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2024, Vol. 43, Issue (04): 597-612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431.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22;2.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3.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本文希望从中国南、北62个人群共44969例样本(男为19883例,女为25086例)的8项体部指数值来探讨南北方体质类型的纬度分界。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控制变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的条件下,纬度与体部指数仍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证实中国人群体部特征存在北方类型和南方类型,未出现除南北体质类型外的汉族类型与藏缅语族类型。中国族群之间体部指数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BMI、身高体质量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这3个指数上。综合男性、女性偏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身高体质量指数是最适合进行南北体质类型纬度分界分析的指数。通过纬度与身高体质量指数的散点图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南方人群位点分布在30.0°N左侧下方,绝大多数北方人群位点分布在35.0°N右侧上方;在30.0°N左侧与35.0°N右侧,人群体部特征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本文建议:把30.0°N作为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上限,35.0°N作为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下限;北纬30.0°N~35.0°N范围内作为中国南、北体部特征类型分布的过渡地区。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人体质可以分为南、北两种体质类型,但南、北两种类型地域分界的位置,学术界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张振标[1]提出长江是北部类型和南部类型的分界。刘武[2]等虽未提出具体的分界位置,但强调南、北类型在地域上具有很大的交叉重迭范围,存在着由北向南的过渡变化。杜若甫[3]认为纬度是一条人为的界线,而长江却是隔离人群的天然屏障,所以支持张振标的观点。杜抱朴和杜靖[4]则建议以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带(秦岭-淮河)作为划分南、北现代人群的分界线可能更为适宜。上述观点并没有给出纬度划分的严格论据,因此目前中国人体质类型的纬度划分问题还是悬而未决,仍需要对大量人群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尽管中国南、北人群体质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同,但中国各地人群体质均数却呈连续性分布,这给研究南、北体质类型的纬度划分带来难度。近年来,中华民族体质表型研究全面展开,获得了比较丰富的中国人体部数据,与单个体部指标相比,体部指数能更好地反映人的体部特征。如何确定中国南、北体质类型的纬度划分,学术界还没有探索出简易可行的方法。本文希望寻找到分析中国南、北人群体部特征类型纬度划分的方法,并根据体部指数的分析结果,提出中国南北体质类型纬度划分的建议。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2019年间在全国测量的各地人群体部指数的资料,并将地理上的淮河-秦岭作为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来定义北方族群和南方族群。62个族群的总样本量共为44969例,其中男性为19883例、女性25086例(表1)。
表1 中国62个族群的样本量
Tab.1 Sample size for 62 ethnic groups in China (n)维吾尔族[5]、乌孜别克族[6]、俄罗斯族[7]、仫佬族[8]、蒙古族[9]的头面部资料取自于已经发表的文献,苗族、毛南族、京族资料为研究组于2018年-2021年间分别在湖南麻阳、广西环江、广西东兴测量所得,东乡族、保安族、回族资料为研究组于2021年在甘肃临夏州测得。本文选择了8个汉族族群资料,其中郑州汉族、泰州汉族、南宁汉族为复旦大学团队所测得,榆树汉族、渭南汉族、简阳汉族、漳州汉族、荆州汉族资料取自《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10]。记录各个测量地区的年均降水量(mm)、年均光照时长(h)以及年平均温度(℃),从测量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搜集测量时期当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测量依照《人体测量方法》[11]的规定进行。计算每个样本的身高坐高指数(stature-sitting height index, SSHI)、身高体质量指数(stature-weight index, SWI)、身高胸围指数(stature-chest circumference index, SCCI)、身高肩宽指数(stature-shoulder breadth index, SSBI)、身高骨盆宽指数(stature-crista iliaca index, SCII)、马氏躯干腿长指数(Manouvriers’ skelic index, MSI)、身高下肢长指数(stature-Manouvriers’ skelic index, SMSI)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很多学者都同意把中国人群的体质分为南北两大类型的观点,并且给出了南北类型具体分界线或意见,但相关论文中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分界依据,这应该与当时中国族群资料积累不足有关。