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中国缠足骨骼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学术   科学   2024-06-05 18:01   北京  
《人类学学报》2024Vol. 43Issue (03): 488-501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27
李海军,杨筱雨,肖小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形态与年龄、性别、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并可能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缠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人为足部变形行为,会导致女性足骨出现严重畸形,缠足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及地位等。目前关于缠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缠足的骨骼形态、病理特征、时代和地域差异、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缠足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和结论,对缠足骨骼形态变化的研究进展和足部骨骼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缠足研究作简要展望。
关键词:缠足;足部骨骼;变异;影响因素

缠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陋习,指人为地用布条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限制其自然生长,导致足部骨骼变小至一定尺寸的行为。在医学领域,分析缠足导致的病理现象能完善足部骨骼和关节疾病研究[1],并揭示缠足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2];在历史学领域,缠足研究有利于还原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史和妇女生活史,可进一步展现整个古代社会生活图景[3];在考古学领域,了解缠足骨骼的形态特征有利于促进骨骼考古和性别考古的研究[4]。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缠足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缠足导致的足部骨骼形态变异和病理现象、缠足骨骼形态的时代和地域差异,探讨缠足骨骼变异的影响因素,梳理足部骨骼的测量方法和缠足相关的学术争议,并对国内缠足研究作简要回顾和展望。

1.缠足的骨骼形态





一些学者认为,通过研究足部骨骼变形后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判断个体是否经历过缠足。秦为径等认为缠足导致的足部骨骼畸形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跟行足畸形(图1: 1)和马蹄足畸形(图1: 2)[1]。跟行足畸形的特点为后跟大、前足小、足弓高,第2~5趾骨在脚下,因足底难以承重,故行走时足跟负重;马蹄足畸形的特点为后跟小、前足大、足弓高,前足平面低于足跟平面[1]。Michael研究了1例20世纪初来自中国的99岁老年缠足女性的双足X光片,发现缠足者足部骨骼存在突出的高弓足畸形(pes cavus)和前足缩短畸形(foreshortening),并认为这两种畸形与儿童时期开始缠足有密切联系[5]。郭祥提出,随着生长发育,缠足者的足部前端变尖、足弓处受挤压而增高,逐渐形成“三寸金莲”足形[6]。Stone等认为缠足后足部各骨骼在布条压力的作用下相互挤压,从而造成无法恢复的足部骨骼畸形,主要表现在缠足者的足弓结构被破坏,维持足弓正常排列的骨、关节及软组织受到不可逆的损伤[7]

图1   缠足的两种形式[1]

Fig.1  Two forms of the foot binding in China

1. 跟行足畸形 Talipes Calcaneus type; 2. 马蹄足畸形 Talipes Equinus type。线条图自绘,其他引自秦为径等,2008[1]

1.1 足部不同骨骼的尺寸和形态变化

受缠足行为的影响,缠足者足部骨骼的尺寸和形状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跟骨、趾骨、跖骨和其他足部骨骼部位上(图2)。整体来看,缠足骨骼的尺寸和形态与正常足相比更小,且足骨两侧的形变总体上是对称的[8-10]

图2   缠足女性足骨形变示意图[10]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foot bone deformation of women with foot binding

1. 趾骨骨体缩窄 narrowing of the proximal phalangeal bone; 2. 第5 跖骨头形态多变 diverse fifth metatarsal head; 3. 楔骨整体尺寸缩小 cuniform with reduced overall size; 4. 足舟骨呈倒勾状 hook-shaped pontine tuberosity; 5. 跟骨最小宽明显缩小 significant reducing of the minimum width of calcaneus; 6. 距骨后跟关节面边缘缩小 the facet at the edge of the articular surface of talus heel; 7.跟骨结节上缘关节面呈斜坡状 clivus articular surface of the superior edge of calcaneal tubercle

1.1.1 跟骨的形变

在跟骨畸形研究方面,郭祥对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的56例67~85岁的缠足妇女进行观察后发现,缠足行为会导致跟骨皮质体积明显缩小,整块跟骨比正常足明显萎缩(图2: 5)[6]。朱泓等以18例出土于山西榆次的存在缠足现象的女性足骨为研究样本,发现跟骨体中部显著纤弱化;跟骨近端(跟骨结节)和远端(跟骨体前部)比中间部分(跟骨体中段)更宽大,整体呈哑铃状[4]。邱林欢等对出土于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的101例明清时期缠足女性足骨材料的畸形特点进行了总结,发现缠足骨骼中52%的跟骨后上缘突出且弯曲度增大,跟骨结节上缘关节面呈斜坡状(图2: 7);38%的跟骨的前距关节面和中距关节面融合为一个关节面;跟骨跖面的内侧和外侧突起失去承载功能[11]

