应明确项目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例如,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强化跨文化沟通、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主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英语的实用性,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三)以学生为主体,协同推进项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划分小组,确保每个小组实力均衡,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在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定时查看各组的项目进展,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项目计划推进项目实施。对进展明显滞后的小组,教师要采取精准有效的支持策略,合理搭建学习支架,以助推项目的稳步实施,确保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真正提升核心素养。
(四)注重情境化与实践操作
设计项目任务时,教师应尽量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中。教师可利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提升他们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增强语言的实用性。通过实践操作,如制作英文海报、编写英文剧本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四、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
(一)基于核心素养,确定项目名称:探索全球文化节日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探索全球文化节日”这一主题,能够直接对应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培养要求,帮助学生通过实际的语言应用活动,提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学生可以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习俗描述等,从而提升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开展项目化学习时,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探究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及其生活方式。
(二)立足核心素养,确定项目目标
围绕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项目目标确定如下:第一,语言能力。通过研究和展示全球各地的文化节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第二,文化意识。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对世界各地文化节日有深入理解,包括其起源、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第三,思维品质。通过学生主动探索不同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节日的异同点。第四,学习能力。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环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他们利用网络和其他资源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项目实施
1. 组建项目团队。
在项目开始实施前,教师向学生介绍项目的名称、目标和实施计划。学生按每组四至五人组建项目团队,确保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每组需选出一名项目负责人,负责协调本组成员的工作。每个项目组根据本组成员的兴趣选择想要研究的文化节日,确保选定的节日能够充分体现不同文化的特色。
2. 信息搜集与加工。
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所选节日的相关资料,包括节日的起源、象征意义、庆祝方式等。每个项目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为后续的展示和讨论做好充足的准备。
3. 项目汇报。
每个项目组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准备PPT和报告,详细汇报所选节日的各个方面。在课堂上,每个项目组轮流进行汇报,其他项目组可以提问或发表看法,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比较不同文化节日的异同点,探讨文化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4. 文化节日情境模拟。
各项目组根据研究的文化节日,精心策划并组织模拟节日庆祝活动。各组制作宣传海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师生们展示所模拟的节日。准备简单的节目,以生动的形式展现节日的欢乐氛围和独特魅力。这一环节旨在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项目评价
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评价氛围。同时,评价内容应覆盖了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表现。在项目评价中,不仅关注最终成果,还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同时考量个人及项目组的表现。具体评价指标包括:文化节日研究深度、英语口语表达、英语书面表达、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与展示能力。将每项指标的自评、互评、师评分数相加后除以3,得到该项指标的平均分。将所有指标的平均分相加,得到总分。
(五)项目反思与总结
在项目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项目报告或心得体会。学生讨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表1 项目评价指标细则表
五、项目成效
通过实施项目化学习,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一)语言能力
学生通过探索全球不同的文化节日,学习了大量与节日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地道的表达方式,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还提升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写作整理成报告和展示材料。这一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文化意识
通过对全球文化节日的深入研究,学生更加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学生在对比不同文化节日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思维品质
学生在搜集和分析节日资料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去伪存真,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和展示项目成果时,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四)学习能力
学生在探索全球文化节日的过程中,需要自主查找资料、整理信息、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项目组内协作共进,共同完成任务,不仅锤炼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六、结语
项目化学习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载体。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实现了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化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技巧,并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霞,孟凡丽.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4(1):143-14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4]李会民,代建军.指向高阶思维的英语项目化学习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1(6):48-53.
[5]周建秋.项目化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实践活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4(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