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反制更有底气:中国面对第二个特朗普政府的博弈

文摘   2024-12-25 14:19   上海  
欢迎关注并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重要信息,共同推动提升全行业涉外风险应对能力!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中国意识到,面对规模远超自身的美国经济,单纯的关税对等报复不仅难以奏效,还会进一步拖累自身经济。然而,五年后的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被动承受,而是以更加成熟、多元的反制工具箱迎接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挑战。

随着特朗普候任总统威胁对中国制造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全面关税,北京迅速展开一系列精准反制:对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Nvidia)启动反垄断调查、威胁将一家美国知名服装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关键矿物出口以及打击无人机供应链。这些举措表明,与第一任期时的试探性反击相比,如今的中国更具信心和手段。

从弱势应对到以“巧实力”反击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中美贸易战曾让中国意识到,自己难以通过关税手段与美国针锋相对——不仅因为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远多于反之,还因中国经济内忧外患,无法承受过高的成本。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制度建设,逐步增强了反击的底气。

例如,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宣布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这一行动的时间点选择颇具深意:就在拜登政府加强对华高端半导体出口限制后,北京瞄准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企业之一。尽管距离英伟达2020年收购Mellanox已有近五年,但中国方面突然重提“附加条件”,明确传递了不再容忍美方技术封锁的信号。

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并非首次亮相。早在2018年,中国通过拒绝批准高通(Qualcomm)收购恩智浦(NXP),将这笔交易变成中美谈判的筹码。2022年,类似手段再次被用以否决英特尔收购以色列Tower Semiconductor的交易。如今,这一模式愈发老练,目标直指美国科技领域的核心企业。

比起单纯反制,更善于塑造规则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国更多是在美方发起贸易攻势后的被动应对。而现在,北京不仅有能力在规则框架内灵活施压,还开始塑造自己的“规则武器”。中国设立的“不可靠实体清单”便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

尽管该清单在2019年提出后曾长期处于“空置”状态,但近年来已逐步开始落地。2023年初,中国将两家美国国防承包商列入其中,并于9月宣布对PVH公司(卡尔文·克莱因和汤米·希尔费格品牌母公司)展开调查。此举直指美方针对新疆棉花的禁令,试图借助清单制度反制美方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相比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更具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例如,该清单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且列入和移除的标准模糊。这种“不透明”设计,反而让北京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使其更有能力精准打击对美经济形成压力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与资源优势:新一轮博弈的关键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即将到来的背景下,北京对供应链和资源的掌控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反制工具。中国宣布原则上禁止镓、锗、锑等关键矿物对美出口。这些资源对芯片、电池和国防设备的生产至关重要,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也让其具备了更强的施压能力。

以镓为例,中国占全球低纯度镓供应的98%。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如果中国完全切断镓和锗的出口,美国经济产出可能减少34亿美元。尽管早期限制措施已让对美出口量大幅下降,此次禁令更多具有象征意义,但也反映出中国在资源领域的主动出击。

无人机供应链则是中国另一重要反制领域。作为全球无人机生产的绝对霸主,中国对电池、摄像头和电机等关键组件的供应几乎占据垄断地位。尽管部分美国企业已开始转移供应链,但由于中国产品的成本和技术优势,替代过程缓慢。大疆创新(DJI)的一款无人机售价最高仅4000美元,而使用非中国零部件的类似产品价格可能高达1.5万美元。

更成熟、更主动的中国反制策略

相比五年前,今天的中国不仅拥有更完善的反制工具箱,还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信。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经济战略调整与技术能力提升的结果。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即将掀起新一轮贸易战之际,北京的反制行动无疑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将深刻影响未来的中美关系走向。


你对此问题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欢迎关注并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重要信息,共同推动提升全行业涉外风险应对能力!



制裁安全典要
洞悉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的本质与趋势,以法律规则与国际关系为支点,融汇甲乙方实战智慧,讲真话,做专业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