1.1.2 趾骨和跖骨的形变

缠足也导致了趾骨和跖骨的畸形(图2: 1, 2)。通过检查缠足女性的足部x光片,Scheuer发现其趾骨出现了一定的旋转和弯曲现象[12];Michael则发现缠足可能带来弥散性的骨量减少并导致趾骨内侧错位现象(图3)[5]。朱泓等对山西榆次地区出土的18例明清时期缠足女性的足部骨骼进行研究,发现缠足骨骼中跖骨和趾骨的纤弱化最为显著,部分关节面有明显退行性改变且出现周缘骨赘或在表面形成多孔状侵蚀。不仅如此,缠足骨骼所有关节中以跗跖关节的变形最为严重,朱泓等据此提出跖骨的形变基本上可以作为判断个体是否缠足的标志[4]。秦为径通过调查241名68~100岁的来自山东(154人)、云南(50人)、福建(21人)和陕西(16人)有缠足经历的妇女,指出“马蹄足”的缠足方式会导致跖趾关节几乎垂直于地面[8]。赵永生等将山东清代墓葬中出土的3例缠足女性足骨与现代山东广饶、云南正常女性足骨中第五跖骨的长度和中部高进行对比发现,缠足后跖骨的跖跗关节处和跗骨出现楔形改变[9]。Berger等发现足部骨骼中跖骨形态受缠足的影响最大[13]。邱林欢等提出缠足对跗骨的影响主要在于整体尺寸缩小和关节面改变,其中第五跖骨头部形变程度差异较大,缠足者的第五跖骨畸形大致可以分为扁平状、三角状、不规则形和类圆形四类[11]。李法军等提出缠足导致的第五跖骨形变程度较大,可以作为判断个体是否经历过缠足的条件之一;但他也强调缠足的判断标准不是单一的,不能仅凭第五跖骨没有发生形变就判断个体未经历缠足[10]

图3 缠足趾骨内侧错位图[5]

Fig.3  Misalignment of the medial phalanges of the entangled toes of foot binding

1.1.3 足部其他骨骼的形变

足部其他骨骼的形态也会受到缠足影响。朱泓等对出土于山西榆次明清墓葬的18例缠足女性足骨进行研究,发现相较于正常足,缠足骨骼中骰骨的体积较小,且其内侧边长远小于外侧边长,说明与外侧楔骨相接的关节面显著变小(图2: 3);距骨的整体形状虽无显著改变,但与正常足骨相比体积也有所减小(图2: 6)[4]。赵永生等对出土于山东安丘牟山水库清代遗址的1例缠足女性的左侧足舟骨进行研究,发现足舟骨粗隆处明显有似钩状的突出(图2: 4)[9]

1.2 足底和足弓畸形

缠足还会导致足底和足弓出现较为明显的畸形,进而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影响。Berg发现缠足后随着跖骨和跟骨距离的接近,足底长极度缩短,足弓提高,并且缠足后附着于后跟处的跟腱会被拉长,跖筋膜缩短,腿部肌肉萎缩[14]。Ma等建立了3个缠足女性及3个正常女性的足部模型并进行对比,发现缠足组的水平跖骨角度(Horizontal Metatarsal Angles)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缠足者的足弓更高[15]。Zhang等对缠足骨骼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足部模型,发现与正常足相比,缠足的纵弓较高,且有断裂的可能[16]。郭祥认为缠足行为会导致足弓抬高,破坏了足弓原有的结构,使足底的三点受力结构变为跟骨结节后缘和第1跖骨基底部两点受力,导致跟骨成为行走和站立时负重最大的部位,影响个体的正常行走和站立行为[6]

2.缠足对肢骨的影响





缠足行为除了直接导致足部骨骼发生畸变以外,也会因为足骨变化而对肢骨,如肱骨、股骨和胫骨的形态及其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赵永生等以3例山东清代墓葬的缠足女性足骨和5例山东宋元时期墓葬的未缠足女性足骨为研究对象,对比两个组的肱骨粗壮指数、股骨粗壮指数、股骨嵴指数、胫骨中部断面指数。结果显示缠足组的每个指数都略小于未缠足组,但独立样本 T检验又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这说明缠足后肢骨粗壮度出现了弱化现象,但却和未缠足的女性没有明显差距。赵永生等据此认为清代平民女性虽然缠足,但也需要从事部分生产活动,因此下肢骨骼粗壮程度与未缠足女性没有明显区别[9]。孙晓璠对山西西冯堡清代墓地出土的74例缠足女性和19例未缠足女性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缠足女性肱骨的粗壮度明显弱于正常女性;股骨中部断面比正常女性更加为圆润(最大与最小截面惯性矩之比小于正常女性);胫骨远端前缘形成新月形的延伸关节面,且胫骨中部断面形态更接近圆形,而未缠足女性胫骨骨干中部形态更近似三角形。据此,孙晓璠认为西冯堡墓地缠足女性的上、下肢行为能力受限,很难参与重体力劳动[17]

