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特区文学》2024年9期 十面埋伏 栏
十面埋伏:
世宾 / 吴投文 / 向卫国 / 周瑟瑟 / 宫白云 / 赵目珍 / 张无为 / 高亚斌 /徐敬亚 / 霍俊明
甲午立冬怀陈超
■ 唐晓渡
当年我给你读一首已经发黄的诗,
寒风在窗外撮着尖厉的嘴唇。
我读:绿叶飘零。它们飘零。
一片跟着一片,它们飘零……
你叹息复摇头:“这意象和节奏
让我看见风中的刀,有点儿残忍!”
那时我们都还足够年轻,
如同这园子里大片次生的银杏。
我喜欢银杏。尤喜秋意渐深时
它们在阳光下忍着金黄慢慢透出的宁静。
“宁静即辉煌。瞧这些叶子,多好。
一种必要的幻觉……只是别起风。”
几天前对妻子说这些时并没有想到你,
更没想到刀未必隐于风,而霹雳也可以炸于晌晴。
起过风吗?记忆比红色预警的霾还要阴。
但今天天气确实好,好到我不得不自认
已是一个老人,搞不懂所有的银杏叶为什么会漏夜落尽?
枝头秋阳那么亮,身上却这样冷!
2014-11-7立冬。陈超离世一周
宫白云:淋漓尽致的生命悲伤
转眼陈超离开这个人世已经近十年了,同为诗人、批评家唐晓渡的这首《甲午立冬怀陈超》也已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如今再读,恍如昨日,深切的悲伤与怀念之情依然力透纸背。这首诗是唐晓渡在陈超离世一周后的立冬日写下的,题目《甲午立冬怀陈超》为整首诗奠定了怀念的基调,诗中的两人作者以“你”和“我”相称,一下子便拉近了彼此相知的距离。开篇是以“当年……”这种回忆的形式开始的,看似随意的闪回镜头“寒风在窗外撮着尖厉的嘴唇”,不仅把过去与当下的背景交织起来,还不经意间营造了一个悲凄的氛围,一种伤感的情调随着“当年”朗读诗句的场景悄然而来,那飘零的绿叶仿佛是对陈超人生的残忍模拟,而当时陈超对朗诵诗句的剖析,仿佛就是一个关于他人生的预言,一句“那时我们都还足够年轻,/如同这园子里大片次生的银杏。”不仅不动声色地把那时的场景拉回到现时,又为现时“宁静”的背景做了必要的铺垫。而作者对妻子所做的关于“宁静”的阐释,也是作者有意使它们在那里,一个“宁静”中的死亡消息,无疑于一个晴天霹雳,这种对比烘托出一种强烈的情绪,虽然诗人在诗中只字未提死亡,死亡却无处不在。作者用一夜落尽的银杏叶来象征一个生命的陨落,在枝头秋阳高照与自身之冷的互渗与溢出中,把自己对生命的悲伤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甲午立冬怀陈超”这件事情更加的立体化起来。不得不说作者的确是个结构的高手,以题目点出整首诗的主题,再以回忆,对话,景物串联起整个事件,寥寥数笔就写尽了他们仓皇的青春和迷茫的生命之感。作者把对友人深切的怀念置于无形之中,他无时不在地去剥落那些与自己交集的部分,他凝视它们,去组构它们的一些瞬间,哪怕无处不是痛惜。此诗除了真诚地表达了怀念友人的深切之情,更揭示了因生命的逝去带来的对人世冷暖的思索。
现存签名本:
诗集《省略》单册50元包邮
《对话录——21世纪会客室》单册65元包邮
评论集《读诗简史》单册76元包邮
三本一起166元包邮
购书方式
可添加宫白云微信号gongbaiyun1970
(注明买书,即可通过)
或扫下面二维码(注明买书,即可通过)
或在此文后面打赏,留下地址,
即奉上签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