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感怀
雪染青松傲九天,愿挑大义在双肩。
敢迎霜刃凌风骨,长驾彩虹添慧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李良松
大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它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更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年仲冬的开始,太阳缓缓行至黄经255度的位置,仿佛是宇宙间的一次精准的约定。此时,我国辽阔的疆域内,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开始急剧下降,最低气温纷纷跌破冰点,进入0℃以下的寒冷世界。寒风凛冽,仿佛大自然在用它那无形的手,将大地覆盖上一层洁白的霜雪。
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强冷空气如同不请自来的宾客,频繁地造访人间,带来了大雪纷飞或是暴雪肆虐的景象。这些壮观的自然现象,不仅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正是这样的季节变换,提醒着人们要顺应自然,遵循季节的规律。
咱们来聊聊节气里的气候小秘密吧!古人一个节气的物候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鹖鴠不鸣;随着季节的更迭,曾经在温暖日子里欢快鸣叫的寒号鸟,如今也感受到了冬日的严寒。它们的歌声不再回荡在山林之间,取而代之的是寂静的山林,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第二阶段,虎始交;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永不停歇。随着冬日的临近,阳气开始在大地中萌动,即便是最为凶猛的虎兽,也开始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展现出它们求偶的本能。在这股生命力的驱使下,森林中的王者开始寻找伴侣,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第三阶段,荔挺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马薤这种植物静静地等待着季节的信号。当阳气逐渐萌发,它们便感知到春天的脚步临近。于是,它们不再沉睡,而是勇敢地抽出新芽,向世界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这些嫩绿的芽儿,如同大自然的笔触,在冬日的画卷上添上了生机勃勃的一笔。
《遵生八笺》中对这一时期有着深刻的描述:“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它告诫我们在这样的季节里,要避免冰冻的伤害,不要使用过于发散和温热的方法惊扰体内潜藏的精气,而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书中还提到:“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这不仅是对身体的养护,更是对心灵的修养,提醒我们在寒冷的冬季,更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顺应阳气的生发,为新的一年积蓄力量。
防猝死:随着冬季气温的急剧下降,人体的基础状况往往降低,血管弹性减弱,血压容易突然升高,加之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特别是那些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在大雪节气期间更应格外注意保暖,以避免寒冷刺激导致的猝死风险。
防肺病:寒冷天气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就医率显著上升。冬季气温低,肺部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尤其是长期吸烟的老年男性更为常见。低温条件下,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免疫球蛋白分泌降低,这为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引发肺部疾病。
防肠胃炎:冬季是消化道疾病较为常见的季节,急性肠胃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泻和恶心等症状,这往往与食用生冷食品或暴饮暴食有关。在大雪节气,人们应保持饮食规律,避免过多摄入生冷食物,以预防肠胃炎的发生。
防关节炎:膝关节炎,俗称“老寒腿”,在冬季尤其需要保暖以预防发作或减轻症状。穿着应更加厚重,佩戴护膝,并尽量穿长裤,以减少低温和冷风对关节的不良影响。
艾灸,这一古老而深邃的中医外治疗法,在大雪这一节气中展现了其独特的养生价值。在这样的季节里,艾灸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帮助人们驱逐体内的寒气,温暖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并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抵御外界的寒冷。首先,艾灸能够温中散寒,利用艾叶的温热特性,打通经络,为身体积聚阳气,从而保护身体免受冬季寒冷侵袭。这种温暖的疗法,仿佛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舒适。其次,艾灸有助于调理身体,平衡脏腑的阴阳失调,清除经络中的阻塞,发挥固表、托毒、通脏、祛邪和增强体质的功效。它不仅仅是一种物理治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让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最后,艾灸还能改善气血循环,疏通身体的经络,调和脾肺功能,健脾和胃,具有显著的保健养生效果。它如同一位细心的园丁,精心照料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内在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
斗指壬时为大雪,轮值体元黄钟爷。
坤卦进入完成期,徵阳生长同步吉。
九天星象焕升维,许向高我拜颂业。
五色祥云慧光美,松柏常青饰白叶。
顿明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大雅风流迈古今
雪中和气蔼云林
王玮
2024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