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RECOMMEND
本文作者
席焕久锦州医科大学终身教授,我国医学人类学研究奠基人
很荣幸应《人类学学报》编辑部之邀对这一期现生人体质测量研究做一个评述。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学术交流。
本专辑共发表12篇研究论文,2篇综述文章,1篇郑连斌教授的特邀文章。这些材料有以下特点:
1.具有坚实的体质测量基础。素材都来自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或国家科技部支撑的项目,或得到省及院校等支持的项目。
2.测量工作者或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体质测量领军人物,或者是训练有素的青年博士、硕士或骨干,结果可靠,数据可信。
3.大样本、多指标、全方位的活体测量。研究对象由青少年到成人,老年人,由汉族到少数民族。研究指标由身高、体重、胸围等到体成分,充分运用数据库和大数据,开展团队一起同步工作,用高级统计分析处理数据。
4.文章有分析、有推理,围绕人的差异,从环境(自然与社会)和遗传等多视角探讨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4.研究成果基本上都应用在医学,人们的生产、生活,公安司法和国民经济建设之中。如健康监测,药效评价,体育训练,国家标准化,民族来源、人类起源研究等。
总之,这些文章无论是作者精心设计、深入讨论还是编辑部组织稿件、筹划编辑都有一定质量,有一定深度,反映了当前活体测量的现状,有一定代表性。
学习了这些文章,我产生了一些回想,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
01
历史回顾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灵枢》中的“骨度篇”,对活体测量就有详细记载。南宋刘昉等著的《幼幼新书》记载着儿童的异常发育和畸形。
系统的人体测量方法是18世纪末由西欧一些国家科学家创立的。Britteny M Howell 定义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为测量人体和各部比例,是体质人类学最古老的分支。1883年Frenchman Alphonse Berlillon把人体测量学作为最早的个体分类系统,这门学科作为科学进入主流人类学是19世纪,成为可靠的定量的方式研究人体。此后,人类学家不断更新测量标准,寻求新的测量技术[1]。
1888年德国人类学会在Frankfort/Main第13届大会上确定了法兰克福平面为人类头骨测量的标准平面。德国人类学家R Martin出版了《人类学教科书》对统一人体测量标准起到很大作用,至今仍为各国人类学家采用[2]。
表1 对国人的活体测量
注:1949年后测量较多,只列出有代表性的部分项目。
1910年以后,国内中国人体质调查研究逐步开展起来,但大多数工作仍是外籍学者所做。最突出的是许文生,测量的人数最多,达万余人,其次是史禄国,阿泼雷顿等。较早开展体质人类学研究的还有日本民族学者乌居龙藏。1925年以后,国人作此研究的学者多了起来,如刘咸、陶云达、吴定良、潘铭紫等,尤以吴定良的工作最多。
在中国,最早开展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丁文江(表1)。1925年李济到湖北黄陂、黄冈等地进行体质测量。1927~1929年,吴金鼎对山东各地人群进行测量。1928年辛树帜等对广西瑶人进行调查。杨成志对云南罗罗(彝族)进行调查。1929年,凌纯声对东北赫哲族进行体质调查[5]。较大规模的官方体质调查是1932年上海市卫生局徐世瑾、吴立国对上海市学龄儿童身高、体重之初步研究[8]。
台湾的活体测量,除了17世纪初荷兰军队来台的军医曾对台湾居民进行身高测量外,鲜少有其它研究。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日籍学者陆续来台,其中最知名的是乌居龙藏,四次到台调查,后又有数位日本学者来台进行血型,掌纹及其它测量[13]。
目前,国内活体测量主要有三部分:1.生物人类学研究的相关院校和研究所(如复旦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做的一些活体测量;2.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等几部委每5年一个周期对中国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的体质测量;3.国家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的全国活体测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体的测量指标由线性长度、弧度、角度发展到测量曲度、面积、体积、质量、空间关系到各种体成分与生物力学;从静态测量到动态测量;由一维、二维到三维。从手工测量到三维光学扫描。从一般的统计分析到高级统计分析。
20世纪80年代,吴汝康、吴新智举办了多期人体质测量培训班。21世纪初,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体成分学习班。1981年《人类学学报》创刊,为体质测量提供了交流平台。体质测量工作者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部基础专项,出版了一系列工具书和论著,为人民健康、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02
关于现生人
“现生”的意思: 第一、出自佛教经典文献中一句。佛教语。“今生”指人在生之日。南朝萧子良《净行法门·礼舍利宝塔门》:“是故以現生蒙利者,所以降神母胎,誕聖王宫。”[14]。第二、 “现生”是一个网络流行语。追星一种方式,用来指代与网络 (追星)生活相对应的现实生活(百度文库)。它强调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与虚拟网络世界中的生活相区分。是现实生活的简称。”现生”一般是指活在世上的人。现生人,按字面意思,现在活着的人。
目前尚未找到人类学上的准确定义。“现生人体质测量”是否可以理解为活体测量,而不是化石人和墓葬人的测量。至于现生人的年代应是不太遥远的过去到现在。能接受活体测量的人基本应当是现生人。这是否合适,供同道们讨论。
03
活体测量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体质测量是否还有工作空间和发展余地。对此体质测量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1.充分认识活体测量的重要意义。2018年,国家提出要建立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15]。特别是在新医科中提出数字医学的概念,数字医学就需要数字形态学与数字功能学,这些数字的采集需要测量,没有测量就谈不上数字医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人体的测量数据会随之变化,人工工效学的标准也需要用新数据更新。当前,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不断向微观和宏观延伸,宏观与微观之间有无穷的层面,微观的研究代替不了宏观的探讨,正如消灭苍蝇用蝇拍就可以,用大炮不仅浪费,也打不着。无论是人民健康还是国民经济建设,都有无限的研究空间,不同层次的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分子生物学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人的体质测量是不会因科技的进步而废止,而且人的发展是动态的,方法也是不断完善的,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因而,人体的测量仍大有作为。
