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试题情境是能力考查的依托和“平台”,能力立意试题大都依托真实情境命制。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好的”地理试题情境能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原理、规律的调用,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更好地服务于运用地理视角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更好地服务于核心价值的塑造和引领。以此为标准,结合典型试题,对2000年以来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境”进行评析。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情境
一、问题的提出
能力立意试题与知识立意试题的最大不同,是其大都依托真实的情境来命制。考生在具体的试题材料背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情境是考查能力的依托和“平台”,能力立意通过情境来实现。
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4题给出具体情境(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并围绕该情境设计了3个问题,可视为地理高考试卷“试题情境”出现的标志。自此,情境试题逐年增加,发展至今,情境已成为地理试题命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无境不成题”成为高考地理试题的鲜明特征。
因此,把握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与趋势,评析高考地理试题的优点与缺憾,试题情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和切入点。然而,试题情境也是瑕瑜互见,什么样的情境是“好的”,其有何启示与借鉴价值?什么样的情境是有不足和瑕疵的,其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本文尝试围绕这些问题,从2000年以来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选取典型试题加以分析阐释。
二、给好的地理试题情境“画像”
要评价高考地理试题情境设置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瑕疵,首先要有一个评价标准。以标准为“尺子”去衡量,才能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并从中得到启迪。
人们已经从测量学的角度总结出好的试题情境的标准:真实、适切、多样,与问题的契合度高等,大家通常采用上述标准分析、评估试题。为深入推进试题研究,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刻画“好的”地理试题情境应具有的显著特征。
第一,能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原理、规律的调用。对所选择的素材(材料),能够紧密联系地理原理、规律,将其加工成试题情境,并设置与情境高度契合的问题,给考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平台”,考生在此“平台”上将地理原理、规律迁移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从而有效考查和甄别考生的地理思维过程与水平层级。
第二,能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针对应考查的地理学科关键能力选择素材(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并设置与情境高度契合的问题,透过考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实现对地理关键能力的考查。
第三,能更好地服务于运用地理视角分析解决能力问题的考查。对所选择的素材(材料),能够在将其加工成情境时融入地理视角,并设置与情境高度契合的问题,考查考生能否将地理视角运用于不同情境之中,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切入点与所依据的“思考框架”。这在强调核心素养立意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能更好地服务于核心价值的塑造和引领。试题情境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平台”,也是学习材料,尤其是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好情境对于学生具有较高的价值引领作用。一个好情境,要重点体现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塑造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同时要注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试题命制往往是先选择材料(强调避免重复、新颖独特),依据材料设置情境(或先找到问点,再依据问点修改情境),再依据情境设计具体任务(问题),这样的命制“程序”使得情境与必备知识、具体任务(问题)、关键能力考查之间在谁服务于谁的问题上出现了颠倒:不是情境服务于必备知识、具体任务(问题)、关键能力考查,而是必备知识、具体任务(问题)、关键能力考查完全受制于情境。因此,目前亟待做的事情是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回正”,使情境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原理、规律的调用,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更好地服务于运用地理视角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学科核心价值的考查。本文以上述标准为“尺子”,选择部分典型试题进行分析。
三、试题情境融入地理原理、规律的分析
地理原理、规律是地理必备知识的核心内容。情境要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原理、规律的调用,需要整体考虑对地理原理、规律的覆盖与承载。数学、物理等学科对于本学科基本定理、定律、公式,几乎每年都重复考查,但考查情境是创新的,年年都有变化,这是值得借鉴的。地表差异性原理、空间分布规律、地理过程原理与规律、地理联系规律等地理学科基本的原理、规律内容是地理学科必备知识的核心,要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做好“覆盖”它们的整体规划,体现在命题蓝图中。
