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评 | 韩作荣:宁静

文摘   2024-10-21 08:30   辽宁  







宁静


韩作荣


宁静。可空气里布满了神经

哀怨悄无声息地来到你的身边

一种黯然而细微的渗透

让一颗心颤抖

温柔是另一种塌陷、摧毁

在眼泪无法抵达的地方

忧伤缠裹着忧伤…



古心评:



早年买过韩作荣的《诗歌讲稿》,和陈超的《诗野游牧》,一起给过我特别有价值的诗学养料,他们为文与为人都因为真,使得他们的语言没有虚饰,而是虔诚与热忱,他们的"专业"能力,让他们从事着诗歌编辑与诗歌批评的工作,更加可贵的是,他们首先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诗人。这也是应该是所有诗歌从业人员的榜样,"择一行,爱一生",他们确实做到了,如今他们仙逝已久,但他们的诗学精神感召着我们,阅读,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继承。
韩作荣先生的这首短制《宁静》,对于军人出身先生来说,我首先想到一个词:刚柔相济。他的行事风格硬朗,透着军人的气质,但《宁静》里呈现的特质,是敏感而忧伤的。诗人在"宁静"时刻,也是他的孤独时刻,进行一种退思,一种回到自身情绪的真切情感,"宁静"只是"氛围",而诗人的"神经"始终是敏感的,甚至是脆弱的,这种脆弱,诗人用了"哀怨","黯然","颤抖""忧伤"……这都是无法排遣的,所以诗人以此入诗,以释怀自己的某种"激烈意志"之后的"淤积",作为评论家与诗人编辑家一体的文人,他一定有着难以言传的苦楚,诗人没有"回避",恰恰是这样一种表达,使得韩作荣先生的形象丰满起来,这种诗性的情感有点类似于戴望舒的一些诗,只是戴望舒更重视"意象",而韩作荣的这首更"直抒胸臆",诗人"宁静"中的这股"忧伤",到底来源于哪里,诗人并没有指出,但这种情绪的状态,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一个"瞬间",但就是这一"瞬间",却是一种"意识流",可以联想到普鲁斯特与乔伊斯,这样说的意思是,无论写诗还是小说,情绪的价值问题显然太重要了,这也提示我们写作的"大"与"小",未必与体量的大小等同,但对于读者的启示意义却是统一的,基于这一点,对于如何"养"我们的诗歌,就文本基础上的思考与联想,必须进行有效针对性地训练……


古心,本名沈世坤,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闵行区作家协会文学评论组组长,著有诗集《世界一幅水墨模样》《如果不曾相见》,散文集《相逢不语》《在文字里与你相逢》,评论集《沉吟与微享》《阅读无缰》等。


往期链接

弗罗斯特:灵感多半是意图

阿多尼斯诗论:在意义天际的写作

洛夫:读诗十二法

一诗一评 |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雪夜林间驻马 | 七个译本

阿米亥:谈诗歌艺术

布罗茨基:我坐在窗前 | 当我爱时,我爱得很深

谭延桐:评论家必须具备的十种素质

方文竹:中国诗中的“上帝”

宫白云对话陶发美:穿越古今的赤壁交响

庞清明:为变形的世界发现新的美——读谭延桐诗歌《有些声音是刨出来的》

何三坡:赏析美国10诗人12首诗

卡夫卡:箴言录 109条

雪鹰:也谈“当下语境”与“深度写作

勃莱诗论:寻找龙烟

诗歌赏析 | 塞菲里斯:拒绝/素馨

诗歌意象 100 例

跃入未知:罗伯特·勃莱的深度意像诗学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海德格尔 :评荷尔德林《返乡:致亲人》