赵永生等还对山东清代墓葬中出土的存在足部畸形的3例女性个体的臀大肌、股内侧肌(上部)、髂腰肌、四头肌肌腱、比目鱼肌以及跟腱的发达程度进行观察,结果显示3例女性的下肢肌肉并不发达,且大腿肌肉略发达于小腿,跟骨结节较发达,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缠足之后足弓避震减压的作用基本消失,膝关节和踝关节在走路时承受的压力增大,导致缠足女子小腿变细,大腿增粗[9]。李法军等对天津蓟州区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101例缠足女性的研究也支持缠足会导致女子肢骨功能受影响这一观点,即缠足女子的小腿变细,大腿增粗[10]

3.缠足的病理研究





3.1 骨质变化及创伤

有学者认为缠足会导致缠足者骨密度下降,从而增加骨折风险。Broe等提出骨密度下降是引起骨折的因素之[18]。Holick等认为缠足者骨骼密度降低是缺乏阳光照射(妇女无法出门活动)和维生素D造成的[19]。Cummings等对北京70岁及以上的55例缠足妇女和105例未缠足妇女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与未缠足妇女相比,缠足妇女髋部骨密度降低了5.1%,脊柱骨密度降低了4.7%;且未缠足妇女与缠足妇女跌倒的比率是1:2.2,因此认为缠足导致的骨密度降低和跌倒可能性增加可能会提高缠足人群髋骨和脊柱骨折的风险[20]。郭祥对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的56名67~85岁的缠足妇女和46名66~85岁的未缠足妇女的跟骨骨骼密度进行测量,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缠足妇女的跟骨骨密度降低趋势较未缠足妇女更明显,即缠足妇女的骨折风险要明显高于未缠足妇女[6]。Stone认为缠足女性不仅髋部骨折的风险较正常女性有所提升,而且由于足部平衡性较差与骨骼密度降低等原因,手部和臀部的骨折发生率也会增加[7]

3.2 关节疾病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性疾病,其病变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朱泓等对山西榆次地区出土的明清时期的98例男性和67例女性(18例缠足,49例未缠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男性膝关节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推测女性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患病率较低可能与缠足导致下肢活动较少有关;并认为缠足可能引发足部骨骼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退行性改变,甚至跖跗关节可能出现脱位现象[4]。孙晓璠对山西西冯堡清代墓地出土的74例缠足女性和19例未缠足女性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与未缠足女性相比,缠足女性在下肢骨骨性关节炎上有更高的发生率及患病程度,特别表现在膝关节和足部骨关节上;不仅如此,缠足女性在椎骨椎体周缘骨赘患病率上也高于未缠足女性[2,17,21]

4.缠足骨骼形态的时代差异





彭华认为缠足虽然起源于五代南唐时期(937~975 AD),但是当时的妇女缠足现象并不普遍且缠足行为未导致足部骨骼出现严重畸变;到南宋时,女性缠足现象逐渐增多,但缠足后的足骨尺寸仍未有统一标准[22]

黄时鉴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总结出元代女鞋的显著特点是窄和弓,据此推测元代缠足是将脚的前部缠得窄小,元代后期虽已出现类似“三寸金莲”的记载,但其尚未成为缠足的主流[23]

缠足于明清进入鼎盛时期,这一阶段的缠足不仅要求要缠小,还要缠出弓弯,即所谓的“三寸金莲”[24]。朱泓等在山西榆次出土的明清墓葬中发现18例可能存在缠足现象的女性足骨,其中部分个体的跟骨体中部显著缩小,跖骨扭曲,趾骨呈倾斜状[4]。邱林欢等对天津蓟州区桃花园墓地出土的101例明清时期缠足女性足骨材料研究发现,部分女性足骨上可以观察到“裹弯”的痕迹,即在距骨的后跟关节面边缘(连接腓骨外踝处)延伸出一个小关节面,这种关节面也见于跟骨上[11]。因此可知明清女性的缠足已到“缠小”“缠出弓弯”的阶段。孙彦贞认为清朝满族的“刀条儿”缠足(清朝时满族妇女进行一种有别于汉族三寸金莲的新的缠足形式,此法缠成的脚瘦窄平直如同利刃)只追求足部形态瘦而窄,很少导致足部骨骼出现明显变异[25]。彭华提出满族女子的“刀条儿”缠足与汉族的传统缠足方式相比较,前者导致的足骨形变程度小,但由于缠束过紧,同样会造成双脚浮肿,尤其是在第四趾根部和脚掌底部大多会有强烈的肿胀感[22]