分析近十几年来选自地理类期刊材料加工而成的试题情境,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如下3种情况:①情境的信息解读及问题解答均指向地理原理、规律的调用,能力立意突出。这是试题命制的主流方向,试题难度适宜,区分度好,对中学地理教学有正向引导作用,受到广泛好评,值得继承和发扬。②情境信息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思想方法的联系度不高,仅凭对材料本身逻辑关系的分析即可作答,影响考试的效度,近些年来出现较多,需要降低其在试卷中的比重。③情境融入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但超越了考生的认知深度与广度,这类试题难度较高,区分度往往不佳,未对地理教学起到积极导向作用,亟待改进。
1.试题情境明确指向地理原理、规律的调用与迁移
这类试题情境不论其材料选自哪里,都与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理原理、规律相联系、相匹配、相融合,便于考查考生在具体试题情境中调用、迁移地理原理、规律的能力与水平。
典型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I卷(4)~(6)题]图1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4)~(6)题。
图1 45°N附近某区域遥感影像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5)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该试题呈现的信息与地理原理、规律联系紧密,可将“图1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这一信息解读为“同一纬度从沿海到内陆(东西方向)自然带(植被)有明显的差异”。提取该信息是解答“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的基础。将“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与图中的山脉结合起来,可得出“这里有南北向的高大山脉”;由“距海180千米”得出“这里在大陆内部,但距海较近”。综合上述信息,考生解答“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时能顺利选出地形这一因素。能作出如上解读,是以考生学习过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气候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等地理原理、规律为基础的,这样的试题具有指引地理教学重视地理原理、规律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从能力立意角度看,该试题具有鲜明的考查地理综合分析及空间推理能力的意图。
2012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6题,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36题、37题,新课标Ⅱ卷36题、37题,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36题等试题情境,都属于服务于地理原理、规律调用的“好的”情境,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对于选拔人才和指导中学地理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广受好评。
2.试题情境与地理原理、规律联系不紧密,通过分析材料本身的逻辑关系即可作答
有些试题情境所依托的材料主要涉及地理事实或地理现象,辨析材料中的逻辑关系便可获取情境信息。考生只需通过分析情境信息的逻辑关系,将试题选项与情境材料进行对照、排除,便可选出正确选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依托这类情境设计的问题,与地理原理、规律,地理思想方法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考查考生的高阶地理思维水平,因此不宜成为试题的“主角”,在整张试卷中所占比重不宜过高。
典型试题分析:
[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4)~(5)题]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
A.生产中心
B.分拣中心
C.销售中心
D.质检中心
(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该题是一道较为典型的通过解读情境信息,根据设问指向,分析情境信息的逻辑关系就能得出结论的试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机场周边聚集的100多家企业的“货物来源”——非来自本地而是来自外地。由此,根据设问,采用排除法可获得正确答案。解题的思维过程仅限于对材料本身逻辑关系的分析,是较为典型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试题。
仔细分析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发现,此类试题在人文地理试题中占比偏高,同时部分非选择题也有涉及,若合并统计,在试卷中所占比例不低。这样的试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应注意控制比重,否则会影响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3.试题情境融入了地理原理、规律,但超越了考生的认知深度和广度
还有一类试题,其材料来源于地理类期刊、著作或科研成果,试题情境也融入了相关地理原理、规律,问题基于情境设置,能力立意特征明显,命制水平颇高,但由于材料论述十分专业,过于“纵深”,情境过分注重地理现象的特殊性或新奇性,融入的地理原理、规律超越了考生的认知深度和广度,对考生而言过于专业、生僻,难以理解题意,无法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总体来看,这类试题有刻意创新、拔高难度之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之所以难度较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与非选择题答案的拟定,是试题命制者反复研究所选择专业文献来确定的。换句话说,这些选项与答案有着很强的专家思维色彩,没有很好地照应考生是否学习过相关地理原理、规律,导致考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找不到相关凭借和切入点,无法建立问题的思维链。这是引发“教的不考,考的不(没)教,很多题目看了答案还是不懂是啥意思”批评的主因。教育测量学提出,试题难度系数若在0.2甚至在0.1以下,是名副其实的难题,其区分度和效度都很低,几乎丧失了测试功能。
典型试题分析:
