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原则:
符合集团的发展战略:信息化管控体系应与集团的整体战略保持一致,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
遵循集团的整体管控模式:信息化管控应与集团的管理模式相匹配,确保各级组织间的协调一致。
能够有效推动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管控体系应能够促进信息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既定的建设目标。
1.2 信息化管控模式建议:
战略指导型IT管控:适用于需要集团层面进行战略指导和决策的组织,下属单位在执行层面拥有一定的自主性。
分散式IT管控:下属企业或部门在IT管控、系统建设、运维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集团层面主要提供指导和支持。
集中型IT管控:集团对IT规划、建设和运维工作进行集中管理,下属单位执行集团的决策和标准。
1.3 管控模式建议的具体内容:
为什么管(目标和指引):以实现信息化战略作为管控体系设计的目标和指引。
管多深(管控力度):确定集团与下属单位在信息化管控中的职责划分,明确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管什么(管控内容):明确信息化管控的范畴,包括规划、执行、监控等各个领域。
谁来管(组织保障):建立各层级的信息化配套组织,明确人员技能要求。
怎么管(落实措施):制定必要的管理流程、制度和细则,确保管控措施的实施。
2.1 信息化能力成熟度分析:
IT战略定位:评估企业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以及IT在实现业务目标中的作用。
IT创新与趋势研究:衡量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纳和创新能力,以及对行业趋势的响应速度。
IT收益管理:分析企业如何管理和实现IT投资的回报。
信息化沟通管理:评估企业内部关于信息化的沟通效率和效果。
架构管理与标准管理:检查企业是否有一套完整的IT架构和标准,以及这些架构和标准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项目建设实施管理:评估企业在IT项目规划、执行和维护方面的能力。
运行维护管理:衡量企业在IT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方面的表现。
信息安全管理:评估企业在保护信息资产、防范安全风险方面的能力。
2.2 信息化整体能力成熟度:
初级水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刚刚起步,许多流程和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完善。
中级水平:企业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但在某些领域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
领先水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表现优秀,具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流程,能够有效地支持业务发展。
2.3 信息化能力提升优先级分析的关键因素:
需求紧迫度:评估各信息化能力建设需求的紧迫性,考虑业务运营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收益提升度:分析各能力建设对业务收益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潜力。
资源投入:评估实施各能力建设所需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成本。
实施难度:考虑在一定资源投入下,实现预定管控能力所需的时间和难度。
实施周期:预计实现预定或部分管控能力所需的时间周期。
实施风险:评估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资源风险、收益实现风险等。
2.4 集团信息化能力建设优化路径:
优先提升能力区域:选择那些收益高、成熟度较低且实施难度低的能力作为优先提升对象。这些领域能够以较小的投入快速提升整体信息化水平,带来明显的业务改进和效益提升。
逐步提升能力区域:对于那些成熟度较高或实施难度较大的能力,可以制定中长期计划逐步提升。这些领域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投入,但对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
制定提升方案:针对优先提升的能力,制定具体的提升方案,包括技术选型、人员培训、流程优化等。
实施与监控:执行提升方案,并建立监控机制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及时调整以应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评估与反馈: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评估效果,收集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路径。
持续改进:将信息化能力提升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评估和优化。
(三)集团信息化能力建设优化路径及能力建设
3.1 核心能力逻辑关系:
IT组织管理(G1):
定义和维护IT组织的架构和职责,确保有效的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
为其他IT管理领域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员支持。
IT制度管理(G2):
制定和维护IT相关的政策、流程和标准,以规范IT活动,提高效率和合规性。
支持IT资产管理、项目立项管理等,确保这些活动遵循既定的制度。
IT资产管理(G3):
管理IT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包括采购、使用、维护和报废。
与IT制度管理紧密相关,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合规管理。
IT项目立项管理(B5):
负责IT项目的识别、评估和批准,确保项目与业务目标一致。
依赖于IT资产管理,确保项目所需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架构管理与标准管理(C1):
制定和维护IT架构和标准,以指导IT项目和技术投资。
为IT项目立项管理提供技术框架和标准,确保技术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IT绩效管理(G4):
评估IT活动的效果,包括项目、服务和资产管理。
依赖于架构管理与标准管理,以衡量是否达到既定的技术标准和业务目标。
运维管理(E1/E2):
负责IT服务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需要遵循IT制度管理中定义的运维流程和标准,依赖于IT资产管理来维护IT基础设施。
3.2 集团信息化能力建设优化路径:
评估现状:
对每个核心能力进行成熟度评估,识别优势和弱点。
制定目标:
根据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为每个核心能力设定优化目标。
优先级排序:
根据需求紧迫度、收益提升度、资源投入和实施难度等因素,确定优化的优先级。
制定行动计划:
为每个核心能力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所需资源、时间表和责任分配。
实施与监控:
执行行动计划,并定期监控进度和效果,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优化效果,根据反馈调整优化路径,以应对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
持续改进:
将信息化能力建设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断评估和优化,以保持竞争力。
112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