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偏向行为过程,考核偏向内容结果

文摘   2024-09-28 22:32   湖北  

有粉丝问谢同志:

三季度过完,国庆假期一收假,又进去一年的考核阶段,又要开始准备各种迎接考核的台账资料,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谢同志大概有七八年的时间每年参与市委的考核组到各区各单位考核,又作为纪委组织部门工作人员每年都张罗迎接市委和省纪委考核的具体工作并组织派驻机构负责人和下级纪委书记的述职考核评议。

作为考核与被考核工作的资深机关达人,对考核工作的思考不可谓不深。

同时,谢同志作为纪委组织部门具体承办纪检组织建设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的人员,对纪委发挥作用尤其是监督方向发挥作用的思考同样不可谓不深。

今天聊一聊监督与考核的区别。

监督与考核都属于广义的管理活动,也都是管理对象比较重视的事情。

监督与考核的导向不一样。

监督以问题为导向,而考核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

前期文章《纪委以问题为导向的四个问题》阐述过监督的最高境界是“不出问题”。

监督是要求管理对象该干什么干什么,该怎么干怎么干,不该干什么不干什么。

考核是要求管理对象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假设管理对象的主营业务就是“抓耗子”,那么监督就是该抓耗子你要抓,规定你该怎么抓就怎么抓,不能做影响猫正面形象和不利于推进猫抓耗子的事情。

监督比考核更注重抓耗子的过程,考核比监督更注重抓到耗子的结果。

能够直观看出:

抓到耗子,是一种内容化的结果。

抓耗子的动作,是一种行为化的过程。

所以:

监督的本质更倾向于行为过程管理;

考核的本质更倾向于内容结果管理。

内容化的东西,容易进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这种不清不楚的状态往往通过“清清楚楚的”台账和资料等表象,非常清晰地证明得“清清楚楚”和“天衣无缝”。

并不是什么管理目标,都适合内容化的结果管理,但所有管理目标一定都适合行为化的过程管理。

比如,要落实的责任,一定要注重行为过程的监督,并不适合用台账和资料的方式来证明落实责任的结果。

比如,要达到的经济指标,增长了就是增长了,内容化的结果可以证明,但是如果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代价得来的短视短时的增长,则万万不可取。

行为化的过程管理需要与内容化的结果管理有机统一:

要达到的指标,在通过监督行为过程无差错的基础上,则需要以内容化的结果来促进。

要落实的责任,能够通过监督行为过程保障执行的,则无需考核内容化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谢同志认为,监督可以减负的重要原因。千万别把监督干成了考核。

欢迎到党内监督协同调度中心体验馆考察体验盘活监督体系,让监督者和监督对象都变轻松。

监督搞得好,案子自然少
监督技术活,一起来打磨

格事化监督智库
专业的监督业务智囊,破解监督难题,分享监督经验,让组织没有难做的监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