中国人群南北类型分界问题,也逐渐成为悬而未决的中国人体测量学研究的基础性学术问题。中国人群体质数值分布是南北连续的,没有与纬度形成明显对应的“阶梯”特点,因此要明确得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纬度线来区分中国南北人群的体质类型是困难的。然而,中国南北方人群的体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更困难的是,由于地理环境或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研究单位对测量方法掌握程度的不同,导致南北人群之间的测量数值存在混杂交错的现象。例如,发现指标A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有些南方人群指标A的均数明显大于一些北方人群,而有些北方人群指标A的均数又明显小于一些南方人群,这些“不合常规”测量数据大大增加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鉴于此,本文采取以下研究思路:为了减少系统误差,尽可能地选用同一个研究团队提供的样本数据;各个人群的数据采集时间尽量接近;选定近年来采集的62个族群数据为样本。考虑到与体质指标值标准差相比,体质指数值较小、集中趋势明显、且具有相对“稳定性”,最终本文选用后者来进行研究。通过进行纬度与指数的偏相关分析,来分析中国人群南、北类型体部指数与纬度相关性的大小,探讨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对这种相关性的影响程度,从较多的指数中筛选出较为适宜的指数进行本项研究。通过62个人群体部指数均数的主成分分析,再一次修正、确认最适宜的研究指数,确认是否真正存在中国南北人群体质类型,是否存在汉族类型和藏彝走廊类型。如果只存在南北人群体质类型,根据图中南北类型人群较为混杂的区域,估算出大致的“过渡区”范围。作62个人群指数与纬度散点图,分析预估的“过渡区”是否合适。过渡区的纬度应该基本符合以下条件:其上线往北应该包括大多数北方人群,下线往南包括大多数南方人群;过渡区两侧的人群指数均数分布须存在明显的差异。过渡区的上线就是北方类型分布的纬度下限,过渡区的下线就是南方类型分布的纬度上限。这项研究遵循了《赫尔辛基宣言》中概述的原则。测量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并对研究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测量时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严格执行人体测量学的质量控制规定。研究工作已获得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采用Excel 2003、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别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为控制变量,进行8项指数与纬度的偏相关分析,探讨纬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与体部指数的关系。当P≤0.05,可以判断为显著相关。采用u检验方法进行族群间指数值的比较,当u≥1.96时,P≤0.05,则可以判断族群间指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纬度与体部指数的相关分析
纬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等,都可能对人类体部发育产生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水平的提升会改变饮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取量,直接影响到躯体肌肉量和体脂率,从而对人类的体部指数产生影响。此外,经济的发展会改变人们的劳作方式和医疗卫生条件,间接影响人类体部指数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直接体现社会经济变迁的指标。本文在研究纬度与体部指数关系的同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将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PCDI)、年均降水量(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AAP)、年均光照(Annual illumination, AI)、年平均温度(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作为控制变量,再进行纬度与体部8项指数的相关研究,分别探讨各个控制变量对纬度与体部指数值的影响程度。表2显示,无控制变量时,纬度与8项指数的零阶相关系数显著性均为0.000,即纬度与男性8项指数都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纬度与男性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相关系数较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与7项指数(除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外)呈显著相关;年均降水量与6项指数(除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下肢长指数外)显著相关;年均光照与7项指数(除身高骨盆宽指数外)显著相关;年平均温度与8项指数均显著相关。以上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也明显影响体部的形态特征。