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衰团队连续用微创方法完成三例国产左心辅助装置应用

学术   2024-10-02 18:15   湖北  

2024年9月14-19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刘金平教授团队,协同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接连开展3例左室辅助装置植入。值得称道的是,3例产品均为全国产人工心(苏州同心CH-VAD、深圳核心Coheart 6以及合肥通灵仿生国产介入式左心辅助装置),且全部使用微创方法植入,三名患者均脱离危险,目前顺利康复中。


病例一

36岁男性,微创植入同心CH-VAD


病历简介


患者2年前开始胸闷气促,活动后明显,伴双下肢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心脏彩超及MRI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予以诺欣妥、安达唐、比索洛尔、速尿片、螺内酯等抗心衰治疗,早期症状一度缓解,其后再次反复发作胸闷气促,伴体力进行性下降,多次于外院及我院就诊治疗,但效果不佳,症状时好时坏,总体呈加重趋势。一周前症状再次加重,胸闷憋气,咳嗽,夜间无法平卧,下肢水肿,自行服药无法控制,遂来我院就诊。我院心脏彩超提示LV 6.7cm,LVEF25%;RV 3.7cm,RA 4.5cm,TAPSE:1.9cm,RVFAC:42%。心脏MRI左心扩大,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LVEF19%。心肺运动试验提示峰值氧耗8.5ml/min/kg,心导管PAP 30/14(19)mmHg,PCWP 10mmHg,RAP6mmHg。血型:A+、RhD阴性。


手术方案


患者扩张型心肌病、难治性心衰,心功能Ⅳ级,RhD阴性血型、大体重(87.5kg),难以匹配到合适供体,INTERMACS 3级,有心室辅助手术指征,晚期心衰MDT团队讨论方案为全麻体外循环下左室辅助系统置入+左心耳夹闭+临时起搏导线置入。

手术要点


1、左侧第5肋间、右侧第2肋间、右侧腹股沟切口,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食道超声引导下心尖定位;

2、升主动脉阻断,术中食道彩超发现卵圆孔,右房入路缝闭卵圆孔;夹闭左心耳;

3、固定心室连接器于心尖定位处,心尖开孔,安装血泵,升主动脉开放排气,心脏复跳;

4、侧壁钳阻断部分升主,连接人工血管到升主动脉,逐步启动血泵仔细排气;

5、并行循环辅助并逐渐过渡到人工血泵,调整停机、关胸,手术过程0输血。


病例二

48岁男性,经皮微创植入通灵仿生TeleHeart P50即国产介入式左室辅助装置


病历简介


患者两个月前出现发热,于外院就诊,予以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热,后出现胸闷气促乏力,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前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考虑部分腱索断裂),左心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包腔积液。冠脉造影示LM未见明显狭窄,LAD近段中从发出D1后完全闭塞,LCX远端完全闭塞,RCA远端完全闭塞。当地医院予以抗感染,抗板,抗心衰治疗,症状控制不佳,进行性加重,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端坐呼吸,双肺湿啰音,心前二尖瓣听诊区III级收缩期杂音,下肢重度水肿,氧合难以维持,予以机械辅助通气。院内超声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赘生物形成(3*1cm)并重度关闭不全。胸部CT:心脏增大,冠脉钙化;双肺间质性肺水肿;头部CT:左侧小脑、右侧枕叶软化灶,右侧侧脑室穿通畸形;双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NT-proBNP 22473pg/ml。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难以维持。 


手术方案


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大于1cm,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急性心衰,病情危重,有外科手术指征,其合并多支冠脉病变,需行CABG+二尖瓣置换,但患者一般情况差,重度心衰,术后体外循环撤机难度大,多学科MDT团队讨论方案为全麻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二尖瓣置换,备经皮微创国产介入左室辅助装置。

手术要点


1、游离左乳内动脉、右下肢大隐静脉;

2、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大隐静脉-后降支端侧吻合,与对角支、钝圆支、回旋支行序贯吻合;左侧乳内动脉-前降支端侧吻合。

3、清除左房及左室心内膜散在赘生物,切除二尖瓣瓣叶,29# St.jude机械瓣置换;

4、心脏排气、开放、复跳,难以停机,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难以维持循环,漂浮导管测值显示低心排,纯超声引导下左腹股沟经皮植入国产介入左室辅助装置。


病例三

74岁男性,微创植入核心Coheart 6


病历简介


患者2年前开始间断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伴体力下降,未予重视,自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3月前突发胸痛无法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气促,于外院考虑急性心梗,后转运于我院CCU,循环不稳,超声提示左心扩大,EF31%,IABP辅助下冠脉造影提示LAD中段闭塞,LCX中段重度狭窄,RCX中段中度狭窄,远端纤细。LAD尝试开通失败;LCX药物球囊扩张后通畅。后强化抗心衰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患者规律服用抗板、抗心衰药物治疗,但症状反复发作,多次因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入我院心内科治疗,住院治疗给予静脉强心利尿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无法维持,出院3-5天即再次加重返院。3月内反复心衰住院治疗5次。2周前患者症状再发加重伴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再次入院。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室壁运动异常,左心扩大,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LVDd6.1cm,LVEF29%),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右室不大,TAPSE1.8cm,RVFAC45%;PETCT:疤痕心肌占左室面积23%,冬眠心肌占9%。心脏MRI:冠心病多支病变,受累节段部分心肌缺血、纤维化改变,LVEF21%,RVEF50%。心导管:PAP 35/13/22mmHg,PCWP 12mmHg,RAP8mmHg;心肺运动:峰值摄氧量为5 ml/kg/mi;ECT双肾总GFR34.22 ml/min,肌酐:203umol/L