民国及以后,缠足被严令禁止,但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妇女缠足的现象依然存在。秦为径通过对中国四个省份(山东、山西、福建和云南)在世的缠足妇女的足部进行研究,发现在世缠足妇女的缠足方式基本与明清缠足盛行时期相似,都导致了足部骨骼形态严重畸变,并形成跟行足畸形和马蹄足畸形两种形态[8]

综上所述,缠足这一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缠足现象五代南唐时期不普遍,当时对足部进行的裹缠旨在将足部缠窄缠细,并未造成严重的足骨变形[26];宋至元时期缠足现象逐渐增多,但墓葬中未出现有严重畸变的足骨;考古学中发现的明清时期的变形足骨,证明该时期缠足已导致足骨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形;通过观察近现代缠足妇女的足骨特征可以发现,虽然与明清缠足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相比之下近现代缠足妇女的足骨畸变更加严重。

5.缠足骨骼形态的地域差异





同地区之间审美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各地区的缠足形式有所不同,最终表现在缠足后的足部骨骼形状和尺寸上。

秦为径等发现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缠足类型为跟行足畸形,该现象广泛分布于云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地。马蹄足畸形则主要分布在以福建地区为主的极少数地区[1]。柯基生对南北方缠足的足部形态差异进行研究后发现:南方缠足追求的形状是瘦直尖头的脚趾和看起来略带弧度的脚背,这种脚背被称为“笋芽”;而北方则过度讲求弓形,足弓往往会形成不周正的隆起[27]。彭华对甘肃榆林石窟壁画进行研究,发现壁画中进香的元代蒙古族妇女所穿鞋子式样与男子相同;由于蒙古族生活于北方草原,距中原地区较远,且日常生活中需要较多的运动,因此推测元代蒙古族妇女受中原缠足风气的影响不深[22]

不同地区女性缠足后的足部尺寸也有所不同。秦为径认为福建地区流行的马蹄足畸形,在尺寸上一般小于流行于中国其他大多数地区的跟行足畸形[8]。中国各省妇女缠足就大小程度而言,广东最小,江南苏杭地区最大;相比较而言,北方各省比广东大,但山西大同、甘肃兰州妇女的缠足之小也是著名的[24]

6.缠足骨骼形态变异的影响因素





6.1 起始年龄

缠足的起始年龄会影响缠足骨骼的基本形态。高世瑜等认为北宋初期缠足女子大多为宫中舞妓,其缠足年龄一般在成年后,此时开始的缠足是为了美观,仅缠窄缠瘦,并不会导致足部骨骼严重变形[28]。姚灵犀对解放前各地缠足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缠足的起始年龄最早为四岁,最迟为八岁,并指出这一时期的缠足行为严重压迫足骨并导致其发生明显形变[29]。秦为径对现代中国四个省份(山东、山西、福建和云南)的部分地区在世缠足妇女开始缠足的平均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缠足妇女开始缠足的平均年龄是八至九岁,在这个年龄阶段足部骨骼还未发育成熟,骺软骨会不断增长和骨化,在外力的持续作用下骨骺畸形发育,最终形成典型的缠足畸形;并且指出由于缠足的起始年龄不同,缠足后足部的形状和畸形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缠足开始得越早,足部骨骼的畸变程度就越大[8]

彭华还提出,在清朝时不仅汉族女子缠足,满族女子也进行缠足;不同于汉族女子年幼起缠,满族女子缠足一般从十至十五六岁开始,且只求足跗瘦窄,足形纤长[22]

6.2 持续时间

秦为径根据各足趾的关节状态和足弓高度,把缠足分为轻、中、重三个畸变程度;并结合中国四个省份(山东、山西、福建和云南)220例跟行足畸形缠足者的缠足持续时间(从开始缠足到放足的时间),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缠足骨骼畸变的差异程度与缠足持续时间有关,即缠足持续时间越长,对足部骨骼造成的影响就越严重。缠足时间较短的病例,形成轻度或中度缠足畸形,解除外力压迫后骨骼畸形部分可全部或部分恢复正常;缠足时间较长的病例,形成中度或重度缠足畸形,由于骨骼发育已经停止,解除外力压迫后骨骼形状很难完全恢复正常(表1)[8]

表1   不同畸变程度跟行足型缠足的持续时间比较[8]

Tab.1 Comparison of the duration of heel-strike foot wrap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deformity

