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碳”是新时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战略目标。本文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以校园为区域,通过明确项目主题、制定项目目标、开展项目实践和提升评价反馈等环节,开展“零碳校园”项目化教学,致力于学生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大生态观。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地理教学;生态文明观;零碳校园
生态文明观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树立生态文明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的发展目标。秉持“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3060”目标。为落实国家双碳“3060”目标,教育部印发文件强调将践行绿色低碳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1]
校园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社会的微观区域,是践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佳场所。本文创新打造“零碳校园”项目化学习,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于教学实践。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次项目化学习实施流程如下(见图1)。
图1 项目化学习实施流程图
一、问题驱动,指向核心素养
本文以“校园碳排放现状”真实情境为载体,设计驱动性问题链。碳排放过多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从学校层面,为什么要推动碳减排?实现校园“零碳”的意义有哪些?如何实现校园“零碳”,甚至“负碳”?真实情境下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使得学生可以逐步从“认识表象”达到“领悟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梳理理论,确立主题
自提出“双碳”目标后,各行各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市场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技术赋能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社会形成碳减排合力。为将政策理论落于生活实践中,本文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实际,确定了以“推动‘ 零碳校园’建设”为主题的学习项目。本项目中的“零碳校园”是指在校园区域内,通过各类措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相平衡的状态。
2.明晰目标,分配任务
为有效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师设计好《“零碳校园”项目化学习手册》,将学生分成碳“基”组、碳“例”组、碳“研”组、碳“果”组,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见表1)。
表1 “零碳校园”项目学习任务分组
本文结合“双碳”理念,围绕教材相关知识点(见表2),制定了学习总目标。即通过项目化学习,明确校园“减排增汇”的相关措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对校园部分场景改造,巩固拓展“零碳”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实现校园“零碳化”;进而提升学生对“双碳”目标的认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表2 “零碳校园”项目相关概念及对应湘教版教材章节、内容知识点
二、支架助力,推动项目实践
在项目化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提供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支架,如教学概念视频、项目任务单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延伸思维。并借助支架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推动项目进行。
1.情境导入,任务指引
教师播放录制视频“探寻校园碳足迹”。学生通过视频和日常学习生活认识到纸张打印,一体机、电灯、空调等电器使用,塑料袋打包,校服的订购和农产品的种植等行为都会排放大量的碳。项目学习手册子任务目标为学生深度学习建构了支撑平台(见图2)。
图2“零碳校园”项目学习手册任务单
2.实践调研,活动探究
碳“研”组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观察员、记录员、计算员),在所处校园开展实地调研。将学校各区域按功能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生态区、劳动实践区等片区(见图3),记录各功能区内碳源、碳汇途径,归纳主要的碳排放行为。结合“碳足迹计算器”,计算其碳排放量,记录在表中(见表3)。
图3 校园主要功能区示意图
表3 校园内主要碳排放行为记录表
3.成果展示,取长补短
建设“零碳校园”的关键是理清校园碳资产,碳源、碳汇途径以及部分减碳增汇措施。经过对设计作品的反复交流、改进,学生结合本校校园特点,通过对校园部分场景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设计类、调研类、制作类、绘制类等多种形式的成果。
(1)方案设计类
学生结合校园实践调查,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部分成功案例的做法,以碳源减排、碳汇固碳、碳普惠机制、碳交易为理念设计了“零碳校园”建设方案(见表4)。
(2)实地调研类
学生实地走访调研学校为碳减排所做出的努力,拍摄记录目前校园中已有的减碳措施。如垃圾分类促进废弃物回收利用(见表5),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实现智慧温室大棚种植(见表6),推广助力校园减碳。小组完成记录后形成简要的调研报告。
表4 “零碳校园”设计方案
表5 校园“垃圾分类”调研报告
表6“开心农场”调研报告
(3)模型制作类
学生购置充电电池、塑料风扇叶、太阳能板,利用身边的泡沫板、纸板、实验室的导线,制作了“风光互补”模型(见图6),为在校园中利用风能和太阳能,逐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提供参考。
图6“风光互补”模型
(4)图文绘制类
学生通过线上网络或线下手绘完成各式低碳宣传报(见图7),融合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在项目化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促进学生树立低碳生活意识,加快“零碳校园”的建设。
图7 手绘宣传报和电子宣传报
三、量化评价,培育高阶思维
本文着力于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和项目实践的一致性,生态文明观需要项目实践来培养,项目实践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态文明观。项目评价能检验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更好地反馈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本项目围绕学生的表现性技能习得、实践性成果和课程思政目标达成,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评价(见表7)。以学生、教学作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分别给各小组进行打分(优秀“9~10分”,良好“7~8分”,合格“6分”,不合格“6分以下”)。教师综合学生的定性表现和定量打分给出相应的评价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系统分析等高阶认知思维。
表7 “零碳校园”项目评价量表
四、总结与反思
“零碳校园”建设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微观应用场景,有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高中教学实际,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在实处。
1.总结经验
(1)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核心理念
“双碳”是当今的时代热点。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部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地理等学科中普及“双碳”理论知识。地理学科的特点在于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与时代热点紧密联系。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围绕身边真实情境,设计项目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2)强化学科融合,提升综合思维
真实情境中项目的完成往往涉及不同学科。这就需要教师在核心概念下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提升学科综合的思维。在本文中,原理分析要结合化学、生物学的知识,图文绘制成果中要运用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技能,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提高学生政治站位,加强“生态安全观”。
(3)注重实践探究,挖掘学习深度
项目化教学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完成系列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小组合作探究,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养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随着驱动性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形成系统性学习体系,达成深度学习。
2.反思不足
(1)理论与实践有距离
与高校、工业园区等其他区域相比,高中校园规模较小,碳应用场景较少,碳普惠机制不完善。尤其缺乏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尚无有效的智慧化管理平台,缺乏商业化的运作,很多“减排增汇”措施停留于理论,与实际实践情况有较大差距。
(2)低碳场景不够丰富
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较多重要领域,如产业、交通、能源等,校园案例具有局限性。学生应借助外出研学等契机,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践,能丰富其对“双碳”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