Tab.2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titude and 8 body indexes(male)男性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光照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年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与纬度有显著负相关,这提示纬度的变化分别影响男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光照、年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总的说来,北方男性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南方男性,北方年均光照小时数高于南方,但年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低于南方。分别控制4个变量后,纬度与男性指数相关系数发生变化,总体情况是相关系数绝对值减小,即削弱了纬度与指数相关的密切程度。控制变量年均光照后,纬度与身高下肢长指数不再存在显著相关;控制变量年平均温度后,纬度与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下肢长指数不再存在显著相关。以上表明,纬度与男性其余指数相关系数虽然减小,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纬度与男性指数相关分析的性质。也有例外,控制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后,纬度与男性的身高下肢长指数相关系数绝对值增大;控制年平均降水量后,纬度与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下肢长指数相关系数绝对值增大;控制变量年均光照后,纬度与身高骨盆宽指数、马氏躯干腿长指数相关系数绝对值增大;控制变量年平均温度后,纬度与男性身高骨盆宽指数相关系数绝对值增大。综上,无控制变量时,纬度与男性的指数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和身高骨盆宽指数;当控制变量分别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光照时和年平均温度时,纬度与指数相关系数最大的仍然是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和身高骨盆宽指数这3个指数。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和身高骨盆宽指数是最适合进行男性南北体质类型纬度分界分析的指数。女性偏相关分析结果与男性一致(表3)。无控制变量时,除个别指数外,纬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多与女性8项指数呈显著相关,女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与纬度也呈显著相关。有控制变量时,纬度与女性指数的相关系数出现变化,除了控制变量年均降水量后纬度与身高骨盆宽指数不再相关、控制年均光照后纬度与身高肩宽指数不再相关外,纬度与女性其余指数相关关系不变。表3 纬度与体部8项指数的偏相关分析(女性)
Tab.3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titude and 8 body indexes(female)
和男性结果略有不同的是,在无控制变量时,纬度与女性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和身高胸围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较大。在单独控制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光照时,纬度与女性的身高体质量指数、身高胸围指数和BMI相关也最密切。在无控制变量时,纬度与女性指数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身高胸围指数,当控制变量分别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时,纬度与女性指数相关系数最大的仍然是这3个指数。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身高胸围指数是最适合进行女性南北体质类型纬度分界分析的指数。综合男性、女性偏相关分析的结果,身高体质量指数是最适合进行南北体质类型纬度分界分析的指数。对19个北方少数民族族群、35个南方少数民族族群分别合计(表4),u检验显示,二者之间除马氏躯干腿长指数(u=1.51)、身高坐高指数(u=1.47)外,男性其他指数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2.58)。Tab.4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of 8 indexes of 62 male ethnic groups in China
对19个北方少数民族族群、35个南方少数民族族群分别合计(表5),u检验显示,二者之间除身高下肢长指数(u=0.00)、马氏躯干腿长指数(u=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数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2.58)。表5 中国62个女性族群8项指数均数
Tab.5 Means of 8 indexes of 62 female ethnic groups in China
对62个族群的8项体部指数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族群在主成分分析图中位点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他们的体部特征。男性主成分分析前2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4.401%、25.086%,累计贡献率达到59.487%。PC I载荷较大的指数有BMI(0.967)、身高体质量指数(0.945)、身高胸围指数(0.800)。这表明BMI、身高体质量指数、身高胸围指数值是中国族群男性体部指数值的主要差异所在。PC I值越大,表明身体越趋于肥胖,体质量较大,胸部越宽。PC II载荷较大的指数是马氏躯干腿长指数(0.827)、身高坐高指数(-0.800)。PC II值越大,则表明在同样躯干高度的情况下腿越长,同样身高的男性坐高值越小。男性主成分分析图(图1: A)显示,纵坐标右侧的26个族群包括16个北方少数民族、4个汉族族群和6个南方少数民族族群;纵坐标左侧的36个族群PC I为负值,包括3个北方少数民族、4个汉族族群和29个南方少数民族族群。由此看来,与中国南方男性族群相比,北方男性族群身体比较肥胖、体脂率较高、体质量较重、胸部较宽。图1 62个族群体部指数主成分分析散点图
