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球文科倒闭潮

文摘   社会   2025-01-05 09:41   北京  

“全球文科倒闭潮”不是吓唬人,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抬头了,比如2023年的那个著名新闻——四川小伙,1985年生,川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来京12年,做过记者,后租住在北京朝阳区望京某单间,月租两千余元,失业。闪送为生。

这个故事一发出来就爆了——算是正式揭开了“文科退潮”的面纱。更早些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转行卖猪肉也引发过讨论,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自媒体,所以没有出现“时时刻刻的信息爆炸”。

关于为啥会出现全球文科倒闭潮,根源离不开“信息”二字,就像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中感慨的那样:历史的主角从来都是信息,而非智人。

信息本身又极具隐喻特征——信息其实就是过去我们说的“文科”,或者说得再直白一点,是世界这个草台班子之所以显得不那么草台的伪装,因为没有如此发达的信息机制,由某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信息枢纽维护所谓“信息中心”的权威,而这个信息中心,又被霍布斯比喻为“利维坦”——全球所有利维坦的操盘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文科生……

这也是过去的家长给孩子选专业的时候要选文科专业的直接原因——学文科将来就是要做官的……

现在,由于自媒体的兴起,利维坦的文科权威被彻底解构了——几乎各个专业领域、尤其是文科领域的所谓专家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普通人的理解、解读、引导等等,在自媒体平台上被更接地气的那些说人话的非专业人士打得抱头鼠窜……

我一个专门做自媒体的资深大v朋友一针见血——“专业”是自媒体的敌人、是大众传播之敌!但凡一个自称专业的学究,那他注定要被那些平均学历不到初中的网络红人在群众之中打出屎来。

所以我认为不是文科倒闭,而是“过去数千年一直代表着权威的传播体系”崩溃了。因为很显然——历史的主角“信息”本身如果非要分什么文理科,那它也一定是“文科”,拍个短视频、写篇文章进行传播难道还是什么“高精尖理化生实验”不成?

但传播的手段是“理科”——算法、AI、半导体,这些东西不是靠人文思考就能塑造出来的。

除了这些“理科大涨潮”解构出来的“文科倒闭潮”,还有另外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经济。

底层逻辑是这样的:经济不好,裁员潮,35岁现象,沦为孔乙己。

每一条线索都立得住脚,符合人们对于当下经济周期的普遍认知,但每一条线索又似乎哪里不对。

经济确实不好,但也没有不好到“名校毕业生工作十余年一朝失业就只能送闪送”,没有瞧不起闪送的意思,意思是以他的经历,能做的事情其实还是很多的。

裁员潮和35岁现象好像没的说,大厂排队领毕业证,一过35岁走哪都惶恐,新闻里的小伙说自己有过应聘老家青城山道观当个道士的想法,一看招聘启示,人家也不要35岁以上的。又说自己应聘新媒体公司都不敢应聘“主管”,只敢投个“实习生”岗位,就这也泥牛入海。

很惨,但有人也有疑问,但凡你是“南方周末”这个体系里出来的正经记者,再差也不会混成这样,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碰瓷——果然,有人扒出来说他只是曾经“实习”过几个月,没能转正,说明专业能力不行。后来去企业写公关软文,企业倒闭,失业。

最后赶上这一波“孔乙己长衫”的热度,做短视频卖惨,火了。火了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分成,赚几万块钱应该是不在话下。

可这是问题的关键吗?并不是,我之所以对这件事颇有感触,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我和他的经历很像,我丝毫不怀疑他的那些说法,即便是南周系被淘汰的“劣质”记者,这个起点也比我高,我现在没混到租单间送闪送,他何至于此呢?

我比他大一岁,他1985年的,我1984年的。我也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我2007年毕业,他2011年毕业(我小学5年制,6周岁上一年级,硕士两年制,里外里比一般人早读了两年,还少读了两年书。)我也在媒体单位实习过,北京某郊区电视台,比他的南周光环差远了。他给企业写公关软文,我干的也是这事儿。

那究竟区别在哪里?我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区别,就是我的大学是在北京读的,他不是。在北京六年文科高等教育,让我彻底意识到文科生没有前途,别一棵树上吊死,任何树都得试试,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再说。我这些年虽然也一直从事的是文字工作,但完全不是你理解的“舞文弄墨”,而是:写财经书、写剧本、写广告文案、写公众号……总之,写啥能赚钱就写,并且是“写一单赚一单”,日结工资的那种。不赚钱的,有时间写,没时间不写,比如写小说(严肃文学)真的是没有钱的,那就当做业余爱好。

