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吴昌硕挽联
诗书画而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
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
齐白石《齐白石谈艺录》
画中要有静气,骨法显露则不静,笔意躁动则不静。要脱尽纵横习气,要有一种融合之气浮动于丘壑之间。
齐白石《齐白石谈艺录》
山水笔要巧拙互用。
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
黄宾虹《黄宾虹画语录图释》
画宜熟中求生。画山水应生而带拙,画花卉则刚中见柔。柔易俗,故柔中应求拙。
黄宾虹《黄宾虹画语录图释》
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墨,亦多独到之处,为众人所不及。
东晋 顾恺之
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明 周履靖《天姓道貌画人物论》
画人物衣纹,用笔全类于书,贵乎笔力,在乎柔中生刚,画近若远,思存远至。
清 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石为山之谷,泉为山之血。无骨则柔不能立,无血则枯不得生。故古人画泉甚为审顾。或高垂高叠数层,或云锁中断,或谷口分流,随山形石势,即离隐现之间,具有深意,五日一水,非虚语也。
宋 钱聞诗 《子言论画》
雨山晴山,画者易状,惟晴欲雨,雨欲霁,宿雾晚烟,既泮复合,景物昧昧,一出没于有无间难状也。此非墨妙天下,意超物表者,断不能到。
清 蒋骥《读画纪聞》
山水章法如作文之开合,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
金城《画学讲义》
画石之法,侧面最难,必使层层转去;棱角峥嵘,在不圆不扁不长不方之间。
明 文征明《衡山论画人物》
画人物者不难于工致而难于古雅。
五代黄荃作品
五代赵斡作品《江行初雪图》1
五代赵斡作品《江行初雪图》2
五代赵斡作品《江行初雪图》3
五代赵斡作品《江行初雪图》4
五代赵斡作品《江行初雪图》5
五代赵斡《江行初雪图》6
南宋寒鸦图1
南宋寒鸦图2
南宋寒鸦图3
南宋寒鸦图4
明 恽向《道生论画山水》
逸品之画以秀骨而藏于嫩,以古心而入于幽,非其人,恐皮骨具不似也。逸品变化多端。
清 汤贻汾《画荃析览》
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明 王绎《写像秘诀》
写真之法,先观八格,次看三庭。眼橫五配,口约三匀。明其大局,好定寸分。
清 方薰《山静居论画》
画柳不论疏密,用笔不论柔劲,只要自然。自然之妙,得之熟习,无他秘也。世人画柳知难于枝条,不知势在株干。发株出干不宜匀整,要虚实参差为之。尤宜随株出干,随干发条,次第添补,宜多宜少,以势度之,方得其妙。
清 王原祁《雨中漫笔》
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开合从高至下,宾主历然,有时结聚,有时淡荡,峰回路转,云和水分,具从此出。起伏由近及远,向背分明,有时高耸,有时平修欹侧,照应山头山腰山足,铢两悉称者,谓之用也。
清 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
风景于树叶偏斜以写风势,人皆知之,然不特树有风也。凡石上点苔,水边点草,舟车往来,旌帆顺逆,人物中衣裾帽带,亭楼上屏帐窗簾,具不离有风飘摇动之意,方为作手。
清 恽寿平《南田画跋》
作画须有解衣般礴(banbo犹箕坐。坐时形似簸箕,对人傲慢)旁若无人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
清 顾凝远《画引》
六法中第一气韵生动,有气韵则有生动矣。气韵或在境中,亦或在境外,取之于四时寒暑晴雨晦明,非徒積墨也。
清 汤贻汾《画荃析览》
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
牟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