Fig.1 Scatter plot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indexes for 62 ethnic groups
男性主成分分析图(图1: A)存在北方人群相对聚集区和南方人群相对聚集区,但纵坐标右侧位点相对分散,左侧位点相对集中。这两个聚集区之间有一个小的南、北人群混合区。混合区的PC I值大致范围在0~0.3,包括的人群及纬度值为东乡族(35.6°N)、渭南汉族(34.5°N)、侗族(25.9°N)、保安族(35.7°N)、土家族(29.4°N)和简阳汉族(30.4°N)。除去纬度偏差较大的侗族,纬度过渡区应该不超出这些族群的纬度范围,因此南北体质类型过渡区的纬度范围应该大致在30.0°N~35.5°N之间。当然,这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PC I载荷较大的指数BMI、身高体质量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是进行纬度分界研究首先要考虑的3个指数。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4.730%、26.555%,累计贡献率达到61.285%。PC I载荷较大的指数有身高体质量指数(0.851)、BMI(0.836)和身高胸围指数(0.753)。PC II载荷较大的指数是马氏躯干腿长指数(0.763)和身高坐高指数(-0.748)。女性与男性前两个主成分载荷因子的情况一致,也是PC I值越大,身体越趋于肥胖、胸部越宽;PC II值越大,则表明在同样躯干高度的情况下腿越长,同样身高的女性坐高值越小。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图1: B)显示,北方女性族群身体肥胖程度普遍高于南方女性族群。图1: B中,在北方、南方人群聚集区之间也有一个人群数量较少的混合区,混合区的PC I值大致范围在0.1~0.3,包括的族群及测量地点纬度值为土家族(29.4°N)、乌孜别克族(44.2°N)、撒拉族(35.7°N)和侗族(25.9°N)。除去纬度偏差较大的侗族和乌孜别克族,分界线纬度应在撒拉族纬度(35.7°N)以南、土家族纬度(29.4°N)以北。女性分析结果也提示,可以将29.5°N~35.5°N之间作为南、北方女性体质类型分布过渡区。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说明,PC I载荷较大的指数BMI、身高体质量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是进行纬度分界研究首先要考虑的3个指数。男性、女性主成分分析提示的过渡区范围结果基本一致,略有区别。考虑到过渡区的范围不宜过于宽泛,纬度整数值宜于统计,本研究综合男女性结果,将30.0°N~35.0°N作为中国南北人群体部特征类型的纬度过渡区。当然,这种预估还需要纬度与指数散点图的进一步确认。为了更直观地分析中国南、北方人群体部指数与纬度的关系,检验以30.0°N~35.0°N作为中国南北人群体部特征类型的纬度过渡区是否合适,本文作了62个人群男性、女性身高体质量指数与纬度的散点图(图2)。图2 62个族群身高体质量指数与纬度散点图
Fig.2 Scatter plot of stature-weight index and latitude for 62 ethnic groups
A.男性male, B. 女性female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纬度增大,62个人群身高体质量指数均数也逐渐增大,位点分布呈左下向右上排列。图2中,30.0°N(直线方程x=30.0)和35.0°N两条纬度线(直线方程x=35.0)将每个图区分为左、中、右3部分。左区的36个人群包括34个南方少数民族人群和2个南方汉族人群。右区20个人群包括19个北方少数民族人群与1个北方汉族人群。中间区即为过渡区,包括5个汉族人群(郑州汉族、渭南汉族、泰州汉族、简阳汉族、荆州汉族)和1个南方少数民族(羌族)。从图上可以看出,右区(35.0°N线右侧)包括了全部北方人群,左区(30.0°N线左侧)包括了绝大多数南方人群。如果在图中作水平线,直线方程分别如下:男性身高体质量指数与纬度图y=400.0(图2: A);女性身高体质量指数与纬度图y=375.0(图2: B)。每一条水平线都把三个区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看出,大多数北方人群位点在左侧上方的区域,大多数南方人群位点在右侧下方的区域。左侧上方人群的指数均数明显大于右侧下方人群的指数均数。也就是说,把30.0°N~35.0°N范围作为过渡区,总体满足了该区域两侧的人群指数均数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的要求。图2表明,北纬30.0°N~35.0°N作为南、北方类型体部特征的过渡区是适宜的。本文建议将30.0°N作为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上限,35.0°N作为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下限,30.0°N~35.0°N之间作为中国南、北体部特征类型分布的过渡地区。
3.1 汉族位点的分布特点
中国大部分南方少数民族体部为南方体质类型,大部分北方少数民族体部为北方体质类型。汉族则比较特殊,既包括南方汉族,又包括北方汉族。男性主成分分析图中,4个北方类型汉族有3个(郑州汉族、榆树汉族、泰州汉族)都在第四象限,进入北方类型区,虽然与个别北方少数民族人群位点混杂分布,但相对形成一个小的北方汉族分布区,这个分布区位于北方类型区的下部(图1: A)。4个南方类型汉族(荆州汉族、简阳汉族、漳州汉族、南宁汉族)位点都在第三象限,位点彼此接近,形成南方汉族分布区,分布区位于南方类型区的下部。总的说来,虽然形成了南、北方汉族各自的聚居区,但整体上并没有明显形成独立于南、北体质类型之外的汉族体质类型分布区。而且,北方汉族的身高体质量指数、身高胸围指数和BMI值均大于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汉族PC II值小,即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小、身高坐高指数值大。藏彝走廊是1979年由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费孝通所提出的地理学、民族学概念,指从四川北部到云南横断山脉的这片区域。