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批评谢同志“监督搞得好,案子自然少”的观点说:
不以成案为目的的监督不是好监督。
谢同志回复:
您放心,我保证不拉黑您,我要让您心服口服!
开展监督宏观上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没情况;
二是有情况。
监督发现有情况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不规范;
二是有问题。
监督发现有问题又分为两种问题:
一是倾向性问题;
二是涉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所以,非常容易总结出来监督一共有四种结果:
一是没有发现问题;
二是发现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发现倾向性问题;
四是发现问题线索。
这四个结果都含有“问题”两个字,这也许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真谛。
一
监督没有发现问题
监督对象该干什么在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没干什么,该怎么干确在怎么干。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也理应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在监督责任履行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发现问题,当然应该是很正常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果。
二
监督发现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
监督对象该干什么的时候干得不够到位。比如,谢夫人发现谢同志洗碗没洗干净;谢同志发现娃的练字本上有个别字写歪了。
监督对象该怎么干的时候干得有点不够规范。比如,谢夫人发现谢同志出门参加重要活动的时候领带系斜了;谢同志发现娃背诗的时候传承了谢同志平舌翘舌前鼻后鼻不分。
对于这样的监督结果,及时规范及时纠正就好,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大动干戈。
三
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监督对象不该干的,有干的趋势。比如,谢夫人帮谢同志整理衣物的时候发现谢同志兜里有一包没拆封的烟;谢同志发现娃上学前在书包里藏了几张换装贴纸。
对于这样的监督结果,该批评批评,该提醒提醒,遏止趋势即可。
四
监督发现问题涉嫌违规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
监督对象不该干的,干了。比如,谢夫人到谢同志办公室慰问,发现了纸杯子里的烟头(老粉都知道,谢同志的大号玻璃烟灰缸被团队强行没收了);谢同志回到家里被闻到了身上的烟味;谢同志深更半夜跟女粉丝开心地打电话;谢同志出差在外深更半夜大额消费…
对于这样的监督结果,问题线索分类处置,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总之一条,办到心服口服!
综上:
监督不一定要发现问题,以不出问题为目的的监督也许才是最好最到位的监督。
监督发现的问题,也不一定都能称之为问题线索,该纠正的纠正,该规范的规范,该分类处置的就分类处置。
成案,绝不是监督的唯一结果。不以成案为目的的监督,也能是好的监督。
PS:举例剧情需要,部分胡编乱造。
欢迎到党内监督协同调度中心体验馆考察体验监督体系显神威,规避问题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