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中国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

学术   历史   2024-08-16 14:30   北京  
《人类学学报》2024Vol. 43Issue (04): 549-560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40
吕婧祎1,肖瑶1,宇克莉1,程智1,聂浩波2,高新颖1,姚玥彤1,包金萍2,郑连斌1,张兴华1
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2.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为探究中国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研究团队于2023年在云南省临沧市勐简乡大寨村共测量了325例成人(男127例,女198例)的头面部与体部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男女上眼睑皱褶率较高(男性89.8%,女性93.4%),蒙古褶率较低(男性18.9%,女性16.2%),眼裂高度以中等为主,眼裂倾斜度以水平为主,鼻孔最大径多为横向,鼻背侧面观以直型为主,鼻翼宽以宽型为主,耳垂类型以圆形为主,红唇厚度以中唇为主。聚类分析显示黄衣佤族与佤族、德昂族比较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与其他10个族群相比,黄衣佤族男性鼻宽、唇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较大,面宽和头长较小。黄衣佤族女性的鼻宽、唇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头长均处于偏高水平,面宽和形态面高处于偏低水平。黄衣佤族属于南方族群体质特征。
关键词:黄衣佤族;头面部;体部;活体测量;体质特征

黄衣佤族聚居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勐简乡大寨村,又称“千家大寨”,共有3456人,因身穿土黄色的衣服而被称为“黄衣阿佤”。寨子依山而建,风景优美。在此地的居住者中,佤族占总人口的80%。黄衣佤族属阿勒佤支系的叶荣谱系[1]。其族源比较复杂,由于佤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能清楚地说明他们是何时迁居于此的,只有一些世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1]。相传“黄佤”主要由两支人口构成,一支是迁徙到当地定居的佤族,另一支是明末永历帝“桂王遗种”汉族[2]。在语言上,“黄佤”语言十分独特,语言学家将其归入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的巴饶克方言[1],它和其他方言区的佤语差别较大,与其他佤语不能相通。佤族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崇尚黑色和红色,因此其传统服饰也以黑色和红色为主[3],但黄佤崇尚黄色,传统服饰以黄色为主。在信仰上,他们一方面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一方面保留了佤族传统的民间信仰,“佛巫共举”成为其特点[4]。因为黄衣佤族居住在傣族、汉族等民族杂居的地区,因此除了自己的风俗习惯之外,还信奉小乘佛教,并和傣族一样每年过泼水节[5]。除此之外,黄衣佤族具有自己独特的婚俗,他们一生中要举办三次婚礼,即“吃小酒”“吃大酒”“割尾巴”[1]。三次仪式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体现了他们对爱情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淳朴民风。现关于佤族成人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主要有:郑连斌等人对佤族的体质特征研究[6];于会新等对佤族成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7];王雅萱等对佤族的体成分研究[8]。目前尚无对黄衣佤族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体质指标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在族群间亲缘关系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9]。本文研究了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完善了中华民族体质数据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体质人类学的数据支撑。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团队于2023年4月在云南省临沧市勐简乡大寨村共调查了325例黄衣佤族成人的头面部与体部指标,并计算了体质指数与分型。被测者年龄在19-86岁,男性(127例)平均年龄为51.2±13.3岁,女性(198例)平均年龄在54.5±13.5岁。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和整群随机取样原则,被调查者均为世居当地三代以上健康成人,严格按照《人体测量方法》[10]进行体质调查,采用软件Excel2016、SPSS26.0进行性别间卡方检验、t检验、族群间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2.结果





2.1 体质测量结果

黄衣佤族的头面部观察指标见表1,黄衣佤族头面部与体部测量结果见表2,黄衣佤族头面部和体部指数分型及身高分型见表3,黄衣佤族头面部与体部各项指数见表4。

表1  黄衣佤族头面部观察结果

Tab.1 Somat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angyi Va adults

注:男女性别间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0.01<p<0.05)、**(p<0.01)。

表2  黄衣佤族男女头面部与体部测量结果(mm, kg)

Tab.2 Anthropometric results for the head, face and body of of the Huangyi Va adults

注:男女性别间 t 检验Male and female t test:*—0.01<p<0.05、**—p<0.01。l or L—长度length; b—宽度breadth; h—高度height; C—周长 circumference; d—直径 diameter; m—质量 mass