6.3 社会文化因素

缠足的兴起和流行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缠足破坏女性正常的足部发育,使其行动不便只能长时间居家,相当于强制增加了女性的社交难度,在封建社会压迫女性的社会氛围下,最终达到削弱女性社会属性的目的。部分学者认为缠足在各个阶层广泛流行后,其内涵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一开始贵族的象征转变为在男权社会下对男性的取悦,代表着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女性对贞洁的维护[3,22]。王晶可提出中国古代缠足的大规模流行源自女性对封建礼教的尊崇,尤其是在宋朝程朱理学中“女教”的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后[30]。Lee对出土于河南荥阳薛村墓葬群的54名女性的足部骨骼进行观察,其中汉(28例)、唐(5例)、宋(2例)和金(1例)时期的个体均未发现缠足行为;6例明代个体中有3例有缠足行为,12例清代个体均发现有缠足行为[31]。赵永生等通过对山东昌邑辛置墓地68例女性个体进行研究,发现其中35例清代个体发现有缠足现象,另外33例均为未缠足者(32例汉代,1例周代)[32]。上述出土缠足骨骼的墓葬年代均为明代晚期至清代,且均为不具有高等级墓葬特征的平民墓地,由此说明明代晚期至清代缠足行为大规模增加,且大部分缠足者为平民。

在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是社会主流思想,男子的喜好往往主导着女子的穿着打扮,男性审美成为评判女子外貌和行为的标准,并产生了“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四寸之内者为银莲,大于四寸者为铁莲”这种给缠足者足部尺寸划分等级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缠足最初以及最重要的目的是满足封建社会男性和上层贵族的审美需求,是古代中国女性为了迎合当时的审美标准而进行的人工改造,因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审美观念成为影响女性缠足的重要因素[22,33,34]。丁梅认为缠足一开始流行于上层社会,缠足者主要为舞娘,其缠足目的是塑形美观,缠足方式是松散包扎,后来随着社会高层人士对脚极小化的喜好,缠足的方式演变为强硬压缩,并导致足部骨骼严重变形[35]

Dorothy还注意到当时普遍认为妇女缠足主要是为了寻求美满婚姻,暗示缠足者在古代婚姻市场更受欢迎[36]。Stone则认为母亲强制女儿缠足是作为母亲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以便女儿能吸引社会上层的男子,从而实现个体阶级跨越[7]

6.4 社会经济因素

一些学者尝试从经济角度来揭示缠足在中国封建社会数百年流行的原因。张五常认为缠足的核心原因是经济利益,即缠足可以防止女性婚后逃跑。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男性主要负责耕作,女性主要负责纺织。缠足后的女性足部行动能力变弱,但这并不影响女性进行纺织劳动。对夫家来说,女性逃跑能力降低可以补偿缠足所带来的损失,因此他们愿意在嫁娶时为缠足女性支付更高的市场价格,这也使女方父母在女子幼时就开始给女儿缠足,以便日后婚嫁[37]

姚遂则认为明清时期缠足习俗向社会下层扩散的原因更多与女性劳动力在家庭中的使用方式有关[38]。在农耕经济社会,女性的劳动价值表现在“耕”和“织”两方面,清代史学家赵翼提到“今俗裹足已遍天下,而两广之民惟省会效之,乡村则不裹”“苏州城中女子以足小为贵,而城外乡妇皆赤脚种田,尚不缠裹”[39]。说明清代时生活在城市的女子因为无地可耕,只能从纺织上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缠足可以限制其留在家中,所以缠足者多;而农村的女子需要参与耕作劳动,因此未缠足者比缠足者产生更多经济效益,所以农村缠足者少。

总之,当纺织等室内工作的收益较高时,缠足就会流行开来;反之,缠足就会遭到抑制[39-41]

7.足部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7.1 足部骨骼形态的测量

测量足部相关参数的传统方法为手工测量,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邵象清总结了人体足部骨骼相关参数测量点的选取和指数计算的方法[42],此后该方法成为足骨测量的主要参照标准。足弓的形态变化是判断缠足的重要因素之一。罗卓荆等通过对我国正常足(20例)、弓足(10例)和平足(100例)的足高及足长进行测量并计算足弓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正常足的足弓指数在28.23~30.97。这一测量指数对判断足骨是否经历缠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43]。Schwen等提出测量Hibbs角和M'eary角来判断足弓的弯曲程度,并认为这种方法是判断缠足的方法之一[44]。Hibbs角是跟骨中轴线与第一拓骨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正常足的Hibbs角小于45°;M’eary角是距骨中轴线与第一拓骨中轴线的夹角,正常足的M’eary角小于5°(图4)。

图4  足弓Hibbs 角和M’eary 角的测量方法[44]

