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收益的涉税风险

文摘   职场   2024-09-10 12:00   天津  
这是白明锐的第 306 篇原创
持续深耕,做特懂业务的财务人

今天,接着讲《税收大数据与财务报表涉税实战分析》。

第五章 利润表涉税分析

第一节 收入和利得类项目涉税分析

四、其他收益

(一)其他收益的会计处理

1、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总额法和净额法。

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费用的扣减。(总额法可能会涉及到递延收益的确认)

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所补偿费用的扣减。

2、税收优惠或者减免

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或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其贷方发生额反映了实际收到或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购买税控设备和技术维护费,个人所得税扣缴手续费都通过「其他收益」科目核算。

3、债务重组收益

债务以单项或多项非金融资产(如固定资产、存货或服务等)清偿债务,或者以包括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在内的多项资产清偿债务的,不需要区分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损益,也不需要区分不同资产的处置损益。

应将所清偿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其他收益」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全部以金融资产进行债务重组,应通过「投资收益」核算。

(二)其他收益的涉税风险分析

1、政府补助的涉税风险分析

如果补贴收入不符合不征税收入,税法要求企业在收到补贴收入时计入收入总额。

这点与会计处理先计入「递延收益」,再转入「其他收益」不同,需要注意确认收入时间上的不一致。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符合所得税的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在总额法核算下,会计上企业按照取得资产的总额折旧,而税法上不征税收入计提的折旧不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即收入纳税调减,折旧纳税调增)

因此如果企业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收益有余额,要注意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105020 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查看企业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2、税收优惠的税收风险

对于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以及增值税的加计抵减等情况,如果未指定资金的专项用途,就要注意企业要作为征税收入,计入当期所得税的收入总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而且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退还的「两税」税额,不退还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3、债务重组收益的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规定最大的差异在于,税法仍强调存在「债权人做出让步」才是税法定义的债务重组。

对于非货币资产偿债的内容,所得税法分解为资产转让所得和债务重组所得,只有债权人债务让步那部分确认的债务重组所得可以享受递延 5 年纳税的优惠待遇。(满足一定条件,财税【2009】59号)

非货币资产视同销售确认的所得或损失是正常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而会计准则规定,直接将所清偿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其他收益」科目,不区分两类所得,因此要注意这里存在的风险。

今天就到这,下期我们来讲「资产处置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涉税风险」。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号,拉你入「财会交流群」~

白明锐
业务财务,注册会计师。学会计,做财务,在职场。原创财务分析干货 200+篇。探索「财会实训」可能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