表3  黄衣佤族男女头面部指数、体部指数及身高分型结果

Tab.3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dices of head, face, body and stature of Huangyi Va adults

注:男女性别间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0.01<p<0.05、**—p<0.01; I—指数 Index; Im—男性相关指数Index related to men; If—女性相关指数 Index related to women; hm—男性身高 height of men; hf—女性身高 height of women

表4  黄衣佤族男女头面部与体部指数

Tab.4 Indices of the head, face and body of Huangyi Va adults

注:男女性别间 t 检验t tests of male and female, *—0.01<p<0.05; **—p<0.01

由表1所示,黄衣佤族男女上眼睑皱褶率较高(男性89.8%,女性93.4%),蒙古褶率较低(男性18.9%,女性16.2%),眼裂高度以中等为主(男性59.0%,女性66.2%),眼裂倾斜度以水平为主(男性50.4%,女性62.1%),鼻孔最大径以横向为主(男性69.3%,女性77.3%),鼻背侧面观以直型为主(男性66.1%,女性51.0%),鼻翼宽以宽型为主(男性86.6%,女性63.6%),耳垂类型以圆形为主(男性74.8%,女性78.8%),颧部突出度以微弱型为主(男性72.4%,女性53.5%),红唇厚度以中唇为主(男性54.3%,女性45.0%)。黄衣佤族男女上眼睑皱褶、蒙古褶、眼裂高度、眼裂倾斜度、耳垂类型、红唇厚度6项指标性别间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鼻孔最大径、鼻背侧面观、鼻翼宽、颧部突出度4项指标经性别间卡方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由表2所示,黄衣佤族头长、头宽、额最小宽等47项指标经t检验存在显著的性别间差异;除骨盆宽、臀围外,男性各项体质指标都大于女性。黄衣佤族眼内角间宽、唇高、平静胸围3项指标,经t检验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衣佤族男性平均身高1579.3 mm,女性平均身高1485.6 mm,男女性身高均以矮型为主。

根据头长宽指数均值(表4)和分型标准(表3)来看,黄衣佤族男女均为中头型;根据头长高指数均值可知男女性均为高头型;根据头宽高指数均值来看男女性均为狭头型;根据形态面指数均值可知,男性为阔面型,女性为中面型;鼻指数均值方面男女性均为中鼻型;根据身高坐高指数均值可知男女性均为中躯干型;根据身高胸围指数均值来看,男女性均为宽胸型;根据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均值可知男女性均为亚长腿型;根据身高肩宽指数均值来看,男女性均为宽肩型;根据身高骨盆宽指数均值来看,男女性均为宽骨盆型。经t检验可知,头长高指数、头宽高指数、额顶宽指数、颧额宽指数、身高坐高指数、身高胸围指数、身高肩宽指数、身高骨盆宽指数、肩宽骨盆宽指数、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数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身高肩宽指数和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方面均为男性大于女性。

按指数分型出现率来看,男女性均为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中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矮型身高最高(表3)。除此之外,男性以阔面型、亚长腿型为主,女性以中面型、中腿型为主。经卡方检验,形态面指数、身高胸围指数、身高骨盆宽指数、身高分型4项指数的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数值性别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与国内10个族群比较

2.2.1聚类分析

选取中国11个族群的头长、面宽、眼内角间宽、形态面高、鼻宽、口裂宽、唇高7项体质指标值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这些族群分别是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族(课题组数据)、布朗族[11]、德昂族(课题组数据),属于南亚语系越芒语族的京族[12],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族[13]、羌族[14],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族[15],以及南方汉族[16]和北方汉族[16]和云南汉族[17]

图1  男性(a)、女性(b)11个族群聚类分析

Fig.1 Cluster analysis of 11 male(a) and female(b) ethnic groups

由图1: a可知,当聚合水平>22时,男性11个族群主要聚合为3个组,佤族、德昂族、黄衣佤族和云南汉族聚合为第1组,布朗族和羌族聚合为第2组,蒙古族、北方汉族、南方汉族、京族和藏族聚合为第3组。当聚合水平为6时,佤族、德昂族、黄衣佤族聚合为一组,三者均属于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当聚合水平为9时,云南汉族与佤族、德昂族和黄衣佤族聚合在一起。据欧氏距离可知,黄衣佤族男性与佤族男性(5.892)、云南汉族男性(7.711)、德昂族男性(8.002)接近。

