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别人的铜板而生,为别人的铜板而死,也被别人的铜板埋葬——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1.中国高速路的三个迷思
记不清从哪一年的春节开始,此后每一年的春节,都变成了一次高速公路年终大考,在高速路上能看到五光十色的人性,也能看到此起彼伏的矛盾,到最后全都化作一声叹息,大家实在疲于奔命,不想再用他人的愚蠢来惩罚自己,而是想办法远离,或者平心静气——饶是如此,依旧不可能100%顺心如意。
中国高速路之种种或沸腾或炸裂或刺骨的人间奇景,它不是你想躲,想躲就能躲!
很快又要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高速大拥堵了,粗略总结三个高速路之顽固问题,或曰三个令人不解的迷思。
为啥高速路也会堵?
为啥高速路不高速?
为啥高速路不免费?
2.解答这三个迷思
第一个问题:为啥高速路也会堵?
《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8.36万公里、增加0.64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2.23万公里、增加0.24万公里。
单看里程只能说明一个绝对数值,并不符合“高速路堵车”的相对事实,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堵车的原因当然多种多样,但核心原因无外乎以下这些:
瞬时车流量——每逢节假日,各行各业的大聪明们都提前或滞后出行,认为这样可以错开其他出行者,万料不到我国人口众多,大家再怎么聪明也总是能聪明到一块儿去。
我国地理区位——我国地大人博……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横贯东西纵通南北,高速公路里程全球第一不奇怪,但高速公路的使用率却天壤之别,比如京沪、沪宁、广深等高速公路最繁忙也最赚钱,而京新则是最孤独的高速公路,高速堵不堵车本质上还是和人口活跃区域、经济水平有关,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全年都是高速拥堵最严重的地方。
回答第二个问题:为啥高速路不高速?
看到一位网友的说法很受启发,他说,高速路的速度高不高,甚至堵不堵,取决于你开多快——开140就感觉一路畅通,开100-120就感觉身边总是有不少车。
这个说法未经科学验证,但经过本人亲测,好像真的有些道理。
本文不构成高速行车建议,请遵守交通规则。
我国高速路通常的速度上限为120KM/小时,这个限速当然是科学合理的。
据说在德国的高速是不限速的,“以你认为安全的速度行驶”即可。
对此,我只是尽量陈述事实,不发表评价。
限速,与高速路的整体通行速度“不高”之间,客观上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了,我已经说过了,这个限速,是科学合理的,因为我们人口众多……
回答第三个问题:为啥高速公路不免费?
早在2011年黄奇帆还担任重庆市领导的时候曾经讲过——通过高速公路的连接,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发展。
而在投资模式上——“不再完全由政府投资修建,而是政府引导,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投资者参与建设”。
一个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的目的,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带动经济发展。
这个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投资模式都与“免费”存在天然的矛盾。
近年以来的一系列公开讲话中,黄奇帆更是高屋建瓴、十分清醒。比如他讲到:“我国每百人的汽车保有量是21%,中等收入国家是40%左右,富裕国家是60%-70%。”
未来——提高中国百人汽车保有量,达到40%实现翻一番,是可以达到的,这将很大程度带动GDP的增长,还会带动停车场、各类道路的发展,以及充电桩和储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经济发展动能切换还要重点指望汽车消费,高速公路怎么可能免费?
3.高速生态的本质
对于普通车主而言,高速公路生态的本质是大家对于秩序与契约的共识,比如在高速公路上不要停车看路标、不要在错过路口的时候降速甚至倒车、不要并排行驶、不要占用应急车道(应急车道的名字应该改成特种车道比如“公交车道”大家就理解了普通车不能走)……
对于高速产权方而言,既要管理更要服务。高速路上的矛盾表面好像是不懂规矩的车主和无辜的车主之间发生的,本质上还是管理的不够人性化,服务的不够到位,就比如去年春节前徐闻港收费口发生的“排队事件”,又比如春节免费最后一刻很多错过几秒钟就要全程收费大几百上千的车主不甘心从而堵住收费口要说法导致后面的车也全都受牵连……
管理与服务都有巨大优化空间。
总而言之,高速生态就是社会生态。
无论从官方的表态还是大家实际体验,“在路上”或许是接下来很多年的一种“新常态”,那么路上的问题也自然会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景,我不敢断言全国有多少人的生计在接下来会和“高速公路”直接挂钩,但可以判断的是在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窗口、鼓励汽车工业与消费的大背景下,我们是不可能逃开历史长河的。
汽车文化、驾驶文化、出行文化都将刻入新一代中国公民的社会基因里面,路权,即X权。我们身边的道路,将反过来深深地影响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