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回音——牟成谈艺(3)
文明理应趋同,文化当然存异!在文明的发展的历程中,方向的趋同性一直在推动着文明的前进。田野考古的不断新发现,万年陶、万年稻、万邦时代已经不能局限我们的想象力了,比如江西仙人洞遗址的陶器,用碳14测定是距今1.9——2万年,作为文明的三大标志之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和使用陶器的民族。文明的第二个标志物是人类聚居形式以及城市的发展规模,这在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尤其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距今3800年左右)的夏代都城遗址,考古统计规模大概有6200多人居住。另外一个文明发展的标志是文字,世界上曾存在四大古老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非洲大陆古埃及的圣书字、美洲大陆的玛雅文字和汉字),如今只有汉字在形、音和义方面继续在汉语言体系中继续使用着,除了实用之外,作为方块字的汉字还具有书写的艺术性、审美的观赏性、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触动性。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灵动秀美、英气绝伦,集才情、贵气、潇洒于一身,让后世书者顶礼膜拜,成为中国书法一座高峰。为什么中国书法、瓷器、青铜器、玉器、绘画等,在形成初期就达到了一个至高点,真是中国文化之谜!
上个世纪初,贸易和文化交流使钢笔传入我国,继而就是1926年上海国益金笔厂成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十年代,钢笔和毛笔是属于共同相伴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中小学教育中毛笔的淡出,钢笔以携带、使用方便而逐渐成了人们使用的重要工具,用毛笔逐渐成为书法和美术创作专有的了。在此之前,中国的城市乡村人们文字交流都是使用毛笔,那个时代文化圈中书法家这个概念应该是不存在的,医生写的方子、民间记的账本、乡村教书先生的文字批改,拿到现在来就都是有法之书,就更不用说秦、汉以后传下来的碑、帖等传世作品。书、画在成长过程中,交相辉映,互动向前发展,艺术家创作和理论家整理居功至伟,如元代赵孟頫的那首诗: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赵孟頫《吴兴赋》 观者可以说赵字甜、媚,但不能说赵字不美、没有功底,李叔同对其评价:“道媚秀逸,和婉适中,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我们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是从大自然来,带着天赐之美:结体饱满、线条优美、组合出高低错落变化多端的韵律,文字作为构成文明的一个重要要素,不仅完成表词达意传递思想,并且为生活在中国汉字语境中各个时期的中华民族带来审美,能有优美汉字陪伴而生活真是一种幸福!优美的文字对书画创作完美全是书画同源这一中国哲学在书画领域的体现,融字之法入画使作品的线条和皴法生命力增强,融画之势入书使书法作品分割空间和互相连带呼应令作品浑然一体。
八大山人的绘画与书法在笔法上高度统一,严格的中锋用笔,一丝不苟,观其作品,知其为人。原以为放浪不羁、玩世不恭,实际应该是极守规矩,并且很念旧的一个正统的人。出世的观念与石涛入世的观念正好相反,如同近现代中的 李叔同和丰子恺师徒二人,眼神泄漏了内心的想法。丰子恺热烈期待世人承认和认可的眼神,否则也当不成上海中国画院的首任院长。
经常听一些藏家们念叨:好画家一定是好书法家,好书法家不一定是好画家。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画画难,书法易,画好了画自然书法就成了;二是画画要想写字一样,写字不好,自然就画不好画。首先我们来分析以下什么是好画家,独立的艺术精神、自由的创作思想、深厚的学术修养、兼收并蓄的胸怀、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缔造大师的自我意识等。罗丹曾说:“……可是留神不要去模仿前人。尊敬传统。而要会辨别它的永垂不朽的宝藏:即对于自然的挚爱与人格的忠诚。这是天才们的两股热情,他们都崇拜自然,实在,他们从没有撒谎过。传统是这样地授给你钥匙。用了它你可以跳出因袭的樊笼。这便是传统自己教你永远要探求现实,禁止你盲从任何大师……”。我理解罗丹这句话就是:传统是万能钥匙,使你拥有了探求现实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任何大师已经创造好的,而是与自然、实在相符、相配、相适应的创作方式。用这种艺术思想完成的作品就是好的美术作品。而完成这样作品的方式和过程,即最适合自己作品的创作方式、表达方法就是最好的!
石涛山水册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好书法家,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中曾说:“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成,天性灵者,百日即知其本。”这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字无百日功”,也就是说在书法技术层面上过关的话,坚持百日就可以了。这个门槛有点低,还不是上句话所指的“好书法家”。那在技术性已经解决的前提下,有什么附加值才能被成为好书法家呢?那就要去精神层面上找答案了,心手相应、真情流露、感性投入、精力灌注于作品,这时写出的字,是有感情的、是有灵魂的,这就是好的书法作品了,能创作出这样作品的书法家也就成了好书法家了吧。
陈老莲的书法在当时属于传统和创新之间,不左不右,这种中庸书法也许让他走得更远。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应是“百衲衣”,即使集天下优点于一身,最后的审美感觉也是拼凑感;但是创作手法可以是熔铸古今、打通中西,把诸多元素融合、重组、锻造而出最合适的创作手段。就如同炼钢一样,如果炼制过程加入别的金属元素,成为合金,就具被了合金特殊物理性能,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新物质,艺术上叫创新。这种最适合表达作品灵魂的创作手段,就是艺术领域的“合金钢”,也是解决创作问题的有效手段,并且使自己利于创新的时代前沿。曾经有一个餐饮广告词“我们的汤是有灵魂的”,那作品的灵魂就是“自然、实在”的灵魂与艺术家的灵魂天造地设般的有机结合,这样创作的有灵魂的艺术作品才会感人、才会经久不衰、藏立人间。
牟成《春韵》 无论从构图,以及知白守黑,以黑画白,用白压黑等处理办法,乃至意境和立意,美术史上还没有这种山水样式。也许是以前的画家没有被这种白山黑水所感动,或者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与山水一起共鸣这“雪天一色”之自然和人文景观。
表现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需求,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也是“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引用一句歌德谈文学创新的话:“……如果高明人一旦窥见自然界活动和力量的秘密,用传统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远离寻常认识的对象就不够了。他要有一种精神的语言才足以表达出他所特有的那种知觉……”,文学创新是这样,绘画创新也是同理。
牟成《春意》 着墨之处,追求“不可无一”;留白之处,做到“不可有二”!
牟成简介:
美术教育家,国家教委中师美术教材审查三委员之一;白山黑水画风创立者,全国唯一代表中国画家应奥组委邀请,参加北京两届奥运会文化活动。(2008年参加组委会在王府井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文化活动,艺术中国——美术经典展”,2021年代表中国画家两次参加冬奥艺术系列展(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组办,展览地点:冬奥组委会),其中的“冰雪礼赞”艺术展是牟成白山黑水画风主体助力冬奥。)
2008年参加组委会在王府井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文化活动,艺术中国——美术经典展”
2021年代表中国画家两次参加冬奥艺术系列展(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组办,展览地点:冬奥组委会),其中的“冰雪礼赞”艺术展是牟成白山黑水画风主体助力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