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20岁开始写作,持续四十余年。著有诗集、文集四十余种,摄影集一种,纪录片四部。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百花文学奖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
于坚为何有那么强的持续力?
然石
1
于坚为何有那么强的持续力?他同时代的,甚至远晚于他的好多诗人都不写了,疲软了,写得很烂了。但于坚依然高产而有活力。为什么?他有天才,当然。他热爱诗歌,当然。但这近似于废话。于坚始终是一个自觉的错位者,他有朦胧诗的年纪,但写的是后朦胧的诗。但当多数先锋派在虚无和否定中整齐划一地涣散时,他的诗又是肯定的,坚实的,聚合的。
他跟谁都不像。他持民间立场,但他的学养远比那些个学院派代表深厚。有理由认为,他就是中国最好的现象学家。其他现象学家只是书袋和知识,且还是二手的,但他生动地实践了,例示了现象学。他有不俗的思辨,但他的诗从来都是及物的和到场的。这比登天还难。他的诗是有意识的,这和许多盲目的写作者不一样。他的诗又是扎根身体的,这又和干瘪的学院风不同。于坚显然已经建成了自己的风格帝国。他的气势,他的节奏,他的恢宏,他的简洁,他的繁复,他的单纯……太多的诗风一刮就吹走,但他的诗是吹不走的钢筋水泥。
于坚为何有这么强的续航力?我这么认为:他不自恋。这是解释:多数诗人喜欢抒写自我,抒写在人群里的特立独行与忸怩作态。然而“自我”是很容易匮乏的,就像在满是镜子的房间里照镜子,很快就会在无聊的自我反射中昏厥。耽恋自我的人也注定保守,他所欲无非是在既定框架里求得体面。也正是束缚于体面,使得自我无法从“正确”的宏大法度中挣脱出来,而这是创造的前提。
在典型的现象学中,自我就是空虚的通道,如笛箫,它通过终止判断而婉转悠扬。诚如萨特所言,自我就是虚无,它所有的内在就是外在。于坚从一种主流的,中心化的,空洞的语言中逃逸,而擦亮、发明一种外省的,少数状态的语言。这是对占支配地位的权力关系的解码,一并也解码了这种权力关系中争强好胜的自由个体。这种小民族语言里款款展示的就不是自恋主体,而是“让存在”。许多诗人对自我投注太多,以致永远摆脱不了昆德拉所说的“抒情态度”。而在于坚的现象学中,自我不说被全部抹掉,其自恋程度至少也被降到了最低。
这就是于坚的诗有“质感”的秘密:他把事物而非自我绝对化,他会说事物不能还原为自我,而不会说自我无法还原为事物。就比如他写一棵棕榈树,那就是一棵绝对的棕榈树,物质的拆迁和知识的阐释都无法溶解它。它是那永远挑逗着诗意凝视,永远抵抗着还原伎俩的thingy。thingy和thing不同,thingy是有灵光的,而thing只是服服帖帖的认知对象。
2
于坚在《秋天开始》中写到:
秋天是落在大地上的肉体
力已经疲倦 死亡即将来临
豹子和豺狼都在消极怠工
当大象在丛林里迈着从容之步
当水落石出 河流在沉思
我拿出笔 这是一个写诗的时刻
诗歌不需要火焰 它向黑暗而生
疲倦,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我们在新自由主义的“卷”中精疲力竭,我们目之所及只有things的“沸腾”,things的“火焰”。一切都在明亮的极昼中刺眼,加速。
但于坚告诉我们还能有另一种“疲倦”。这种疲倦刚好是对第一种的现象学还原。这种疲倦是对明亮,沸腾,竞争,欲望,严肃的放弃,我们从过于紧逼,过于侵略性的强势中解脱出来了。所以我们看到豹子在消极怠工,大象在从容漫步,而河流在沉思,万物露出骨骸。一切都在在宁静中回到肉体。这是现象学的肉体,梅洛庞蒂的肉体,而不是冷峻的化学公式。
主张“修辞立其诚”的于坚非常明白,人的秘密是年龄,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时间。但我发现对某种时间形态的“固执”在文学史上很普遍。比如中国古诗的审美就典型地亲近秋天,而加缪和他笔下的默尔索年纪轻轻,就满是秋天的况味。如今于坚年龄上已然是秋天,他在诗中亦笃定自觉。就于坚写作的高度和宽度而言,他写诗可能比谁都快,但他的诗学一直是异质的,降速的,迟缓的,稳重的诗学。从这个角度说,于坚一直是秋天的诗学。
在求新求变歇斯底里,人类在高速运转中濒临散架之时,也许“向黑暗生长”的诗学尤其重要。也许我们真该慢下来,在疲倦中写一写诗。在这种秋天的态度中,thing变成了thingy,它们无法交易,但沐浴灵光。
附 :
秋天开始
于坚
秋天开始 大地落下去
它曾经为了打开自己而沸腾
沸腾是一种火焰 世界的火焰
并不起源于铁匠的火炉
永远在明亮的夏日燃烧
或者煤气公司的帐本 沸腾
因春花之光辉而沸腾
因稻谷灌浆而沸腾
因广场上的游行队伍而沸腾
因股票市场的指数而沸腾
因汽车厂的流水线日夜出品而沸腾
因一部拍摄于四月的电影而沸腾
因一场婚礼及其长宴而沸腾
现在筋疲力尽了 秋天令一切都落下去
万物露出骨骸 最轻的事物也落下去
它们比灵魂更轻
小人巧言令舌 君子向诗而生
秋天是落在大地上的肉体
力已经疲倦 死亡即将来临
豹子和豺狼都在消极怠工
当大象在丛林里迈着从容之步
当水落石出 河流在沉思
我拿出笔 这是一个写诗的时刻
诗歌不需要火焰 它向黑暗而生
2024,8,8
诗赏读|在读与写中与您相见
长按二维码,关注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