由图1: b可知,当聚合水平>19时,女性11个族群聚合为两大组,蒙古族、北方汉族、南方汉族、京族、藏族和羌族聚合为第1组,佤族、德昂族、黄衣佤族、布朗族和云南汉族聚合为第2组;当聚合水平为7时,佤族、德昂族和黄衣佤族聚合在一起;当聚合水平为19时,布朗族和云南汉族又与上述三者聚合为一组。从族源上看,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均出自于古代百濮族群[18],在族源上比较接近。根据欧氏距离可知,黄衣佤族女性与佤族女性(7.080)、德昂族女性(7.521)、云南汉族女性(9.038)相近。综上所述,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与佤族、德昂族比较接近,属于南方族群体质特征。

2.2.2主成分

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是51.14%、16.78%、14.97%,累计贡献率为82.88%。选用前2个主成分,作主成分分析图。第1主成分(PC-I, C1)载荷较大的指标有鼻宽(0.928)、唇高(0.896)、口裂宽(0.881)、眼内角间宽(0.704)、面宽(-0.688),第2主成分(PC-II, C2)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头长(0.888)。

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是51.74%、18.07%、14.06%,累计贡献率为83.87%。选用前2个主成分,作主成分分析图。PC-I载荷较大的指标有鼻宽(0.947)、口裂宽(0.887)、唇高(0.885)、眼内角间宽(0.690)、面宽(-0.666)。PC-II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头长(0.887)、形态面高(-0.594)。

对于男性族群来说,图2中位于纵轴右侧的族群有黄衣佤族、佤族、京族、北方汉族、德昂族、云南汉族,他们较其他几个族群鼻更宽、唇更厚、口更宽和两眼间距更大,面宽更小。位于横轴上方的族群有佤族、藏族、羌族、德昂族、云南汉族,他们的头长较其他几个族群更大。黄衣佤族男性位于第四象限,PC-I较大,PC-II较小;与其较接近的佤族和德昂族均位于第一象限,黄衣佤族与他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PC-II中,这可能与样本中平均年龄的大小有关。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人的头型会变得更长[19]

图2  佤族等11个族群的第I(C1)、第II(C2)主成分分析

Fig.2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I(C1) and II(C2) of 11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Va nationality

对于女性族群来说,位于纵轴右侧的族群有黄衣佤族、佤族、京族、北方汉族、德昂族和云南汉族,她们的鼻宽、口裂宽、唇高和眼内角间宽偏大,面宽偏小。位于横轴及上方的有黄衣佤族、佤族、藏族、羌族、德昂族和云南汉族,她们的头长较其他族群偏大。由于PC-II中的形态面高载荷值为负值,说明黄衣佤族、佤族、藏族、羌族、德昂族和云南汉族女性的形态面高偏小。

3.讨论





黄衣佤族体质特征的形成主要与遗传、饮食习惯、气候特征和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在遗传因素中,有研究发现,EDARV370A与多种面部特征显著相关,特别是耳垂的形状和下颏的类型[20]。Kun等[21]认为人类所有骨骼比例参数都是高度遗传的,占比大约是30%~50%。LINC01470与PRKAA1基因共同影响面宽的大小[22]。鼻翼的大小与LINC01432基因有关[23],嘴唇的厚度与LSP1、SLC24A5基因有关[23]。下唇高度与LINC00620基因有关[24],人中宽度与NHP2P2、HOXA1基因有关[25], 眼睛的形态和口的形态与MTX2、RPSAP25基因有关[26]。黄衣佤族的眼裂高度以中等为主,眼裂倾斜度以水平为主,鼻翼宽以宽型为主,红唇厚度以中唇为主,耳垂类型以圆形为主,这些指标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大寨村黄衣阿佤的饮食与其他地方佤族有很大区别,主食以大米为主,肉食主要是猪肉和鸡肉,当地物产丰富,不同季节以不同的野菜佐餐。除日常饮食以外,他们还有一些特色食物,如红生和酸生[1]。他们的饮食口味以麻、辣、酸、苦为主[5]。男女都有饮茶、喝酒的习惯。当地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橡胶、核桃、茶叶、甘蔗、木薯等[27]。除此之外,由于黄衣阿佤居住于耿马大青山中段半山坡,山上居住多为汉族,山下坝子居住多为傣族[5]。各民族间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相互影响,也会对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产生影响。此外,黄衣佤族的族源成分较复杂,是佤族一支与汉族融合而来的[28]。从当地老人口耳相传的故事和文献资料记载,可以得知“黄佤”主要由两支人口构成,一支是迁徙到此地定居的佤族,另一支是明末永历帝的“桂王遗种”。当地有些老年人明确表示自己的祖先原是汉族[28]。特殊的饮食习惯和复杂的族源也可能会影响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