北京是一座人文气息很浓厚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误导。它让很多人误以为“文科生适合在北京发展”。大错特错。事实上,北京可能是全中国对文科生最不友好的一座城市。在北京读文科的唯一好处就是,你能很快意识到没前途然后尽早转行。在外地读文科就惨了,以为大不了还可以去北京闯一闯……注定是一场悲剧。

按我的理解,文科其实是“终身教育”,理工科才是“职业教育”。奉劝打算来北京的文科生朋友,三思后行。另外就是,文科这东西,需要一辈子去修炼,完全没必要把高中都押在这上面,高中还是要学好数理化,大学学个一技之长,将来毕业了不说走哪都混得好,但总比只会写诗要好得多。

其实大家争来争去,核心问题在我看来就一个:文科理科,算不算因材施教?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啥叫文科,啥叫理科。

其实文理科的说法只是现行高中教育体系的产物,而这个体系又是从啥时候来的呢?改革开放。

我查到的资料是这么说的,文理分科始于1977年的恢复高考。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不分文理科的,但事实上存不存在文理科之分?存在的。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亟需专业人才,尤其是理工科的人才,这个好理解吧?造原子弹的肯定不是文科生嘛。

但最先分化出来的专业学校,恰恰是今天常说的“文科”——外语学院。国家最先设立了8所外语学校。

这里面又是啥逻辑呢?因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就是理工科)不在我国,我们要想学习科技,先要打通语言。

到了1952年,各种专业的理工科院校开始合并,做强做专,比如我的母校,北京科技大学,正是这时候合并了京津冀地区几所专业理工科院校,当时改名叫北京钢铁学院,号称学院路八大院校之首(时过境迁,如今学院路唯北航马首是瞻)。

到我入学的时候,已经是新世纪了,2001年左右,这时候学校又开始强调“综合大学”,于是开设了很多人文社科类的“文科”专业,2007年我硕士毕业的时候,科大的人文气息已经非常浓郁了,走在校园里也感觉不到这是一所理工科院校,因为女同学很多。

这种模式追根溯源又是从哪来的呢?其实是从前苏联来的。二战之后苏联损失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后重建就以分科教育为基础,以此快速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理工科)。

北京现在还有很多楼宇建筑,称为苏式建筑,包括大家熟知的“老破小”住宅楼,当初都是中苏时期大量兴建的。在大学里面也有不少建筑,红木地板嘎嘎响,钢铁座椅咣咣闹,而且这种楼大概率还是叫“主楼”,也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好了,这大概就是一个极简版的中国大陆文理分科前世今生。

它是不是因材施教呢?我觉得是,但也不完全是。

说它是,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文理科的自由嘛,你认为自己适合学原子弹那就报考理工科,你认为自己适合煮茶叶蛋那就报考……这是玩笑,你懂我意思。

说它不是,则是因为分科的第一目标是出于建设国家的需要,而不是我发现你这个孩子是个科学家的苗苗,就把你往那方面培养,你有可能是个诗人,但国家需要炼钢铁,那你最好就去学冶金。

最后说几句文理分科的合理性。

有朋友说,亮哥你说的太模糊了,而且文理分科不是“高中分文理科”。我当然同意这种说法,其实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简单地将文理分科等同于高中分文理科是不严谨的,应该是包括了理工科与人文社科、应用科学与理论科学、文理兼收与商科管理等等,它有很多种叫法。

但文理分科的说法合不合理?它肯定是合理的,或者说至少曾经是合理的。现在我们认为它不合理,是因为时代变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区分方法诱发了一个很不好的对立——文科脑与理科脑的对立。

文科生瞧不起理科生,认为他们缺乏感性思维与人文关怀。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认为他们脑子一团糊糊就会说一些孔乙己一样似是而非的废话文学。

这种鄙视闭环,是不对的。

其实一座城市、一个社会、一个时代要和谐发展,感性的人文关怀必不可少,理性的科学建设更加重要,二者是唇齿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我说北京劝退文科生,并不是说北京不需要人文关怀,事实恰恰相反,北京需要,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同时,我们可能更需要科学技术,否则会被卡脖子嘛。

但无论如何文理科不应该对立起来,因为人本身就是综合的,牛顿晚年还坚信神学呐,那你说他是文科还是理科呢?要我说,他就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任何一个伟大科学家都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一个“理科生”。

阿亮评论
社会学科班出身,看透了社会那一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