Fig.4  Measurement of the Hibbs and M’eary angles of the foot arch

1. Hibbs 角 Hibbs’ angle; 2. M’eary 角 Meary’s angle

要判断个体是否经历缠足,目前的多数研究均是基于传统方法对现存足部骨骼完成测量工作,记录数据并进行数值计算,通过与正常足的相应组别进行数值对比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缺点在于测量过程繁琐且容易存在人工操作失误。

由于传统手工测量存在着效率低、工作强度大和精确度较低等不足之处,所以一些学者结合新的科学技术,创新足部测量方法,目前已有一定发展。刘国忠等基于激光线扫描和力传感器原理,设计了可以同时测量足部负荷和三维形貌的扫描仪,该扫描仪通过自动提取足部数据,避免了人工读取数据的繁琐过程[45]。何晓宇等提出三维有限元方法构建足部骨骼模型,该方法通过应力分析将多种足部情况的力学信息数字化,可以为缠足足骨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46]。石敏等提出用基于透视变换(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和DAN(Deep Alignment Network)模型的足部测量方法,先选取、测量足部关键特征点,再通过改进后的深度网络对图像中足部关键点位置进行检测,最后利用图像中参照物与关键点的信息,实现对足部的测量,该方法与传统手工测量和三维测量相比,能提高检测效率并保持良好精度[47]。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目前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技术以及大数据和自动识别等新观测分析手段,将高分辨X射线显微层析成像设备Micro-CL(Computed Laminography)、微纳能谱CT(Computed Tomography)和显微CT等新设备运用于缠足骨骼的扫描成像中[48,49]。以上新方法和新设备可以高精度地展示缠足骨骼的内部结构,在缠足骨骼变异形态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2 缠足骨密度的测量

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可用于缠足骨密度的测量。第一种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该方法不仅可以明确展示骨质疏松的程度,还可以作为判断被测骨骼骨折与否的重要指标[50]。第二种是利用超声波骨密度仪进行测量,如郭祥利用GE-Achlies-Express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缠足者的跟骨进行骨密度测量,发现缠足妇女的跟骨骨密度较未缠足妇女低[6]。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害,且与DEXA相关性良好,所以两种方法经常结合使用。第三种是定量CT测量法,通过利用CT扫描仪加上专业的定量CT体模及软件来获取骨密度数据,能精确地测量出特定部位的骨密度[51]

8.缠足的起源争论





对于缠足起源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历代学者,如车若水、周密、余怀、胡应麟、赵翼等均对缠足起源进行过研究和考证,并认为缠足起源于五代时期[52]。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提出:“缠足起于南唐,殊无足疑”[53]。高洪兴曾在《缠足史》中对历代学者关于缠足起源的看法做了统计,共有夏禹说、商代说、春秋说、战国说、秦代说、汉代说、晋代说、六朝说、隋代说、唐代说、五代说等11种说法,但他认为历代学者对缠足起源的推测大多源自神话传说或本身有问题的材料,没有实际依据,因此他依据《搜山图》和《杂剧人物图》中妇女纤小的脚和考古发现出土于南宋黄昇墓的妇女缠足鞋,认为五代以前女子不缠足,至宋代缠足才开始出现[24]。刘妍则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缠足在南宋末期才普遍流行,在此之前缠足只是少数舞者为提高舞蹈观赏性而进行的非普遍行为[54]

近现代以来,一些考古遗址中出土了缠足骨骼和与缠足有关的遗存。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楚墓2号墓、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江陵马山1号楚墓、湖南益阳楚墓、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北区墓葬305号、302号和西区墓葬TAM601号墓等均出土了年代在五代以前且长度在20 cm左右的女鞋[55-61],这些女鞋尺寸正常,而宋代墓葬中出土的缠足相关的部分女鞋长度在14 cm左右[62-64]。说明五代之前可能不存在缠足现象,至少可以肯定缠足现象不具有普遍性。江苏宿迁尖墩墓地的汉代墓葬中发现的1例女性骨架,除足部略弯曲外,其余部位均正常,李庚善认为这可能是年代最早的缠足,但这例标本并非自幼缠足而是“大龄女性裹脚”[65]。赵永生等则认为由于该标本出土于汉代平民墓葬,足部骨骼的缠足畸形现象并不明显,且为孤例,故认为此足骨为缠足的可能性不大[9]。结合以上考古发现来看,五代以前可能不存在缠足行为,即便存在缠足行为,但其具体表现形式可能与后世的“三寸金莲”式缠足有所差异。

总体来说,有关缠足起源的争议主要源于对缠足的理解不同:宋代以前缠足可能是少数特例并且不对足骨造成严重影响,学者们对这些缠脚的现象是否属于缠足存在不同认定。若想解决关于缠足起源的争论,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工作,发现年代更早且更确切的缠足骨骼,对于轻微形变的缠足骨骼的辨识是关键点之一[66]