(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37题)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2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图2 甲、乙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该题能力立意明显,4个问题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解答问题除了要提取情境信息外,还要综合运用“泥沙沉积”“地壳运动”“冰盖消融”“人类活动”等如何导致海平面变化的原理。该题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情境融入了地理原理、规律,但超越了考生的认知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表现为:①考生“入题”难。试题情境选材于大陆冰盖消融区内冰盖消融导致陆面上升的研究成果,材料中的“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基岩海岸区”,题于中的“陆面的垂直变化”,是考生比较生疏的专业术语表述,考生难以较快地理解题意,造成“入题”难。②解答该试题需要较强的专家思维,与考生认知水平形成较大落差。例如,解答第(4)问要综合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陆面升降的因素,厘清这些因素间逻辑的联系才能得出相应的答案。有试题评析者指出,“应当将垂直变化转化为水平变化:甲站陆面垂直上升,海平面在水平方向上向大洋方向退却,且相同年份间隔海岸线变化速率较快,加之阿拉斯加基岩海岸坡度较大,缺乏明显的大陆架、大陆坡,因此水平方向上变化较小;而乙站位于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物质沉积较为丰富,岩层压实相对下降,加之人口密度较大,海平面相对上升,在水平方向上向陆地推进,泥沙沉积作用明显,大陆架、大陆坡向海方向延伸明显,相同年份间隔海岸线变化速率较小,因此海岸线水平方向变化大。”显然,上述推断需要专家思维,这超出了考生的认知水平。③试题答案是由试题命制者反复研究所选择的专业文献来确定的,考生在短时间内利用特定的试题情境得到周详、确切的答案是十分困难的。
近年来,类似试题的比例有显著增加趋势,引发较为广泛的讨论。如2020年高考全国乙卷37题、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36题、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36题等,都存在上述问题。令人担忧的是,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削弱了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与学,甚至产生误导地理教学把地理专业文献作为教学媒介而取代教材的现象;引发师生将地理学科视为“玄学”的议论,以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果然三年又白教了”的批评。这些议论、批评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却不无道理,试题命制时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
四、试题情境服务于地理学科关键能力考查的分析
明确要测评的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对于试题命制者在制订命题规划、选择命题素材、创设试题情境、设置问题及拟定答案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与规范价值。因此,命制试题时要重点考虑试题情境与设问如何相互照应与配合来服务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
将地理原理与规律、地理思维方式方法灵活运用于不同的情境中,顺利解决问题,是具备相应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表现。例如:利用空间格局视角解决情境问题,是具备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表现;利用综合视角解决情境问题,是具备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表现。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可以概括为如下五大类。
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辨识能力。准确识别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包括运用地图等工具识别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排列状态、空间形状、大小、数量、空间组合等。
二是地理特征的抽象概括能力。即在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抽象概括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别显著的“征象”和“标志”的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要素特征抽象概括、地理过程特征抽象概括与区域特征抽象概括等。
三是地理比较能力。比较是认识地表差异的最基本方式,如在区域差异认知基础上,经常对比区际差异以突出有关区域的特征。包括要素特征与差异、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过程特征与差异等的比较。
四是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即在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过程中,在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分析、地域分析、时空动态分析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的能力。包括地理要素分析与要素综合、地域分析与地域综合、动态分析与时空综合等。
五是地理推理能力。即在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过程中,以已知的地理原理、规律、方法等为前提,通过演绎、归纳、类比等方式推出新的结论(判断)的能力。包括对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结果、地理因果关系、地理过程、空间的相互作用等的推理。
“试题情境→考生需完成的具体任务(问题)→问题答案”构成了试题的链条,仅凭此链条,还不能准确判定试题究竟能考查何种学科能力,而是要“透视”“解剖”考生获得正确答案必须经历的思考过程,据此判断试题是怎样实现对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下面,以地理特征的抽象概括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为例,选取典型试题加以分析。
