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的河点评《史记》之《卫康叔世家》(13)

文摘   2024-06-16 10:33   福建  

三十八年,孔子来,禄之如鲁。後有隙,孔子去。後复来。


司马迁《卫康叔世家》里,对孔子在卫国,用了极简的笔墨。也没有用“互见法”记述。


孔子率徒周游列国,卫国是他游历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他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


下面摘录《孔子世家》中孔子在卫国的活动,对理解《孔子世家》有好的帮助。


一是,不愿被猜忌,或被监视而离开。


在《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遂適卫,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於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孔子仅仅是被卫灵公待为上宾,并没有受到重用,相反还遭到了猜疑,孔子便离卫赴陈。


二是,被误认为阳虎,在匡被匡人围攻。


《孔子世家》记载:“将適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


匡人闻听,以为是曾经强暴过匡人的阳虎,于是围困孔子达五天之久。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第一次蒙难。


三是,子见南子


《孔子世家》比《左传》做了更详细描述:“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关键是,大弟子子路的“不说”,让孔子做出了一个激烈的举动:“矢之”,发誓赌咒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厌弃我吧!


阅读这段,脑补着、想象着孔子赌咒发誓时,可能的样子和神态,在哑然失笑时,多了亲近之感。


四是,著名的“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言。


在《孔子世家》记载:“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


喜好美色,大抵是人的自然天性,而喜好德性,则是人在社会教养中培植起来的追求。人力比不过天性,本来也是极正常的事,孔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卫灵公似乎沉湎于美色,并以此炫耀,这让孔子觉得很有问题,是无道之君。


五是,空有一腔热血,却得不到施展。


《孔子世家》记载:“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灵公老,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孔子自信,以“复礼”来治理国家,绝对是有效的政治措施。


然而,却不被认可,不被任用。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生之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空有一身本领,和一腔热情却无处施展。


六是,对不仁不信者的否定。


《孔子世家》记载:“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於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文子固止。”


孔子用鸟和树木的关系来比喻仁者,信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才和用人者的关系。


良鸟择嘉木,不是嘉木,这只鸟也不肯栖息。

孔子的人格是独立的,精神是自由的,品德是清高的。


回到当下,说到良鸟、嘉木,是鸟有鸟的忧怨,木有木的愁苦。


鸟是良鸟,木是嘉木,只是彼此契合,才能完美。


想起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向日葵的天空
旅行为诗,写作为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