气候条件也与其体质特征的形成有关。Crognier等[29]认为气候对人类体质特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35%。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区域,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天气炎热,长期在炎热的环境中生活劳作,可加快新陈代谢,影响身体围度和体重等体质特征[6]。Ji等[30]认为外鼻孔的大小、唇的厚薄和凹凸与适应环境温度相关。Zaidi等[31]发现鼻孔的宽度与温度和绝对湿度有关,且鼻形状的某些特征可能与当地人对气候的适应性有关。李咏兰等则认为形态面高与年均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32]。本文研究结果认为黄衣佤族男女均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为主,黄衣佤族的头面部特征与环境因素相关。

头面部特征既有族群差异又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将黄衣佤族与国外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人与韩国人属于蒙古人种,黄衣佤族男女性的头宽和面宽均小于韩国人,头长均大于韩国人[33]。塞尔维亚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属于白种人,与塞尔维亚人相比,黄衣佤族头长、头宽均小于塞尔维亚人[34]。马来西亚人属于黄种人,与马来西亚人相比,黄衣佤族男女的头宽、鼻宽均小于马来西亚人[35]。黄衣佤族与韩国人、塞尔维亚人、马来西亚人头面部指标有差异。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本文认为黄衣佤族与佤族、德昂族头面部特征最为接近,他们的鼻宽、唇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较大,面宽较小。黄衣佤族与佤族、德昂族都属于古代百濮族群的后裔,三者调查地点都属于临沧市,族源与生活环境相同是三个族群头面部特征相近的主要原因。

本文中的佤族居住于临沧市永德县和镇康县,与黄衣佤族居住的耿马县地理位置较接近。根据头面部指数平均值可知,佤族男女性均属于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黄衣佤族男女性均为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其中男性为阔面型,女性为中面型。比较分析发现,男女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头长宽指数和头宽高指数上,这可能与被试者的平均年龄有关。有研究发现,中国人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和头宽高指数三项,与年龄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19]。黄衣佤族男女性与佤族男女性的共性特征是具有高头型和中鼻型。在李咏兰等[19]对中国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研究中,根据头面部指数平均值可知,中国人为圆头型(头长宽指数),高头型(头长高指数),中鼻型(鼻指数)。本文认为,根据头长高指数均值可知黄衣佤族男女均为高头型,根据鼻指数均值可知黄衣佤族男女均为中鼻型,与李咏兰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从体质人类学角度证实黄衣佤族是中华民族一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体质人类学的数据支撑。
致谢:感谢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勐简乡人民政府、大寨村村委会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耿马县李正祥、李光荣两位老师及大寨村张正和书记的热心帮助。
文章下载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浏览)

