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饹于彘,共和行政焉。
共和行政
司马迁编订《十二诸侯年表》,以共和元年为开端。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在中国年代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共和行政”是西周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捩点,但由于资料缺乏,很多相关学术问题并未解决。
刘光胜在《清华简《系年》与共伯和“干王位”考》一文中,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简要记述重点如下:
共和时期,执政者是谁,学术界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召公、周公共同执政。
《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司马迁认为厉王出逃之后,召公、周公联合执政,共同治理国家。
司马贞《史记索隐》曰:“宣王少,周、召二公共相王室,故曰‘共和’。(《十二诸侯年表》)”
由于司马迁及《史记》的崇高地位,此说在学界影响非常深远。杜预、孔颖达、崔述等皆赞成此说。
二,共伯和摄政。
古本《竹书纪年》曰:“共伯和即干王位。”(《庄子·让王》释文)
司马贞《史记索隐》也说:“共音如字。若汲冢纪年则云“共伯和干王位”。共音恭。共,国;伯,爵;和,其名;干,篡也。言共伯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共,国;伯,爵;和,其名;干,篡也。言共伯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周本纪》)”
《鲁连子》其文曰:“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
以上记载与《史记》不同,它明确主张共伯和摄政,篡天子之位。
支持此种说法的,还有郦道元、颜师古、梁玉绳等。
三,以共伯和为首的“三公”联合执政。
“共和行政”是以共伯和为首,与周公、召公二人的共同行政。
张政烺主张“共和行政”是厉王失位后,由诸侯会议代行王政。
三公联合执政,是西周常见的职官运作模式,共伯和“入为三公”之说,似乎有其可取之处。
但前提是必须得到天子的册命。
然而,周厉王已经逃亡,不在镐京,出现了王权的“真空”状态。共伯和入朝主政,显然没有得到厉王的允许。
当时周公、召公得不到“国人”的信任,共伯和在诸侯的拥护下,入主镐京,便不仅是“三公联合”那么简单了。
春秋时期“宋襄公被执,执政子鱼摄宋;鲁昭公出奔,执政季孙氏摄鲁”。
子鱼、季孙摄政,都没有更改年号。
“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共伯和不再使用厉王年号,而以共和为年号,便明显有“干王位”之嫌。
三家注【正义】引《鲁连子》:“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
如果只是位列三公,宣王即位,共伯和继续辅政就是了,为何“归国于卫”,主动选择离开?
“共伯入为三公”说显然不可信。
四,周、召行政与诸侯干王位并存。
郭霞认为国人暴动后,宗周已非周王的王都,而是被共伯和或其他诸侯所控制。
郭女士之说,臆想成分较多,没有文献支撑,可信度不高。
五,关于摄政不称王之说
有些学者认为,共伯和曾一度掌控王政大权,但仅是摄行王政,并未僭越称王。
重点是在“立”字的解读上。
《系年》第一章:“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李(士)、诸正、万民弗刃(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
根据《系年》记载,所有“立”字皆指称王、在位之义。
《系年》说宣王“立卅又九年”,是指宣王在天子之位39年,而此条正与“共伯和立”同章。
因此《系年》第一章“共伯和立”,明显是指共伯和践天子之位无疑。
结论是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厉王出奔之后,去其位、摄行天子事的是“诸侯国君”,而不是像周、召二公这样的王朝卿士。
因此《左传》说“诸侯释位”,实际是间接否定了《周本纪》“召、周二公联合执政”的说法。
《系年》《竹书纪年》从正面说“共伯和干王位”,《左传》从侧面说“诸侯间王政”,这些材料相互印证,“共伯和摄政称王”说,遂成为可以凭据的学术定谳。
《庄子·让王》《吕氏春秋·开春论》《鲁连子》等文献,皆支持“共伯和干王位”的说法,其时代亦在《史记》成书之前。
但《庄子》多寓言故事,《吕氏春秋》《鲁连子》为战国士人游说驰骋之辞,因此“共伯和干王位”的说法,学界一直有所怀疑。
清华简《系年》“共伯和立”,一句千金,似乎成为共伯和僭居王位的铁证。
历史史实的厘清,何其难。
或许在被时间洗去的王畿古地里,有个真相孤独静默着,只是在等待,等待时机,等待际遇,等待机缘,等待着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