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版本的“李素丽”火了,这位手速惊人、英语倍儿溜的铁路售票员名叫游园,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从2010年上海虹桥站开通运营起就在岗了,以前每个班9小时能售出1000多张票,她是班组速度最快的。专业的人,来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据悉上海虹桥站实行“一窗通办”,所有售票窗口可以办理购票、退改签、12306业务办理、重点旅客服务等14项业务,实现“一窗办,不用跑”——让人民群众少跑腿,落在了实处。
这就是这位上海版本的李素丽-游园火了的真正原因,这是普通人真正需要的专业人士。由此而想念当初的李素丽,那个登上中学政治课本的标兵人物,透射出了时代变迁之下,普通人对于何为主流的内心呼唤其实从未变过。
李素丽,一个女人,一个北京女人,一个获得很多荣誉的北京女人。
站在今日北京的视角,我很想念李素丽。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北京,很难再出现李素丽这样的人物了。而我认为,现在的北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她这样的人物。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今天的北京很难再有李素丽?
李素丽第一次获得荣誉大概在1993年前后,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三八红旗手。现在是2024年,过去这30年是中国高速发展的30年,更是北京急剧变化的30年。
30年沧海桑田,李素丽当初能够在平凡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那个“平凡岗位”,已经消失在了时代前进的滚滚红尘之中,现在的北京公交车上,哪还有售票员啊?
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北京发生了结构性的升级,这个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人群、交通、经济、社会文化等等。今天的北京,本质上已经没有“平凡的岗位”。
公交公司的岗位,平凡吗?那是跟事业单位、国企媲美的饭碗,能在这儿谋个差事,在公众眼里你就不平凡了。身在其中的人可能还是一肚子苦,但在外人眼里,确实是这样。
今天最接近李素丽那个岗位的可能是北京地铁的乘务人员,比如在地铁口安检的小姐姐,但这样的岗位好像也不是大多数“没背景”的人能够去企及的,或者说也没人把它当做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岗位。
现在每天有无数年轻人来到北京谋发展,其中也有很多女生来当北漂儿。前几天我在小x书上刷到了一个姑娘的日记,连续半个月每天的主题都是“我想离开北京”,因为找工作很难,房租很贵,但又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人人都说北京好,怎么自己来了发现这么难。
北京对这些“试试找饭辙”的普通人,不再友好。这是经济基础决定的,也是这个时代发展到今天决定的。
所以曾经那么友好的李素丽,今天很难再出现了。曾经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踏踏实实做出点儿成绩,在一趟拥挤的21路公交车上耐心专业地给外地游客指路、充当北京门面的李素丽,在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基础设施了。
再说第二点,为什么今天的北京更需要李素丽?
正因为北京给第一次来到北京的人们的体验越来越糟糕,北京一步步陷入“不适合正常人生存”的舆论陷阱,今天的北京更需要一批李素丽这样的人物来扭转局面。
谁不想让外人说自己的家乡好呢?这不就是每三年一次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底层逻辑吗?北京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说北京好,而不是听着“北京欢迎你”结果来了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满大街自以为是的正黄旗儿,那叫一个地道儿……
假设北京涌现出了更多的李素丽那样的人物,“北京欢迎你”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唱词儿。
最后说回李素丽本身。其实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北京女性很多很多,她们有一些共同点:凡事不起急,态度倍儿棒,办事儿很专业,说话很接地气。
如果说有一类人最应该去代表北京,那肯定是这一类人。而且最好是女性,男的差点儿意思,素质再好的男性都忍不住要吹牛,一吹就跌份儿了。女性就没有这种坏毛病,想念李素丽,其实是想念那样一个美丽的时代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