9.足部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缠足个体足部骨骼的形态特点,制定一套能有效判定个体缠足的测量和判定标准,对准确鉴定个体是否经历过缠足,并进一步重建各地区不同时期缠足习俗的流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10]。国内学者对缠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缠足骨骼变异现象、缠足起源和影响缠足骨骼形态变异的因素等方面。结合国内外对缠足的研究进展来看,国内对缠足骨骼形态变化的研究目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缠足畸形足缺乏更为详细的分类和可供广大学者参考的缠足数据库;第二,在足骨甚至肢骨产生的病理特征和骨骼影像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第三,与早期缠足有关的考古学发现较少,特别是明清以前墓葬中发现的缠足骨骼非常少,从骨骼考古视角进行的针对性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未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缠足研究:

1)系统测量缠足后足部形态线性、角度、面积等方面的数据,并建立缠足畸形骨骼数据库。

2)在考古学研究中,加强对明清以前墓葬中足骨的关注,更多地从骨骼考古的研究视角对出土足骨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注意对轻微形变足骨的辨识,并可据此进一步探讨缠足的起源时间。

3)总结不同样式缠足足骨的形态特征,制定一套能有效判定个体缠足的测量标准,并通过骨骼形态对不同缠足类型进行区分,进一步复原缠足方式。

4)加强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缠足现象。如从民族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比汉族与其他民族缠足方法、缠足形态和缠足骨骼变异程度的区别,深入探讨地域、民族等因素对缠足骨骼形态差异的影响。

5)总结不同类型缠足在测量中的具体表现和规律,并基于此创新足部形态变异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可尝试通过负重位摄影测量、深度Alignment网格测量等技术全面反映和记录缠足足部形态变异情况,并将目前已运用于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新设备应用于缠足研究中。

致谢:郭苏玮同学在文章推进中做了很多基础工作,特此致谢!

文章下载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浏览)

[1] 秦为径,雷伟,吴子祥,等.缠足畸形的形态学特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 14: 1328-1330

