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的河点评《史记》之《卫康叔世家》(4)

文摘   2024-06-05 15:19   福建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


关于卫武公,是否“共伯和”,是否“佐周平戎”等等,史学界尚无共识。


卫武公是如何当上国君的,是如司马迁所说的,弑君篡位吗?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卫和利用自己父亲的葬礼,害死了兄长。


和受到其父卫釐侯宠爱,卫釐侯赐给他许多财物。和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在卫釐侯的墓地前攻袭卫共伯,卫共伯躲进墓道里自杀而死。


然而,在《国语·楚语•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中,有一段卫武公的记载,是另一种形象。


“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蒙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


意思是,卫武公九十五岁时,还告诫国人,说:“从卿士到大夫、士人,只要在朝中,不要嫌弃我老迈,必须恭敬从事,早晚帮助告诫我。哪怕听到一两句谏言,一定得记住,转达给我,来训导我。”


因此,卫武公在车上有勇士的规谏,在朝廷则有法典,在几案旁有诵训官进谏,在寝室有近侍的箴言,处理政务有瞽史的引导,日常有乐师的诵诗。卫武公还不停反省,写下“抑”这首诗来自我警戒。卫武公去世后,人们都称他为“睿圣武公”。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当乐工唱起“邶风”、“鄘风”、“卫风”时,季札不由自主地赞叹道:“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在楚人眼里,卫武公堪称“睿圣”;在吴人眼里,卫武公“美哉,渊乎”,可见春秋时卫武公在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


三家注司马贞【索隐】:“和杀恭伯代立,此说盖非也。按:季札美康叔、武公之德。又《国语》称武公年九十五矣,犹箴诫于国,恭恪于朝,倚几有诵,至于没身,谓之叡圣。又诗著卫世子恭伯蚤卒,不云被杀。若武公杀兄而立,岂可以为训而形之于国史乎?盖太史公采杂说而为此记耳。


后世有史家持司马贞观点,认为卫武公弑君篡位,是“太史公采杂说而为此记耳”。


还有史家认为,卫武公曾经很可能有拭兄篡位的不光彩一面。


或许卫武公确实是采取了“逆取顺守”的策略和手段。


这在后世历史发展中,有很多相似的例子。


比如说,齐桓公杀了其兄纠,晋文公杀了其兄之子怀公,吴王阖间杀了其兄吴王僚,唐太宗杀了其兄太子建成和其弟元吉等等。


以上所举事例,与卫武公拭兄篡位事件,具有相似的性质,主人公们都是胸怀大志之人,为了争夺君位,他们能够置亲情于不顾。


被认为以诗证史的《诗经》中,有《青蝇》《宾之初筵》《抑》《淇奥》篇,或是卫武公所作,或是对卫武公的讴歌和赞誉。


总之,卫武公的身份、形象,依然云遮雾障,曾试图查找相关解惑、厘清的文论,终究不得。


获悉有晁福林《伯和父诸器与“共和行政”》一文,应该有独到见解。阅读后再续。


或许那一天,有铁的证物,还原历史史实,卫武公不再神秘莫测。

向日葵的天空
旅行为诗,写作为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