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清暑热,祛湿邪

文摘   2024-06-04 21:29   天津  

芒种

清暑热,祛湿邪

芒种禅语

春种菩提善根,秋收般若福门。

若无耕心疲困,哪有慧海甘醇?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李良松

芒种,清暑热,祛湿邪

芒种,夏季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开始。2024年芒种在6月5日。“芒”指成熟待收的麦子与播种佳期的稻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阐释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大麦、小麦成熟待收,晚谷、黍、稷等夏季作物正值播种高峰期,故名“芒种”。该节气体现农耕文化对自然的精准把握,彰显古人对农业活动的深刻理解和重视。

{芒种三候}

SUMMER IS HERE
BEGINNING OF SUMMER
01
螳螂生

一候螳螂生:螳螂于前一年深秋时节产卵,每壳孕育百子。时至此刻,小螳螂感知阴气逐渐增强,纷纷破壳而出,展现出勃勃生机。

鹏始鸣

二候鹏始鸣:喜好阴凉的伯劳鸟开始现身枝头,并因感知阴气而发出鸣叫。其鸣声急促且尖锐,仿佛诉说着对春天的别离之情。


反舌无声

三候反舌无声:具备模仿多种鸟鸣能力的反舌鸟,因感应到五月微生的阴气而停止啼叫。与此同时,其他雀鸟亦纷纷缄默,不再发声鸣叫。

{芒种习俗}

SUMMER IS HERE
BEGINNING OF SUMMER
02
传统二十四节气

农历二月二日,我国民间迎来花朝节,庆祝春天的到来和花卉的盛开。这天,人们以各种方式欢度,赏花、拍照、摆设花卉,共同迎接花神的降临。花朝节源于古代对自然的崇拜,展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寓意着万物复苏和生机盎然。

随着春天的深入,芒种时节百花凋谢,民间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告别花神并感谢其庇佑。仪式通常在家中或庙宇进行,献上香烛、酒肴,祈求来年花神再次降临,为大地带来美丽与生机。

皖南地区的安苗习俗源远流长,以祈求丰收和安宁为核心。每逢芒种,家家户户制作色彩斑斓的发包,以五谷六畜和瓜果蔬菜为形,作为祭祀贡品。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展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总的来说,花朝节、送花神和安苗习俗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应更加珍视这些传统习俗,让它们继续传承并绽放光彩。

{芒种养生}

SUMMER IS HERE
BEGINNING OF SUMMER
02
传统二十四节气

我们的先贤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时至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夏季的炽热气息;然而,随着雨水量的增加,空气湿度也急剧上升,自然环境呈现出异常湿热的特征,导致各类衣物和器具极易受潮发霉。

鉴于夏季气温攀升,我们必须做好避暑降温工作,确保身体舒适。同时,由于空气中的湿度增大,人体汗液难以有效排出,致使湿热之气弥漫全身。因此,在这个时节,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排湿措施,如利用中药进行泡浴或泡脚等,以促进体内湿毒的排出,使身体在汗液的作用下得以轻松舒爽。这样,我们的身体自然会感到更加健康与舒适。

芒种养生细则

PART.
01

居家策略:

在夏季,我们强烈推荐维持一种规律的作息制度,即适当延迟就寝时间并提前起床,同时合理安排午休时段。夏季人们普遍的精神状态,可用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来生动描绘:“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几句话以简练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夏季人们常见的懒散现象。这种现象的主要成因在于夏季气温显著升高,空气湿度较大,使得人体内的汗液难以有效排出,进而形成暑热湿盛的生理状态,导致人们感到四肢沉重、精神萎靡。鉴于夏季白天时间长而夜晚时间短的特点,适时进行午休对恢复体力、提振精神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PART.
02

饮食建议:

食补作为身体调养的关键环节,在芒种时节尤为显著,其显著特点在于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中曾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谈及清补,许多人往往对其存在片面理解,误以为清补即完全摒弃肉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清补的原则下,固然应减少肥甘厚味及辛热之物的摄入,但更为关键的是,食物的口味亦需适中。若食物过于咸味,将导致体内钠离子超标,尤其对于年长且活动量较小的人群,可能引发血压升高,甚至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而食物过于甜腻,则易引发脂肪堆积,过量摄入蔗糖更可能导致高血脂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时甚至诱发糖尿病。因此,在芒种时节的饮食调养中,应多选择具有祛暑益气、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冬瓜等,以达到科学合理的食补效果。


PART.
03

养生防护:

药浴,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具备清洁肌肤、避免污秽、驱除邪气的显著功效。通过药浴的浸泡,能有效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同时具有洁净身体、清心安神、疏通瘀滞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达到安神定志、调和身心的目的。

艾灸,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手段,针对夏季人们多贪食冷饮或长时间吹冷空调导致的体内寒邪积聚问题,具有显著疗效。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能够有效祛除体内寒气,扶助阳气,巩固身体根本。此外,艾灸对于风湿、类风湿等多种冬季易发疾病也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乌梅山楂饮

材料:乌梅50克、山楂15克、陈皮10克、白菊花10克、生甘草5克、冰糖适量;

做法:加清水约2000毫升,煮沸后小火熬煮15分钟,加入适量冰糖,放凉饮用即可;

功效:消暑解渴、健胃消食、理气活血。

{福暖四季诗书颂}

SUMMER IS HERE
BEGINNING OF SUMMER
03
芒种康养密要

斗指已时为芒种,天降百谷火神情。

自强不息云龙雨,厚德载物网联盟。

乾坤多寿元宇宙,千年芳香午夜明。

养得一枝萱草色,生生长作质元行。

顿明

芒种静养-古诗词与书法品鉴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芒种楹联清赏

芒克辩论非遗曲

种德东风万里春

芒种文创作品

顿明

2024 芒种



END





















芒种,清暑热,祛湿邪


北中健康
非遗传承 中医药熨





北中健康
推广普及养生科普知识和中医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