这里聚居着藏族、彝族、羌族、纳西族、普米族、白马人、尔苏人、木雅人等人群,其族源与古代甘青地区氐羌人南迁有关。石硕[12]认为约6000年前,因气候急剧变化趋向干燥寒冷,甘青地区人群中的一支开始南下,由此产生了汉语语族和藏缅语族人群的分化;这些藏缅语族人群是南迁最早的祖先人群。现代藏彝走廊人群的形成还与北方蒙古族有关。曾现江[13]认为,13世纪蒙古军的远征及蒙元的统治,推动了金沙江上游分散杂处的纳系族群加快整合。黎彦才等对我国33个人群9项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认为藏彝走廊类型是有别于中国北部类型、南部类型之外的第三种体质类型[14]。李晶等发现羌族体质特征与木雅人、尔苏人、白马人、珞巴族最接近[15]。张兴华等认为白马人体质特征属于北方族群类型,与赫哲族、俄罗斯族比较接近,与安多藏族距离较远[16]。王子善等通过聚类分析,认为木雅人与尔苏人的体质特征位于南、北两大体质类型之间,属藏彝走廊类型[17]。Zhang等发现,5100年前在青藏高原生活的人群已经有非常独特的北方人群特点[18]。李咏兰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证实藏族与东亚类型的汉族位点距离最近[19]。包金萍等的研究结果提示,藏族具有中国北方民族的体型特征[20]。总的说来,学术界认为藏彝走廊诸人群体质比较接近,在地理上属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但从体质类型上接近于中国北方人群。本文研究发现藏彝走廊诸人群虽然有相近的族源,但由于青藏高原东部、云贵高原独特的、相对隔离的地理环境,藏彝走廊诸人群彼此体部特征并不一致。其中,部分人群指数值相对较大,例如卫藏藏族、康巴藏族、羌族体部特征接近北方类型。纳西族、彝族、哈尼族在南方类型中指数值属于中等的人群,拉祜族则属于南方类型中指数值比较小的人群。在图1中均未出现藏彝走廊人群的聚集区,所以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中国南、北体质类型之外还存在藏彝走廊体质类型的观点。Melinda A Yang等[21]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北方人与现代东亚人最接近,而中国南方的古代个体与现代东南亚人关系最密切,并与现代南岛人有亲缘关系。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人的体质类型进行过分析。陈德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把我国新石器时代居民分为华南、华北两大类群,认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南、北两类群间及华北各类群间都发生过血缘混杂的过程[22]。谭婧泽等研究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大致可以以长江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大地区类型:长江以南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较为一致,表现为明显的南亚人种类型;长江以北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主要表现为东亚人种类型[23]。本文提出的南、北体部特征类型纬度分界线有两条,即35.0°N和30.0°N两条纬度线。35.0°N与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基本一致,而30.0°N与长江中下游的纬度接近。35.0°N~30.0°N之间为南、北类型的过渡区。中国南、北类型体质的形成,除族源、遗传因素、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外,还与各自的饮食结构、食物成分、营养状况有关。近年来,学者对南方、北方居民的营养问题进行了调查。李惟怡等分析了1989-2015年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膳食维生素摄入的现状及长期变化,发现维生素B2、尼克酸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存在显著的南、北地区的差异,其中南方地区维生素A、维生素B2、尼克酸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北方地区;镁离子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也是许多酶系统特别是ATP酶的重要辅助因子,主要起激活作用[24]。郝丽鑫等探究中国2018年18~64岁成年人膳食镁摄入水平及其食物来源,发现与北方居民相比,南方居民膳食镁摄入不足的发生风险率增加了43.6%[25]。来源于谷类及制品的膳食镁占比较北方居民低9.3%。焦莹莹等研究认为中国居民膳食模式分为3种,分别为北方模式、沿海地区模式和南方模式[26];南方模式的奶类和蛋类、北方模式的水产品摄入不足的比例高达80%以上;畜禽肉在南方模式中摄入过量的比例明显较高,达到78%;北方地区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维生素E、镁和锰摄入较高,南方地区的能量、脂肪、脂肪供能比、尼克酸、视黄醇、锌和维生素C摄入较高。这些研究从食品卫生、营养学的视角,为今后中国南、北方人群如何科学膳食以达到营养素均衡提供了依据。3.4 南、北类型体部特征分界出现纬度过渡区的原因本文建议,将中国北纬30.0°N~35.0°N范围作为中国南、北类型体质的过渡区。中国南、北人群纬度分界过渡区的存在与中国人群的迁徙和互相融合有关。Zhang与Fu认为到了全新世,由于发生了几次人群大规模的迁移,导致东亚的基因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亚南部人群的东亚北部族源相关成分不断增高[27]。Melinda A Yang等研究显示,现今东亚人群,无论来自南方还是北方,均混合有古北方人群成分和古南方人群成分;其中古北方人群成分影响更大,而古南方人群成分在南方地区明显减少,新石器时代南北方人群的交流融合,以及此后的黄河以北人群大规模南移,共同构成了现今东亚南北方人群的基因组成[21]。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人口的大迁徙。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唐朝安史之乱,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行入川。