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养生
重阳节,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佳节。《吕氏春秋》中早有记载,每当丰收之际,人们便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既“祭神”又“飨帝”,同时还会进行打猎与野餐等趣味横生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逐渐演化为赏菊花、登山、品菊花酒、佩戴茱萸以及品尝重阳糕等富有文化内涵的习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四大祭祖传统节日。
重 阳
夕阳红遍半重天,秋风萧瑟焕童颜。
当年傲气未曾老,愿枕秋风抱月眠。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李良松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汝河流域曾遭受瘟魔肆虐,其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皆受疾病侵扰,每日都有人不幸离世,民众生活苦不堪言。青年桓景的双亲亦不幸在这场瘟疫中离世,他本人也险些遭遇不测。康复后,桓景立下宏愿,誓要遍访天下名师,习得高超武艺,以根除瘟魔,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历经千辛万苦,桓景终于得知在遥远的东方古山上,隐居着一位法力无边的仙长。仙长被桓景的诚心与决心所感动,遂收他为徒,悉心传授他降妖除魔的剑术,并赠予他一柄威力无穷的降妖宝剑。桓景日夜苦练,终成大器,成为一代武学宗师。
时至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桓景拜别仙长,携宝剑、剑法秘籍、一包茱萸叶及一盅菊花酒,骑乘仙鹤返回故乡。他遵循仙长的教诲,引领乡亲们登上附近的山峰,分发茱萸叶与菊花酒,以备降魔之用。当日,瘟魔自汝河而出,欲再次肆虐人间,却忽闻茱萸异香与菊花酒气,顿时面露惊恐之色,止步不前。桓景见状,立即拔剑而出,一剑斩杀了瘟魔。
自此以后,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习俗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重阳节这个温馨的节日里,孝顺的子女们会精心挑选美味的重阳糕,献给家中的长辈,以此表达他们的孝心与敬意。其中,“糕”与“高”的谐音,不仅为节日增添了一份趣味性,更寓意着长寿与吉祥,寄托了对老人们健康长寿、福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家人围坐一堂,欢声笑语中,老人们因喜悦之情而可能不自觉地多尝了几口重阳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人在享受这份美味后,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重阳糕往往富含碳水化合物与脂肪,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过量食用容易给胃部带来额外的负担,从而导致不适。
此外,重阳糕中通常含有较高的糖分,这对于血糖偏高的人群来说,需要格外注意避免糖分摄入过量。
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着“天天洗脚,胜过吃药”的谚语,这凸显了足浴在促进血液循环中的显著作用。脚,这一被形象地喻为“人体第二心脏”的部位,因远离心脏且承受重压而更显重要。古人早有记载:“人之有脚,犹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这句话深刻阐明了脚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
对于那些时常感到手脚冰凉的人群来说,采用科学的足浴方式,无疑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保健手段。在进行足浴时,水温的调节至关重要。最佳的水温应控制在39-41℃之间,保持温热而不至于烫伤皮肤,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足浴之后,切勿急于就寝。此时,应充分利用双脚温热的感觉,轻轻按摩脚底,并点按涌泉穴,以此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巩固保健效果。随后,及时穿上袜子以保暖,待身体逐渐冷却后再行入睡,这样有助于获得更加优质的休息。
此外,足浴后适量饮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这有助于补充体内因排汗而流失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水平衡,为健康保驾护航。
重阳佳节黄花香,康养密要吃太阳。
登高远望霜千里,回归本源意志昂。
守得云开见日红,山海经文通八方。
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工程方寸上。
重阳静养
古诗词与书法品鉴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重阳之楹联清赏
重收熵增流千宇
阳光明媚照万家
重阳文创艺术品
顿明
2024 重阳
END
来源:北中逸品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一品恒生中医药研究院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