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精神图腾丨《哈耶克论哈耶克:对谈式自传》

学术   2024-04-02 12:04   广东  
编者按:本文为哈耶克:《哈耶克论哈耶克:对谈式自传》,党成孝译,译林出版社,2024年,编者前言。

《哈耶克论哈耶克》的灵感源自哈耶克本人的声音。揭示哈耶克思想倾向及其独一无二观点的,与其说是他的说话声音,不如说是他特有的表达方式。如果我们以他自己的声音为向导,去了解他思想的发展,回顾他的思想所回应并产生于其中的那些20世纪的事件和经历,难道不会让人获益匪浅吗?

 
这样一位向导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哈耶克从1945年起的几年里撰写的自传笔记。他开篇这样写道:

由于最近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院士,因此未来难免会有人尝试对我的一生进行简要描述,届时人们对我来英国之前的生活必然知之甚少,所以我时常感到有必要去尝试列出我的背景和成长中一些较为重要的特征。我要写的东西并非为了出版,只是为了提供材料给那些承担这项不讨好的任务的人,从表面上看来相当平淡的一般生活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实。不过也许有一天,如果我的孩子或孙辈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命运对我的那种吸引力,他们会对其中一些内容感兴趣。


哈耶克后来同意出版他的笔记。他将这些笔记交给W. W. 巴特利三世(W. W. Bartley III),后者负责撰写哈耶克的传记。巴特利意识到,这些笔记应该按原样出版。哈耶克虽然同意了,但他谦逊地建议将这些笔记纳入一部体量更大的传记作品中,以不同的字体区分开来。我们采纳了这个建议。

 
在通读哈耶克的许多访谈时,我们意识到他已经提供了一份思想方面的传记大纲。当然,这是他在与巴特利的多次谈话中展现出的明确意图。这些谈话再加上其他访谈,特别是在加州大学口述史项目支持下进行的访谈,构成了《哈耶克论哈耶克》所依赖的第二个来源。

 
由于哈耶克被问到的问题中有相当多的重复,所以他的回答也就有些重复。我们的任务是挑选出哈耶克针对自己思想发展和生平重要事件的那些最精彩的陈述。它们都按照哈耶克自传笔记所提供的时间框架在此呈现。由于我们的愿望是保留哈耶克本人的真实声音,因此我们对材料的编辑尽可能保持在最低限度。我们没有使用任何常用的学术工具去破坏文本。《哈耶克论哈耶克》是一场对谈,因此我们在哈耶克作品中所追寻的思想可能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变得更容易理解。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A. 哈耶克(F. A. Hayek,1899—1992),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政治思想家。曾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代表作有《通往奴役之路》《感觉的秩序》《科学的反革命》等。1974年因对货币,经济波动,以及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开创性研究而与理论对手贡纳尔·默达尔一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弗里德里希·A. 哈耶克仅有的自传性质作品,也是一部典型的思想家传记,呈现出这位敏锐且富有洞见的思想家如何将自己对人生、学术和社会的思考与20世纪的时代脉动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哈耶克曾因《通往奴役之路》而名噪一时,也曾因凯恩斯在经济学领域的统治地位而被学界忽视了三十余年。但随着他对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研究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在1974年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终于在晚年收获了理应享有的学术声誉。本书包含此前未曾公开的哈耶克自传笔记和各类访谈,用哈耶克本人的声音,讲述了他早年的教育经历,其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世界对其观点的曲折接受过程。
目录
编者前言

导  言

第一部 维也纳-纽约-维也纳

第二部 伦敦

第三部 道中歧途

第四部 芝加哥—弗莱堡

本书提及的出版物
人名地名索引


《哈耶克论哈耶克》
哈耶克 著
译林出版社2024年

相关书籍推荐


哲学门
不懂2^{ \x5caleph _{0} }不得入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