2. 注重实际应用,从无限空间中寻找课题。在人民健康中有无数的问题要解决,现在的解剖数据基本都是静态的,动态解剖学的数据就很少有人研究。在法医学领域,个体识别,影像识别怎么能更准确,人工功效学的数据也需要更新。
人的差异是人类学的核心,表现出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从分子水平的差异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从个体、群体水平到生态水平的差异,每个层面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从时空维度上看,有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一天中的不同时刻的个体与群体的差异。自人类学学科成立以来,人类成长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的一部分[16],监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解剖学、机能学、病理学和人的生物力学都有很多需要测量的课题。只积累一下资料的测量,为晋级发表个论文,不联系实际,没有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这种研究实在没有必要,已经过时。体质测量必须结合临床应用、法医学应用,人工功效学应用、人类进化、民族传承关系研究等,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基金资助,结果才能有意义,研究才有生命力。
3.紧跟科技发展,勇于创新,开展学科交叉。科技发展在每秒的进步,只要有价值,无论旧的方法还是新的方法都可以应用。要跟踪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为我所用。吴新智院士生前多次对我讲过,没有新意的东西没有刊登价值。文章若只是研究对象和地点变一下,积累点数据,毫无新意,这就太渺小了,也不可能有生命力。学科的交叉往往是科学发展的生长点所在。处于新的前沿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中,科学前沿的很多重大突破产生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有人统计,近百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34项成果中,近半数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17]。只有学科交叉,才能产生新的火花,学科才能发展,科研才能有新意,成果才能有价值。要敢于创新,要在理论上、方法上、测量工具上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走出新路子。
4.测量要准确、比较要科学、分析要合乎逻辑。这些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我觉得还要提醒一下。测量不准确,尽管用计算机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10位也还是不准确,由此而做出的推论都是难以令人相信,其结果是费时费力不可信,起不到定量研究的作用。精确度随研究而定,并非越精确越好。找一头丢失的马,用毛色、身高等特点容易找到,而依据毛的根数去寻,尽管准确,却永远也找不到。要为精准医学提供数据,就更要准确。如果文章进行对比时不注意可比性也会得出错误结论,比如像身高、体重这些指标,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不同年代比较时一定标准化。体成分随测量仪器的参数、型号不同而异,也与人一天中的活动、进食/排泄有关。要准确运用民族、种族、族群的概念,不可混淆。不要一有相关性就是因果关系,区区百八十例测量就得出肯定性结论,这种武断难免只见一斑,难窥全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只见树叶,就轻易以为可以代表全局[17]。
体质测量已经走过几百年的历史了,今天要把体质测量向前再推进一步就要与时俱进,扩大领域,放宽眼界,拓展研究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谢王靖宇、李文慧、黄婷婷的帮助和支持!
[1] Britteny M. Howell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Birx H James, 21st Century Anthropology: A Reference Handbook. Volume 1.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10
[2] 席焕久,陈昭. 人体测量方法. 科学出版社,2010
[3] Brighm WT. Measurements of 300 Chinese. Proc Boston Soc Nat Hist, 1866(11): 98
[4] Merrins EM. Anthropometry of Chinese Students. China Med J., 1910(24): 324-381
[5] 席焕久,张绍祥,李云庆. 中国解剖学科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6] Whyte GD. Height, Weight and Chest Measurements of Healthy Chinese China Med J, 1918(32): 210-216, 322-328
[7] Appleton VB. Growth of Chinese. Am J Disea Child. 1925: 43-50
[8] 徐世瑾,吴立国. 上海市学龄儿童身长体重之初步研究. 中国医学杂志,1932, 18(6): 977-987
[9] 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等. 海南岛少数民族人类学考察. 海洋出版社,1993
[10] 席焕久. 西藏藏族人类学研究.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1] 郑连斌,李咏兰,席焕久,等. 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科学出版社,2017
[12] 金立,席焕久,郑连斌. 中华民族体质表型调查报告. 科学出版社,2024
[13] 哈鸿潜,高田. 台湾解剖学百年史. 中华民国解剖学学会出版,合计图书出版社发行,2003
[14]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15]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2018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10): 16~19.
[16] Barry B. Patterns of Human Growth3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1
[17] 席焕久,刘武,陈昭. 21世纪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资讯
人类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