典型试题分析1:情境与抽象概括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具体任务(问题)配合,考查考生的地理特征抽象概括能力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6题第(1)问]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与该问题“相配合”的情境为宾川县等高线地形图。考生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读图“看出来”宾川县地形方面的显著“征象”与“标志”,据此“抽象概括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特征。考生必须经历的思考过程应当是:读等高线的数值与疏密,“看出来”宾川县海拔高,相对高差大;读地形的空间排列状况,“看出来”南北走向的山脉之间分布着河谷;将在头脑中“看出来”的显著“征象”加以抽象概括,得出宾川县“地势起伏大”或“山高谷深”的结论;继而分析、推理,由于山高谷深,耕地只能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且数量较少。透过解答该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认定”该问题考查了考生的地理特征抽象概括能力,体现了能力立意。
典型试题分析2:情境与地理要素分析和要素作用综合的具体任务(问题)配合,考查考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37题第(1)问]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要素组分”作进一步“拆分”。由堪察加半岛示意图可知,堪察加半岛的地形为山地,故此题实际上是要分析山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意义上,从对气候差异的影响看,可将山地地形进一步拆分为海拔、相对高度,走向、坡向,空间结构(如喇叭口形状、开口大小及朝向等)等“组分”。气候特征差异,可拆分为气温高低差异、降水多寡差异、气压高低差异、风速大小差异等“组分”。本题中,影响气候的“组分”可拆分为海拔(依据等高线)、走向(依据经纬线),根据走向可再拆分出迎风坡与背风坡(依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判断东南季风携带水汽),据此分析这些“组分”的作用(海拔导致气候产生垂直差异,坡向与东南季风的空间配置使得迎风坡降水较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得出结论:堪察加半岛东西部降水存在差异,东部降水多于西部,气候垂直差异较明显。
拆分“要素组分”必须找到“逻辑起点”,而“逻辑起点”的确定依赖对地理基本原理、规律、方法的“调用”。能力则表现在灵活地将这些原理、规律、方法迁移到本题的情境中。由此,可以说该试题体现了“情境”和“地理要素分析与要素综合”的契合,具有考查考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功能。
五、试题情境服务于地理视角考查的分析
空间视角、区域视角、综合视角、尺度视角、人地关系视角等都是思考地理问题的范式,这些地理视角统摄着相应的地理思维方式。空间视角着眼于事物、现象背后的地理空间因素,根据具体地理空间背景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具体表现为从空间位置关系、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动态演变等角度分析、推理,认识和解决问题。区域视角主要体现在划区认识和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划区认识突出表现在“将世界划分为较小的区域加以认识”和“面对极其复杂的地球表面,要将其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区域来加以认识”。综合视角主要体现在综合地(整体地)考虑并解决问题,具体表现为思考问题时不只关注局部、单个要素,更要关注整体,关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以及其地理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综合多种关系作出某种判断。
典型试题分析1:从“格局与过程耦合”视角分析问题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9)~(11)题]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图略)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试题材料给出的“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以及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等信息,归属空间格局中的“大小、形状”。第(9)题“堆积性游荡河道”可视为形态(形状),河道形成经历了堆积过程(沉积过程)与变迁(游荡)过程,该题可从“格局与过程耦合”角度,联系导致河流沉积与河道变迁的原理分析得出正确的选项。同样,第(10)题和(11)题要求考生辨识导致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渭河“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均从大小的角度辨识)的因素,也具有鲜明的从“格局与过程耦合”视角分析问题的特征。这样,情境与地理事物和现象辨识、分析的具体任务(问题)相互配合,可有效考查考生从“大小”视角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与水平,这样的试题在全国卷中非常多见。
典型试题分析2:试题命制质量较高,为何引发考生“吐槽”
(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36题)葡萄喜光,耐旱。图(图略)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当地降水特点”一问,能力立意的特征极为明显。该地“位于52°N,气候湿润”,地处高纬还能种植葡萄,说明热量条件能满足葡萄的生长和安全越冬,这个区域只会位于大陆西部而不会位于大陆东部,如此既考查了考生提取情境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是否具备从空间位置关系看问题的地理视角与能力。通过空间位置关系分析,加上“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这一条件限制,再结合当地的降水特点,继而分析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阐释温带半于旱地区坡地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试题在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水平的同时,体现了思维链的长度和思维的梯度。若再深入分析,情境与设问中涉及的“顺坡垄”“梯田”属于空间格局中的“形状”,有渗透考查“空间格局视角”的功能:“顺坡垄”所具有的形状,决定着它“不利于保水保土”;“梯田”所具有的空间形态,影响着它“光照面积较顺坡垄”小。解答该题既要调用地理原理与规律,也需具备空间视角、区域视角和综合视角,试题具有鲜明的素养立意特征。
该题无论从试题立意,情境对地理原理、规律的承载,情境与设问的契合度,设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梯度,还是对获得答案的思维过程、地理思维方式的考查,都体现了高超的命题技术,堪称上乘试题。各方面表现均优秀的试题为何引发考生和地理教师的“吐槽”呢?
