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晔,196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馆长。铜陵市作协副主席,铜陵学院客座教授。出版个人诗集十余本,文集两本。缘酒品牌及中国缘文化网始创人。
黄晔著《朽木不雕——黄晔诗歌解读》
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理解的维度
——《朽木不雕——黄晔诗歌解读》读札
宫白云
在自媒体横行的时代,诗歌遍地,俯首皆是,但可以说读到一首让人印象深刻猛然一激灵的诗不是很容易而是很难,太多的诗过于流俗与表面化,像不痛不痒的阵雨热闹一下很快消失,难以渗入地下的泥土,很难撼动心灵。很多的诗歌无论是从修辞、语言、意象、意蕴等各方面看起来都很好看,但这好看中共有了许多大众的经验在其中,有很多他人或自己已经多次使用过了的东西,总有似曾相识之感,唯独少了独一无二性的个性。诗歌严重的同质化,让疲惫的阅读神经昏昏欲睡。而诗人黄晔的诗都是从自己心灵、精神、思想、情感而来充满着个人真情真气的诗,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与表达风格。有些人有好的想法不一定有好诗,有些人靠机智的灵感和活跃的情愫来写诗,这种写作需要诗人具有深入自己与万物内部的独到表达和叙述,它必须渗透着自身的理想与情感,其真诚的方式与心灵走向要体现出某种灵魂的高洁与审美的和谐,否则会流于抖机灵或小情小绪中出不来,而出不来的诗,格局就小了。黄晔的诗之所以引发许多人的共鸣,一是他的诗像他的人真诚真切,二是他的诗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与表达方式,有黄晔诗歌自己的辦识度,而没有辦识度特征,正是中国诗人泛滥的原因之一。
明代的文学大家张岱有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我经常把这句话用于挑剔诗歌的阅读,那些无深情,无真气的诗看一眼再不会看第二眼。当下诗坛烂诗一堆,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状,你说别人的诗是烂诗,别人唾沫四溅的和你理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浪费彼此的时间精力。与写烂诗的人“理论”就像与烂人纠缠,永远辨不出子午卯酉,不如从自身做起,不与烂诗为伍,多读有价值的好诗。所以遇见自己真正喜欢的诗歌是一种缘分,没有任何的停留那叫擦身。世上擦身而过的人和事物比比皆是,而遇见肯停下匆忙的脚步,进入诗歌之中,需要种种的成全。因此其实一个写诗的人遇见真正的读者更不容易,幸运的是诗人黄晔,他不仅有缘遇见欣赏懂他诗歌的知音,而且不止几个。如本书的评者谢雨亭、一瓢诗人、江郎等。记得有人这样说“阅读一个人的著作总会比与这个人的交往获得更多的内容。”所以,阅读也是了解他人心灵或精神的最好途径。可以说本书的评者谢雨亭、一瓢诗人、江郎等对黄晔诗歌的解读为我们打开了进入黄晔诗歌的内部大门。
现在的许多评论都在分享诗人写什么,较少评论诗人怎么写或写出来怎样的新意与新颖的构成。从本书的评者谢雨亭、一瓢诗人、江郎等人评论不难看出他们对黄晔诗歌的深入探寻,他们给出这本书的“阅读”方式,是细微的,是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这种解读不仅可以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更揭示出黄晔诗歌的内核,形成了一种读与写的“肝胆相照”。诗人、评论家王敖说:“诗歌批评最重要的作用是展示诗歌走向的改变。诗歌批评并不是教科书,一般不会直接告诉读者什么是诗,那是不同的读者自己决定的事情。诗歌批评展示的是,诗的动态如何超越陈旧的诗歌观念,如何创造新的认知空间,推动改造人们对形式、审美、诗歌功能的认识。因此,诗歌批评也会打击和驱逐陈词滥调。” 谢雨亭、一瓢诗人、江郎等人对黄晔诗歌的评论在走心的基础上,都能把自己对诗歌的认知呈现出来。当然,正如诗人韩东所言:“批评没有正确与否这回事,就像诗歌不可能用来阐述是非。说得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说得好,说得精彩或者质朴。如果以作品为中心考虑批评这件事,也是一样的,说对说错并不要紧,批评的意义就在于增加了理解的一个维度,就像音乐的和声一样,使被批评的对象在展现时厚度增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谢雨亭、一瓢诗人、江郎等人对黄晔诗歌的评论无疑是在对他的诗歌在“增加了理解的一个维度”上,更使黄晔诗歌的“厚度增大”。
生活是脚踏实地真实的存在。黄晔的诗歌,就在于设法让这些真实的存在得到诗性的呈现。他诗歌深邃的力量就在于它们可以将平凡生活中的一切置于无限的诗境之中。但无论生活与诗歌,我相信只要像诗人黄晔这样有志于真诚与理想,有志于真实与热爱,才会终将卓越于生活,卓越于诗。诗歌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每踏出一步都需要我们用诗歌来偿还。
诗赏读|在读与写中与您相见
长按二维码,关注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