克罗德·穆沙:遗忘与记忆

杨绛: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我们去介怀

克罗德·穆沙 | 策兰:诗的空白之处

严羽:沧浪诗话

南怀瑾:不过分就是不求全

玛丽•奥利弗:诗歌手册

佩索阿:写作是对自己的正式访问

卡尔·克劳斯:格言

茨维塔耶娃:我为谁写作

克罗德·穆沙 | 米肖:诗的变形力

庞德:致哈莉特·芒罗的一封信

陈超、大解:关于诗的笔谈

安娜•卡敏斯卡手记:我的手渴望写作一如樵夫渴望斧头

一诗一评 | 艾米莉·迪金森: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

一诗一评 | 艾米莉·迪金森:我隐藏在,我的花里

《诗歌周刊》封面人物:方文竹

诗歌周刊 :封面人物(中国诗人、批评家)名录

陈超:“泛诗”时代的诗歌写作问题

一诗一评 | 辛波丝卡:一见钟情

一诗一评 | 惠特曼:自己之歌

萨拉·沃特斯:天赋胜过一切

博尔赫斯:玫瑰是没有理由的开放

博尔赫斯: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

布罗茨基谈茨维塔耶娃

百定安:阅读诗歌的三种方法

特里•伊格尔顿:如何阅读一首诗

希尼:流放的语言——评沃尔科特的《星星苹果王国》

吉尔·德勒兹 :什么是写作

汉语之美 | 世说新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九人谈:诗人为何写作

雷默访谈录 | 柏桦:今后写的诗,都将以“史记”命名

一诗一评|辛波丝卡:博物馆

雷默访谈录 | 徐敬亚:最可怕的诗,就是那些像诗的诗

雷默访谈录 | 刘川:揭示诗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

勃莱:詹姆斯·赖特的明晰和夸张

陈超:诗艺清话 46-54 | 好诗,还要在潜意识中激起幽鸣

陈超:诗艺清话 31-45 | 诗,是个体生命和语言的瞬间展开

陈超:诗艺清话 16-30 | 诗不是求知识

陈超:诗艺清话 1-15 | 诗永远应该是让人梦萦魂牵的东西

张枣谈诗

曼德尔施塔姆:诗人与谁交谈?

《诗歌周刊》封面人物:周瑟瑟

哲学家们的经典语录

帕斯:佳句集锦 | 用世界撒播影子,听光芒在另一边跳动

一诗一评 | 韩庆成:剥离

一诗一评 | 沃伦:世事沧桑话鸟鸣

一诗一评 | 李继宗:急诊室

帕斯:诗是什么

扎加耶夫斯基:永远开始者的诗歌

休斯 | 阿米亥:心脏的语气

赏析 | 帕斯:朦胧中所见的生活

帕斯:不识于“我”——写给《佩索阿选集》的序

一诗一评 | 路云:采声者

严力:随想十四则

一诗一评| 史蒂文斯: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

一诗一评 | 欧阳江河:咖啡馆

《诗歌周刊》封面人物:汤养宗

埃米尔·齐奥朗笔记选:让孤独放出光芒

一诗一评| 北岛:时间的玫瑰

韩作荣:诗本身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存在

海德格尔: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

一诗一评|弗罗斯特:迟到的散步

一诗一评 | 黄灿然:半斤雨水

一诗一评 | 里尔克:秋日

一诗一评| 博尔赫斯:南方

一诗一评| 米沃什 :一个故事

一诗一评 | 巴克斯特:每当我漫步在无花果树旁

一诗一评 | 韩文戈:晴空下

诗歌周刊 :封面人物(中国诗人、批评家)名录

韩作荣:谈影响、写什么与怎么写

孙基林:当代诗歌叙述及其诗学问题

辛波斯卡:艰巨的任务总是找上诗人

韩作荣:谈诗的格调与修改

菲利普·拉金:个人背景

26部文学名作的经典开场白

菲利普·拉金:作家与他的时代

超验的艺术——谈莫札特的音乐

诗歌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在操作上是戏剧性的

菲利普·拉金:我如何或为何写诗

索尔仁尼琴:时间不能救赎一切

季羡林:没有秘诀就是秘诀

雷蒙德·卡佛:关于《诗歌》的散文

钱钟书的文艺论著《通感》

庞德:大师也会偶尔触礁

济慈:诗的三个信条

谁读诗歌

名家谈诗:诗人始终是予人以启示的人

为什么写诗

超现实主义诗歌欣赏:默温的诗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爱因斯坦:人为什么要活着?

瓦雷里 | 纯诗:一次演讲的札记

罗素:我为何喜欢哲学

阿尔贝·加缪:生之爱

中外七诗人谈诗:诗人必须永远好奇

阿尔贝·加缪:扁桃树

人生三界——忍界、持界、悟界

布罗茨基论阿赫玛托娃:哀泣的缪斯

诗歌的白描之美

几个与诗有关的话题

米沃什:反对不能理解的诗歌

罗伯特·勃莱:寻找诗神

埃里蒂斯:诗学札记

我们常说“放下”,到底要放下什么?

陈超:用具体超越具体

王国维归纳之人生三境界

诺奖诗人论诗点滴

诗歌是简单的

奥登:成为大诗人必备五个条件

读书的四种境界

卡夫卡:论众诗人

外国诗人说诗人和诗歌

寻找思想者——简明谈诗歌

曾卓:和大学生谈诗 之三

曾卓:和大学生谈诗 之二

曾卓:和大学生谈诗 之一

史蒂文斯 诗论:徐缓篇

世界100位作家谈写作

一首诗好与坏的重要标准

好诗五感

汪曾祺谈语言

好诗实际上没有标准

三人谈:好诗的标准是什么

博尔赫斯:谈话录(节选)

四个与诗有关的话题

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韩作荣:如何写出一首好诗 | 诗歌精选16首

梁宗岱:诗 · 诗人 · 批评家

诗赏读:诗歌语词的陌生化

现代汉语小知识


诗赏读|在读与写中与您相见


长按二维码,关注诗赏读

诗赏读
以诗为媒介,在读诗与写诗中与你相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