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之西汉(826)为民改名

文摘   2024-11-14 16:18   江苏  

元康二年五月,宣帝刘病已又下了一道诏书:

“刑狱,关系着千万人的命运,它不但禁暴止邪,而且可以确保百姓安居乐业。所以,称职的官吏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如今却不然,有的官吏用诈使巧,玩弄法令,断章取义,肆意解读法律条文,断案判案不知轻重,他们欺上瞒下,以至于连朕都无法了解到真相,何况是黎民百姓呢?这样下去,百姓又能指望谁呢!朕希望以后,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的属下,绝不能任用徇私枉法之徒来主管刑狱方面的工作。还有的官吏,为了博取好评,不惜超越职权,违反规定,擅自征召徭役装修官府驿站,高标准去招待朝廷特使和主管部门。这种情况如果再屡禁不止,就好比站在薄冰之上等待烈日出来,岂不危险!最近,天下不少地方有疾病瘟疫流行,对于那些受灾严重的郡国,朕尤为挂念,特借此诏令免除它们今年的田租和赋税。”

显然,这道诏书主要是针对各级官吏而颁布,顺便赈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宣帝刘病已对各级官吏的工作作风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知道他们大多是官油子,不是欺上瞒下,就是阿谀逢迎,反正是肆意而为,因此下诏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务必做到“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否则绝不重用。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都应该是为官者的底线,若想不触碰这个底线,最起码要与民方便。

为能给各级官吏做好榜样,宣帝刘病已决心从自我做起,改掉自己的名讳

为什么要改名讳呢?

在古代,人们在文字书写或言谈交流时,都需要回避皇帝的名讳,也就是不能随意使用皇帝名中所用的字。

这种避讳制度起源于周朝,最早主要是为了表示对君主或长辈的尊重,避免冒犯。

到了汉朝,皇帝的名讳被称为“圣讳”,天下臣民都不得使用,否则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还要入刑。

为了避讳,古人想到了很多办法,比如代称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等等。

所谓代称法,也就是用另外一个尊称替代名讳,比如汉朝用“高祖”代替“刘邦”,用“世祖”代替“刘秀”;

所谓改字法,也就是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比如韩信的谋士蒯通,原名蒯彻,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讳字“彻”,史书中称之为蒯通,“通”和“彻”就是近义字;

所谓空字法,也就是遇到需要避讳的字,空其字不写,或用空围“囗”、“某”、“讳”来代替;

所谓缺笔法,也就是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

皇帝拥有特权,取名时具有不确定性,不可能特意考虑选用易于回避的字,因此历代避讳牵涉的范围极为广泛,而百姓只能通过更改姓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等来实现避讳。

但宣帝刘病已与众不同,他觉得自己的名字“病已”取得不妥,都是常用字,百姓一不小心就会因触讳而犯罪,为此,专门下诏道: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

什么意思呢?

宣帝刘病已认为,古代天子所用的名字一般都比较生僻,民间不常用,以便于避讳,而他的名字却容易让百姓触讳,对此,他十分同情,决定将原名“病已”改为“询”,并赦免凡是在此诏发出之前因触讳而犯罪的人。

古代,人们对名字是非常重视的,正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何况,“病已”这个名讳有特别美好的寓意。

什么寓意呢?

据说,刘病已从小体质比较弱,多次生病差点夭折,“病已”的寓意,通俗地说,就是病生完了,永远不会再生病。

可宣帝刘病已竟然把自己的名讳给改了,所以相比其他帝王让百姓避讳来说,宣帝刘病已改名,无疑是贤明之举,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和对百姓的体恤,显示了他博大的胸怀和智慧。

既然如此,在后面的述说中,我们也改称宣帝刘病已为宣帝刘询。

其实,“询”字的内涵也比较丰富,其本意是询问、请教,寓含着谦虚好学、独具慧眼、集思广益、明察秋毫等意思。

这说明,宣帝刘询立志要成为一代明君。

成为一代明君谈何容易,不仅要妥善解决内忧,还必须能够及时平息外患。

而就在宣帝刘询终于解决内忧的同时,外患也不期而至。

那么,这会是什么外患呢?

历史不是僵尸
原创连载《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源于正史,谈古论今,将历史映照现实,让历史有血有肉!喜马拉雅搜索主播“历史不是僵尸fm”可以收听音频;纸质书《大秦风云》《楚汉争雄》《安邦定国》《吕氏弄权》已上市发行,各大网络平台均有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