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的河点评《史记》之《卫康叔世家》(1)

文摘   2024-06-05 15:19   福建  

康叔的始封
康叔之“康”,由于先秦以来的文献,对于“康叔”称名中的“康”之含义并未有记载,导致后世对于“康”之含义产生不同看法。


一是“康”为谥号
东汉郑玄以“康”为谥号( 孔颖达《尚书正义》引) 。以“康”为谥号的学者多认为康叔始封于卫。


二是“康”为国名
马融以“康”为“畿内国名”。以“康”为国名的学者,则主张康叔于封卫前曾封于“康”。


路懿菡《从清华简《系年》看康叔的始封》一文,根据考古发现等众多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证。


在《系年》第四章简文云: “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之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


据简文所载,“康丘”应是康叔的始封地,“康叔”“康侯”的称名即应源于此。


作者认为,从见于西周金文的“康侯”“康侯丰”的称名看,“康”确为封国名称,而正是由于文献对康叔封康之事的失载,才导致后世以“康”为谥号的说法的存在。


“康丘”应位于《左传·定公四年》卫祝陀所言的“殷虚”范围内,即原商都故地。“淇卫”之地在西周早期即已成为康叔之国的领土范围,后世方正式以之为都邑,“卫”亦正式成为封国名称。


重要的是,康叔受封时,叛乱刚刚平定,政局未稳。他在这样的时候被封命于殷墟要地,所得到的重视及其受封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分康叔以大路、少帛、茷、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
康叔受赐这些车旗礼器与“殷民七族”,可谓不同寻常。


《说文》解释说:“卫,宿卫也。”卫国负有镇抚殷朝遗民、保卫王室的责任,与鲁国一样,采取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治国策略。《汉书·地理志》记载:“武王崩,三监叛,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


司马迁赞叹“卫多君子,其国无故”。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卫国游学10年。


有意思的是,不知秦始皇出于什么原因,在灭了六国以后,单单留下一个小小的卫国。


直到秦二世胡亥“废君角为庶人”,废卫国最后一位君王——卫君角为庶人,卫国彻底“绝祀”。


卫国最后是以“废”的名义亡国,而不是“灭”。

向日葵的天空
旅行为诗,写作为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