[1]周家瑜.“黄佤”:独特的佤族支系[J].今日民族,2007, 9: 21-28

[2]周家瑜,李发荣.“过渡礼仪”视野下的黄衣佤族丧葬习俗解读[J].怀化学院学报,2012, 31(9): 10-13
[3]李学明.佤族服饰简介[J].今日民族,2010, 4: 22-23
[4]周家瑜.宗教对话视野下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并存与互融——以云南省勐简大寨黄衣佤族宗教信仰情况为例[J].民族论坛,2011, 271(6): 43-45
[5]杨茂芳.探访耿马勐简“黄衣阿佤”[J].云南档案,2017, 7: 32-36
[6]郑连斌,陆舜华,于会新,等.佤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7, 26(3): 249-258
[7]于会新,郑连斌,陆舜华,等.佤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8(2): 18-22
[8]王雅萱,李珊,宇克莉,等.云南省佤族、拉祜族与哈尼族成人的体成分比较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9(3): 76-80
[9]郑连斌,陆舜华, 张兴华,等.中国图瓦人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13, 32(2): 182-192
[10]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5-156
[11]宇克莉,杜慧敏,贾亚兰,等.布朗族的体质特征[J].解剖学杂志,2017, 40(5): 574-579+602
[12]廖彦博,李坤,郑连斌,等.广西京族体质人类学研究[J].人类学学报,2010, 29(1): 100-102
[13]李咏兰,宇克莉,张兴华,等.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2, 41(4): 698-711
[14]李晶,李珊,宇克莉,等.羌族的体质特征[J].解剖学杂志,2018, 41(4): 440-445+486
[15]李咏兰,郑连斌.中国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100-180
[16]郑连斌,李咏兰,席焕久,等.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0-22
[17]郑连斌,宇克莉,包金萍,等.云南汉族体质特征[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5(5): 703-718
[18]杨竹芬,苏红斌.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身份认同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3, 294(5): 43-45
[19]李咏兰,张兴华,孙泽阳,等.中国人的头面部形态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2, 41(3): 450-462
[20]李祎,赵雯婷,李丹,等.EDARV370A对新疆维吾尔族人群面部及耳朵形态的效应[J].遗传,2018, 40(11): 1024-1034
[21] Kun E, Javan EM, Smith O, et 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human skeletal form[J]. Science, 2023, 381(6655): eadf8009
[22] Lee MK, Shaffer JR, Leslie EJ,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facial morphology reveals novel associations with FREM1 and PARK2[J]. PLoS One, 2017, 12(4): e0176566
[23] Bonfante B, Faux P, Navarro N, et al. A GWAS in Latin Americans identifies novel face shape loci, implicating VPS13B and a Denisovan introgressed region in facial variation[J]. Sci Adv, 2021, 7(6): eabc6160
[24] Shaffer JR, Orlova E, Lee MK,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s Multiple Loci Influencing Normal Human Facial Morphology[J]. PLoS Genet, 2016,12(8): e1006149
[25] Howe LJ, Lee MK, Sharp GC,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shared genetics of non-syndromic cleft lip/palate and facial morphology[J]. PLoS Genet, 2018, 14(8): e1007501
[26] Huang Y, Li D, Qiao L, et al.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facial morphology identifies novel genetic loci in Han Chinese[J]. J Genet Genomics, 2021, 48(3): 198-207
[27]李红军. 勐简大寨的黄衣阿佤[J].今日民族,2012, 7: 29-31
[28]周家瑜.文化涵化与族群:以“黄佤”族群文化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8, 27(7): 14-17
[29] Crognier E. Climate and anthropometric variations in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area[J]. Annals of Human Biology, 1981, 8(2): 99-107
[30] Ji Ld, Xu J, Yp Z.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studies in human populations[J]. Chin Sci Bull (Chin Ver), 2012, 57(Z1): 112-119
[31] Zaidi AA, Mattern BC, Claes P,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case of human nose shape and climate adaptation[J]. PLoS Genetics, 2017, 13(3):e1006616
[32]李咏兰,于会新,张兴华,等.中国不同地理分区人群的头面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3, 42(6): 793-806
[33] Yeo IS, Park JA, Lee HI, et al. Anthropometric Analysis of the Growth Proportions of the Head and Face in Koreans[J]. J Craniofac Surg, 2022, 33(1): 333-336
[34] Pavlica TM, Rakić RS, Božić-Krstić VS, et al. Secular trend of head and face shape in adult population of Vojvodina (Serbia) [J]. Ann Hum Biol, 2018, 45(4): 330-336
[35] Lim YC, Abdul Shakor AS, Mohamad N, et al. Head and face anthropometric study for respirators in the multi-ethnic Asian population of Malaysia[J].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10: 972249

人类学学报
本刊是人类学起源与演化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古人类、灵长类、旧石器考古、人类演化理论、体质人类学、以及与人类起源与演化相关的其它领域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