北宋末年,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明初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原地区大规模移民。这些人口大规模的迁徙、移民,使得各地人群相互混合,基因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南、北方人群的融合应该是中国南、北人群纬度分界存在过渡区的根本原因。应该说,中国南、北人群纬度分界虽然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但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族群间的进一步融合,可能会影响过渡区逐渐分别向南、北扩展,界限会发生移动或变得更加模糊。[1] 张振标.现代中国人体质特征及其类型的分析[J].人类学学报,1988, 7(4): 314-323[2] 刘武,杨茂有,王野城.现代中国人颅骨测量特征及其地区性差异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1, 10(2): 96-105[3] 杜若甫.中国人群体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 杜抱朴,杜靖.从头面部测量性状分析中国现代人群体质类型及其成因[J].解剖学报,2019, 50(6): 805-815[5] 宇克莉,李咏兰,张兴华,等.维吾尔族体质类型:来自喀什的资料[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0, 50(9): 983-995[6] 郑连斌,崔静,陆舜华,等.乌孜别克族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4, 23(1): 35-45[7] 陆舜华,郑连斌,索利娅,等.俄罗斯族体质特征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5, 24(4): 291-300[8] 郑连斌,陆舜华,丁博.仫佬族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6, 25(3): 242-250[9] 李咏兰,郑连斌.中国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0] 郑连斌,李咏兰,席焕久.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1] 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 石硕.从新石器时代文化看黄河上游地区人群向藏彝走廊的迁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29(10): 1-7[13] 曾现江.论影响藏彝走廊地区纳系族群历史分化演进的蒙古族因素[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 20(6): 24-28[14] 黎彦才,胡兴宇,汪澜.中国33个少数民族(部族)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3, 12(1): 49-54[15] 李晶,李珊,宇克莉,等.羌族的体质特征[J].解剖学杂志,2018, 41(4): 440-445, 486[16] 张兴华,宇克莉,杨亚军,等.中国白马人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0, 39(1): 143-151 [17] 王子善,张兴华,宇克莉,等.中国木雅人与尔苏人的体质特征[J].解剖学杂志,2017, 40(5): 562-573[18] Zhang G, Cui C, Wangdue S, et al. Maternal genetic history of ancient Tibetans over the past 4,000 years[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23, Mar 16: S1673-8527(23)00071-1[19] 李咏兰,宇克莉,张兴华,等.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2,41(4): 698-711[20] 包金萍,宇克莉,李咏兰,等.卫藏藏族与康巴藏族的 Heath-Carter 法体型[J].人类学学报,2021, 40(5): 834-846[21] Melinda A , Xuechun F, Bo S, et al. 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J]. Science, 2020, 369(6501): 282-288[22] 陈德珍.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及其承继关系[J].人类学学报,1986, 5(2): 114-127[23] 谭婧泽,徐智,金建中,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古代居民体质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24]李惟怡,张兵,王惠君,等.1989-2015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膳食维生素摄入现状及其变化趋势[J].卫生研究,2021, 50(3): 448-453[25]郝丽鑫,王柳森,王邵顺子,等.2018年我国15个省份18~64岁成年人膳食镁摄入现状及其主要食物来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 39(9): 962-967[26]焦莹莹,姜红如,李惟怡,等.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岁成年居民差异化地域膳食模式特征[J].卫生研究,2023, 25(1): 11-19[27] Zhang M, Fu Q. Human evolutionary history in Eastern Eurasia using insights from ancient DNA[J]. 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 2020, 62: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