[2] 孙晓璠,张全超,牟萍媛,等.山西洪洞西冯堡清代墓地缠足女性的骨骼损伤和关节疾病[J].人类学学报,2023, 42(2): 1-13
[3] 王美玲.从缠足习俗看中国古代的女性角色[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1-44 
[4] 朱泓,侯侃,王晓毅.从生物考古学角度看山西榆次明清时期平民的两性差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 57(4): 117-124+206
[5] Michael LR. Chinese foot binding: Radiographic findings and case report.[J]. Radiology Case Reports, 2009, 4(1): 270
[6] 郭祥.云南缠足畸形形态及影像学特征及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昆明:昆明医学院,2011, 1-52
[7] Stone PK. Binding women: Ethnology, skeletal deformations,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 2012, 2(2-3): 53-60
[8] 秦为径.中国四省部分地区现存缠足畸形抽样调查[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8, 1-50
[9] 赵永生,郭林,郝导华,等.山东地区清墓中女性居民的缠足现象[J].人类学学报,2017, 36(3): 344-358
[10] 李法军,邱林欢,赵晨,等.天津蓟州区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缠足女性的足骨形变[J].人类学学报,2022, 41(4): 674-685
[11] 邱林欢,李法军.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缠足女性足骨的形态观察[J].人类学学报,2021, 40(5): 787-800
[12] Scheuer L, Black S, Christie A. The juvenile skeleton[M]. Academic Press, 2004, 1-485
[13] Berger E, Yang L, Ye W. Foot binding in a Ming dynasty cemetery near Xi'a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 2019, 24: 79-88
[14] Berg EE. Chinese foot binding[J].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thopaedic Nurses, 1995, 14(5): 66-68 
[15] Ma JB, Song YQ, Rong M, et al. Bound foot metatarsals skeletal rays kinematics information through inverse modell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3, 13(2): 147-153
[16] Zhang Y, Li FL, Shen WW,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eletal system of bound foot: A case study[J]. Biomimetics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2014, 19: 120
[17] 孙晓璠.山西洪洞西冯堡墓地清代女性居民的缠足研究[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21
[18] Broe KE, Hannan MT, Kiely DK, et al. Predicting fracture us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long-term care residents[J]. Osteoporos International, 2000, 11: 765
[19] Holick MF, Chen TC. Vitamin D deficiency: a worldwide problem with health consequen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8, 87(4): 10805-10865 
[20] Cummings SR, Ling X, Stone K. Consequences of foot binding among older women in Beijing,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97, 87(10): 1167-1679
[21] Sun XF, Man XY, Liao XZ, et al. Footbinding and non-footbinding Han Chinese females in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2 CE) Xifengbu cemetery: A skeletal and mortuary analysis[J].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2021, 13(18): 1-40
[22] 彭华.中国缠足史考辨[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3(3): 6-16+24
[23] 黄时鉴.元代缠足问题新探[J].东方博物,2006, 1: 6-12
[24] 高洪兴.缠足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245
[25] 孙彦贞.缠足风习与满族马蹄底鞋源起考述[J].中国历史文物,2005, 3: 53-60+97
[26] 邱志诚.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33-352
[27] 柯基生.三寸金莲[M].产业情报杂志社,1995
[28] 高世瑜.缠足再议[J].史学月刊,1999, 2: 20-24+111
[29] 姚灵犀.采菲录[M].上海:上海书店,1997, 10-24
[30] 王晶可.中国女性缠足习俗与整容文化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 41(9): 190-192
[31] Lee C. A bioarchaeological and bio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footbinding at the Xuecun archaeological site, Henan Province,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 2019, 25: 9-19
[32] Zhao YS, Guo L, Xiao YN, et al. Ost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oot-binding in archaeological rema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pathology, 2020, 28: 48-58
[33] 张峰.古代社会“三寸金莲”习俗长久存在的因素浅析[J].文化产业,2020, 3: 26-27
[34] 杨幼梅.三寸金莲与闽南男性审美的表征[J].大众文艺,2016, 3: 261-263
[35] 丁梅.缠足文化的“兴”与“衰”[J].大众文艺,2020, 15: 222-223
[36] Dorothy Y Ko. 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 binding[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305-311
[37] 张五常.中国旧家庭的礼教与国家的盛衰[J].紫光阁文摘,2016, 12
[38] 姚遂.耕织经济与中国灰姑娘:中国缠足兴衰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报,2017, 4(2): 96-130
[39] 【清】 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40
[40] 【加】宝森(Laurel Bossen)著.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M].译者:胡宝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0-92
[41] Bossen L, Wang XR, Brown MJ, et al. Feet and fabrication: footbinding an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rural women’s labor in Shaanxi[J]. Modern China, 2011, 37(4): 347-383
[42] 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191-192
[43] 罗卓荆,唐农轩.国人足弓指数的测定[J].颈腰痛杂志,1994, 1: 16-17
[44] Schwend RM, Drennan JC. Cavus foot deformity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2003, 11(3): 201-211
[45] 刘国忠,王伯雄,史辉,等.激光线扫描足部三维测量方法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 820-823
[46] 何晓宇,王朝强,周之平,等.三维有限元方法构建足部健康骨骼与常见疾病模型及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24(9): 1410-1415
[47] 石敏,姚瀚钦,李淳芃,等.基于深度Alignment网络的足部测量[J].系统仿真学报,2020, 32(7): 1267-1278
[48] 黎刚,周忠和.物理之光助力古生物学前行[CP/OL]. URL: https://mp.weixin.qq.com/s/_Qe4qppizQL6Xhq_tzoLQQ. Released on: 2021-09-27
[49] 邓涛.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N].光明日报,2023-03-02(016)
[50] Qutbi M, Soltanshahi M, Shiravand Y, et al. Technical and patient-related sources of error and artifacts in bone mineral densitometry using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A pictorial review[J]. Indian Journal of Radiology & Imaging. 2020, 30(3): 362-371
[51] Li N, Li XM, Xu L, et al. Comparison of QCT and DXA: osteoporosis detection rat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Endocrinology, 2013, 895474
[52]【美】高彦颐,刘东.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
[53]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98
[54] 刘妍.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J].学理论,2016, 11: 142-143
[5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枣阳市文物考古队.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8, 6: 3-55+2
[56]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70
[57]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4-25
[58] 益阳市文物管理处,益阳市博物馆.益阳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06
[59] 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 10: 31-35, 50, 36-37, 96
[6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60, 6: 13-21+2+1-4
[6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部,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阿斯塔那文物管理所.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考古发掘报告[J].考古与文物,2016, 5: 31-50
[62] 崔成实.浙江衢州市南宋墓出土器物[J].考古,1983, 11: 1004-1011+1018+1061-1063
[63] 俞立军.浙江兰溪市南宋墓[J].考古,1991, 7: 670-672+680
[64] 李科友,周迪人,于少先.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0, 9: 1-13+97-101
[65] 李庚善.从考古发现的人骨架谈古代女性的裹足问题[J].长江文化论丛,2009, 99-105
[66] 李海军,刘力铭,张一丹,等.中国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的发现与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3, 42(4): 540-553

人类学学报
本刊是人类学起源与演化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古人类、灵长类、旧石器考古、人类演化理论、体质人类学、以及与人类起源与演化相关的其它领域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