笔者认为可从如下3个方面解释:①考生对情境和设问中的“顺坡垄”“梯田”感到陌生,说明情境的适切性出现了问题。虽然试题配置了顺坡垄的图片,但正如考生的“吐槽”:“我们连啥是‘垄’都不知道,更别说‘顺坡垄’了。”而对于梯田,其耕作原理、种植方式等,考生同样是陌生的。考生不知道顺坡垄是什么,由此引发“吐槽”,令人唏嘘。②情境中的葡萄“耐旱”与该地“气候湿润”会让考生纠结困惑。受精神高度紧张、答题时间有限、背景知识缺乏的影响,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弄清楚葡萄的“生理性耐旱”与“气候干旱”的差别,这对于考生获得“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以及当地降水特点的正确答案形成一定的干扰。③考生缺乏相应的地理思维方式,尽管情境明显提示该地“位于52°N,气候湿润”,仍然理不出“地处高纬能种植葡萄,热量条件能满足葡萄的生长和安全越冬,这个区域只会位于大陆西部而不会位于大陆东部”的线索,加上不知道“顺坡垄”是什么,自然也就答不出此地的降水特点以及其他两个问题。
六、试题情境服务于核心价值塑造和引领的考查分析
核心价值是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和积极导向,指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核心价值总体包括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三方面内容。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创设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态文明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1.与考查任务双向互动,依托学科知识弘扬核心价值观
试题情境与考查任务双向互动,依托具体学科知识弘扬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协调”的视角审视世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激发正确的实践行动。
典型试题分析:
(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44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摘自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合理化建议。(要求:结合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建议;建言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该题情境积极弘扬核心价值观,并结合考查任务具体支撑核心价值的测评过程,通过情境与任务的双向互动,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情境取材有选择地摘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稿,运用“中国式现代化”“黄河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表述,有机融入人地协调观、生态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该题情境不仅为检测考生学业质量水平提供了载体,也为直接培养学生领悟核心价值观发挥了作用,较好地达到了“以评促学”的效果。即使学生作答不全面,但通过素材情境依然可以感知其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体会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激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第二,问题明确给出作答要求,特别是“结合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建议”,进一步与情境“互动”,体现情境对核心价值考查的服务方向,并以“因地制宜”为关键词为学生作答提供思维线索。实际上,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激化人地矛盾,一是人类占有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二是影响和干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状况。所以,该题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实现人与黄河和谐共生。情境中的“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等,是在强调应退耕还草、还林、还沼等,在“空间占有”方面将原本属于河流的空间还给黄河,通过调整农垦、放牧、采矿、取水等,在“物能交流”方面协调人与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这两个要点与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相结合,因地制宜。
2.注意规避负面强化,回归正向引领渗透核心价值观
学业质量目标中,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高考试题对于学科核心价值的考查,侧重于通过核心价值观对考生进行熏陶、引领和培养,同时以“正强化”的方式正向渗透核心价值也更加符合认知心理学的一般规律。
典型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7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图3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图3 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该题以浙江省大规模修建滑雪场切入,呈现全民冰雪运动图景,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成就。然而,在亚热带地区大规模修建滑雪场,背后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情境因而指出“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为学生展开建设成本、经济收益等具体分析作了铺垫。所以,针对第(4)问“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这一建议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时,不少学生在实际作答中都根据“成本、效益”展开经济分析。据此来看,该题凸显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大规模干预(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传输),修建滑雪场的相关做法有违自然规律,并不见得是人地协调的“典范”。
该题情境创设运用了“转负为正”的方式,正向引导核心价值观。首先,情境通过“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铺垫,不仅体现了地理学研究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均表现为空间异质性,也从根本上奠定了要追求人地关系协调的认识论基础。然后,在第(4)问中补充“有人建议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情境发生了较为隐性的方向转变。深入挖掘这一情境编制技术,可有效纠正此前的不良导向——“人类可以战胜自然环境,在亚热带地区也能大规模修建滑雪场”,进而“由负转正”,从正面弘扬核心价值观。该题对于情境的处理方法较为巧妙,可以为今后在面对一些“不利的”或带有“负面性”素材时,探索价值观“正强化”方式提供思路启发和经验借鉴。
在强调核心素养立意的当下,试题情境只能越来越强化,而不会被削弱。这就要求试题命制者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探寻创设优良地理试题情境的路子,更好地通过情境创设将地理必备知识、地理关键能力、地理视角有机统一起来。试题情境将三者兼顾得越好,越相互融合与协调,越能体现能力立意乃至核心素养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