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 | 我国眼眶病眼肿瘤领域著名专家吴中耀教授逝世

健康   2024-10-09 08:02   福建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原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原副院长吴中耀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4年10月4日早上6时42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吴中耀教授生于1938年9月1日,广东梅州人。1961年9月在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参加工作。1965年10月起在中山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在海南文昌卫生院任主治医师、医院副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广东省眼科学会委员、中国超声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超声学会常委。


吴中耀:一生只为眼科事业

吴中耀教授生于1938年9月,祖籍广东梅州,1961年大学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入职中山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住院医生,随后于1965年10月随中山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建院而成为首批医生,1969年1月起下放到海南医专五官科和海南文昌卫生院,分别任主治医师和医院副院长、副组长,1978年10月在中山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院从事眼科医疗、教学、防盲和医院管理等工作。他曾于1990年先后到美国Allegheny General Hospital和Wills眼科医院访问学习。

1990年,吴中耀教授到美国Allegheny General Hospital访问学习


吴中耀教授是中国眼眶病眼肿瘤先驱者之一,中国南方眼眶病眼肿瘤创建和带头人,治疗无数疑难病患者,开创本专业领域多个第一,引领该学科的长足发展:1.开展国内第一例睫状体脉络膜黑色瘤外路局部切除保眼治疗(1994年),并指导博士生开展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课题研究;2.最先(1990年)指导研究生把彩色超声多普勒应用到眼科疾病的诊治;3.国内最早(1988年)开展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治的系列应用和研究,包括保眼球的局部激光和冷冻治疗,辅助的全身静脉化疗(1997年)等;4.国内最早开展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治以及指导硕士(1991年)和博士研究生(1995年)开展系列研究;5.指导博士研究生(1997年)开展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系列研究;6. 国内最早合作开展(1993年与耳鼻喉科许庚教授合作)鼻内镜在眼眶疾病的手术应用等。这些研究直至目前仍然是眼眶病眼肿瘤领域最热门的课题。

1995年,吴中耀教授(右四)参加第一届全国眼科超声诊断学术会议


1997年,吴中耀教授(右四)参加美国眼科学术会议


吴中耀教授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历,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深耕眼科临床不歇,培养后学不倦,致力科研不止。他曾指导16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诸多进修生,为中国眼眶病眼肿瘤培养大量人才;他热心祖国眼科事业的共同发展,并为此付出了诸多的努力,曾兼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眼科学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创建者之一)及担任《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眼视光学杂志》《眼科学报》《临床眼科杂志》等多个专业杂志编委;他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现代眼肿瘤眼眶病学》1部、副主编《眼科手术学》和《眼眶病学》2部专著,并参编4本著作;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卫生科技二等奖等五项。

1997年,吴中耀教授(左三)参加美国眼科学术会议


珠水缓流化思念,云山低首寄哀思。吴中耀教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专家。他为人宽厚,乐于助人,对病人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对学生极富良师之谊,对儿女深含慈爱之情,深受广大职工、同行以及患者的尊敬和爱戴,深得学生的学习和敬仰,深为儿女感激和谢恩。

勤勉一生,深耕临床,

沥血科研,深情无限在眼中;

倾情两地,致力眼科,

不辍育人,精神不灭耀后辈。

吴中耀教授虽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一如中山眼科中心“善良、求真、创新”的价值理念一样,仍将激励我们为建设世界一流眼科中心不懈努力,为祖国的眼科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吴中耀教授千古!


深切缅怀 追忆恩师

吴中耀教授为人积极乐观,重视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在工作中,他认真细致、极端负责,对待病人态度和蔼,细心问诊、耐心解释并精心治疗。对于学生,吴教授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十分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与见解表达,并常以问题为导向循循善诱,总能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手术台上,他耐心地手把手带教,直至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手术。


吴教授是我国眼眶病眼肿瘤领域著名专家,他为中心现代眼眶病眼肿瘤科的建立与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息的奋斗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永恒的榜样。


——金陈进教授


1989年,我有幸到中山眼科中心成为吴中耀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此后深得吴教授厚爱,一直在他指导和栽培下学习工作。吴教授在专业领域不仅有丰富知识和精湛医术,而且很有前瞻性,他所开创和领导的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眼肿瘤科成为全国权威科室,所带领团队所从事的研究很多国内领先,如最早国内开展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治研究,1998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尤其是最先在我们眼科专科医院开展的全身化疗(全国唯一)——保眼球,保视力和保生命治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病例积累,给我们现在的研究创造很好基础和条件。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研究结果即将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也是对吴教授最好的报答。吴教授在国内最先开展甲状腺眼病诊治研究,指导我成为全国第一个做甲状腺眼病课题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使中山眼科中心在甲状腺眼病的诊治研究领域国内领先。他也指导我在国内最先把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眼科等等,这些研究到现在仍然是最热门的课题。   

 

吴教授对病人和蔼态度和善心,深深影响我。我记得我们做国内第一例巩膜外路局部切除睫状体脉络膜黑色素瘤保眼球治疗,为了照顾病人,除夕前一天手术(1994年2月8日),吴老师带着我从下午做到晚上9点多,手术后效果很好,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心中满怀对老师的敬佩。还有病人家属经常到老年公寓看吴老师,说感谢吴教授救命之恩。


吴教授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中山眼科中心发展也尽力尽责,我记得1994年-1995年医院创三甲,他担任中心副主任,经常晚上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和中心领导们一起带领全院职工创建全国第一个眼科三级甲等行业规范标准,使中山眼科中心成为全国第一个三甲眼科专科医院。


能够成为吴教授学生已经是我一生荣幸,我们心怀感激和怀念。深切悼念恩师吴中耀教授!


——杨华胜教授


我是1993年开始师从吴老师学习眼眶病专业的。吴老师治学严谨,对待病人的治疗总是亲力亲为。当年他虽然担任医院领导工作,事务繁忙,但每天的早查房,晚上下班前的病房巡房,他都坚持参加。每个手术病人的术前手术方案制定,都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老师对医疗工作的严谨作风对我自己的工作方式影响至深,我现在的工作模式基本都是学习吴老师的工作方法。现在眼眶病科很多的常规操作都沿用吴老师传承下来的方式进行。


吴老师对学生培养给予了非常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的硕士课题和博士课题都是吴教授指明研究方向,让我自己检索确定具体研究题目。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老师是数易其稿,逐字修改。答辩幻灯也是每张每字都不漏过,培养学生吴老师真是呕心沥血。


正是有了吴教授的领导,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眼肿瘤专科今天能够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具有明显特点的亚专科。我自己也在吴老师的指导和鞭策下,从一个懵懂的眼科小白逐渐成长一个合格的眼眶病医生,吴老师对我的影响巨大。


深切悼念恩师吴中耀教授!


——毛羽翔教授

文章来源:中山眼科中心订阅号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医信眼科
医学继续教育平台《医信眼科》频道,坚持精品教育,关注眼科临床热点难点,通过在线病例讨论、专家互动、线下会议直播等形式,打造国内受欢迎的互动性网络继教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