手术方案


患者缺血性心肌病、难治性心衰,心功能Ⅳ级,高龄、肾功能受损,心脏移植风险高,INTERMACS 3级,有心室辅助手术指征,晚期心衰MDT团队讨论方案为全麻体外循环下左心室辅助系统置入术。

手术要点


1、左侧第5肋间、右侧第2肋间、右侧腹股沟切口,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食道超声引导下心尖定位;

2、固定心室连接器于心尖定位处,心尖开孔,安装血泵,升主动脉开放排气,心脏复跳;

3、侧壁钳阻断部分升主,逐步启动血泵排气;

4、并行循环辅助并逐渐过渡到人工血泵,调整停机,常规关胸,过程顺利。

该患者为越战老兵、吸烟史50年,心包粘连严重,微创难度极大,但手术时间短、失血少,使患者得以顺利拔管脱机。



刘金平教授介绍:


我国现有1370多万心衰患者,相当一部分会发展为重度心衰,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也是心脏医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得益于对心衰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治疗效果也不断进步。因为心衰患者发病机制复杂,而且大多数患者合并有多种其他器官功能障碍,使得心衰治疗的个体化差异非常大,所以多学科团队合作规范化诊疗显得尤为重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致力于心衰现代化诊疗团队建设,倾力打造多学科合作团队,覆盖从药物规范化治疗到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再到心脏移植的全流程规范化诊疗体系。


心室辅助装置作为重症心衰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植入数量和临床效果不断提高,尤其国产装置的突飞猛进更是为广大心衰带来福音。但鉴于心衰治疗场景的多样性,心衰植入装置选择也极具个体化差异,同时要兼顾GDMT、介入治疗、心脏移植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正确选择合适的心室辅助方法以及规范化的围术期管理和随访是提高患者近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本案病例1由于右心功能尚可,同时大体重, LVAD植入是心脏移植有效替代方案,在未来也存在撤除装置的可能;病例2是冠心病合并感染心内膜炎,因为就医时间较晚导致严重急性心衰,心肌受损严重,围术期植入介入式左室辅助装置,短期辅助后患者渡过难关;病例3是长期缺血性心肌病心衰,高龄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尤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心脏移植术后极高风险,选择小体积LAVD植入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心衰患者多数病情严重或高龄,常规开胸方法损伤大恢复慢,微创方法植入心室辅助装置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改善术后恢复进程,技术方法也非常成熟和易学,值得推广。本案第一例大体重Rh阴性患者做到了无输血手术,第二例患者床边即可撤除辅助装置,第三例高龄患者可以早期脱离呼吸机并保持充足尿量,将围术期肾功能损伤降到了最低。


专家简介


刘金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副院长、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湖北省楚天英才,湖北省心脏大血管外科微创诊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结构性心脏病微创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心脏瓣膜病中心主任、心肺移植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中国分部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常委,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委员,国家心脏移植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脏病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肺移植学组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尤其对微创心脏外科、终末期心肺疾病和心肺移植有深入研究和丰富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及科技支撑项目。在Circulation、Hepatology、ATVB、中华医学杂志等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多次荣获中华医学会及省部级相关奖励。



蔡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留日学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外科移植专业组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围术期管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从事心肺移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近二十年,对终末期心衰外科治疗及心肺移植手术和围术期管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主要创始人参与国内两大移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内首例心肝联合移植,国内最小体重(3kg)及最高龄心脏移植,管理心脏、肺脏移植近800例,生存率超国际水平。参编器官移植领域指南、专家共识多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在Eur Heart J、JACC、J Heart Lung Transplant、中华医学杂志等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肖红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衰与心肌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专家委员会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执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肌病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精准医学分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委,亚洲心脏瓣膜病协会中国分会委员,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普中国医学顾问,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从事心血管临床急危重症工作21年,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内、省市科研项目十余项。主要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从事肥厚型心肌病经心尖室间隔射频消融、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重症心衰救治、机械循环辅助、人工心脏以及心脏移植等工作。



余文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10 余年,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心肌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诊治。主持国自然面上及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9项,参与国自然重点项目/重点研发、国自然优青、中科院项目等多项,入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优秀博士(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武汉英才-优秀青年人才”,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围绕自噬及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研究累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 SCI文章 14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 “严道医声APP”

严道医声网
严道医声致力于传播权威、前沿的学术信息;客观、及时的报道领域时事;全面、公正的展现行业动态。旨在搭建医学专家学术传播、为医者发声的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