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之西汉(830)渐不可长

文摘   2024-11-28 15:01   中国  

群臣大都建议封赏冯奉世,可有一位大臣却有不同意见。

这位大臣是少府萧望之。

关于萧望之,前面有介绍过,曾在朝中担任谏大夫和丞相司直,深受宣帝刘询所信任。

有一段时间,因朝廷要挑选一些通达政务的博士和谏大夫到各地担任郡守或国相,他被派出京城长安,做了平原郡太守。

按说,郡守是一方大员,权力大得很,土皇帝一般,比偏务虚的谏大夫要实惠,可萧望之志不在此,他更愿意在朝中供职,所以过去不久,就厌烦了,于是上了一道奏书:

“陛下体恤百姓,担心德政和教化不能普及,特意将正直的谏大夫派往各地担任地方官,这未尝不好,然而,此乃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地方上属于末节,而朝廷才是根本,正所谓,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也就是说,朝中不能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否则就发现不了问题,也不能没有通情达理之士,否则就听不到真知灼见。臣建议,陛下还是要选拔那些谙熟经典、温故知新、精通事理、深谋远虑的臣子到朝中为官,让他们来参政议政。只有这样,诸侯闻之,才会觉得朝廷能采纳忠谏之言,而不敢妄为,因而政治也就清明而没有缺漏。时间久了,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所谓的成康之道便会出现!到那时,地方上各郡国的治理还值得陛下忧虑吗?”

萧望之的这道奏书不算短,归纳起来,主要阐述了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萧望之认为,朝廷是根本,地方是末节,只要朝廷能任人唯贤,采纳忠谏之言,使政治清明,地方上各郡国的治理就不成问题,所以要让那些博学多才、忠诚耿直的大臣到朝中为官,而不是把他们放到地方上大材小用搞什么德政和教化。

萧望之的这个观点,简而言之,就是上行下效,反过来理解,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听起来好有道理,其实,之所以这么说,萧望之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也就是,他不愿在地方上担任郡守,想让宣帝刘询调他入朝为官。

宣帝刘询好像听进去了,这道奏书被呈上去不久,萧望之就收到调令,要他回朝中负责管理少府。

刚回来不久,正碰上宣帝刘询和群臣商议是否要封赏冯奉世,萧望之也参与讨论,而且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

“冯奉世奉诏出使西域,有特定的任务在身,朝廷从未曾允许他便宜行事,可他超越使命,擅自冒用皇上的名义,征调各国军队攻打莎车国,虽然侥幸成功,但不应被树立为楷模供后人效法。倘若这次朝廷加封冯奉世为侯,无疑开了方便之门,那么以后出使在外的大臣很可能会以他为榜样,也不惜动用军队,邀功求赏于万里之外,这样不免败坏我朝声誉,甚至祸乱夷狄小国,此例不可开,此风渐不可长。因此臣以为,冯奉世不宜被加封!”

萧望之的这番话有些深刻,点到了要害,也就是,究竟该怎么看待冯奉世这种擅自行事,自作主张的行为。

萧望之认为,此风渐不可长,否则,皇帝和朝廷的权威势必大打折扣,各种幺蛾子也会频出。

成语“渐不可长”,便是源自这里,意指不良现象刚露头,就要遏制,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宣帝刘询听了,心头不由得一紧,因为当时他正在巩固自己刚刚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力,岂肯再失去?他暗暗认为萧望之所言非常有道理,当即挥手让群臣散去,不再提封赏冯奉世的事。

再说冯奉世那边。

解决了莎车国的问题,他马不停蹄护送大宛国使臣继续西行,以尽快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天,终于到了大宛国。

大宛王早已得知冯奉世斩杀了莎车王,他极为震惊,因而对冯奉世毕恭毕敬,格外优待,其优待程度远超其他使臣。

待冯奉世完成使命,临离开时,除给予丰厚的回礼外,大宛王又特意赠送了一匹叫作“象龙”的名马。

冯奉世将其带回京城长安献给了宣帝刘询。

宣帝刘询当然很高兴,但他已经完全接受萧望之的建议,因此只提拔冯奉世为光禄大夫兼水衡都尉,没有再另外封侯。

一年,是元康元年。

差不多与此同时,被匈奴骑兵进攻的车师国也传来了战报。

那么,那里的战况又是如何呢?

历史不是僵尸
原创连载《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源于正史,谈古论今,将历史映照现实,让历史有血有肉!喜马拉雅搜索主播“历史不是僵尸fm”可以收听音频;纸质书《大秦风云》《楚汉争雄》《安邦定国》《吕氏弄权》已上市发行,各大网络平台均有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