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探索 | JAMA「全球首例全眼移植:医学奇迹的诞生」

2024-10-28 06:30   江苏  

在面对复杂的颅面损伤和眼球丧失时,重建治疗成了一个棘手的医学难题。传统的重建技术往往无法有效解决眼球丧失带来的功能和美观问题,这让许多患者深感无助。然而,血管化复合组织异体移植(VCA)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VCA是一种移植技术,将包含血管的复合组织(如皮肤、肌肉、骨骼等)从供体移植至受体。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失去的结构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全眼移植的概念逐渐受到关注,虽然已经有一些颅面VCA案例的报道,但在具体的手术方法上仍然缺乏深入的探讨。


文章信息


2024年9月9日,来自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Eduardo D. Rodriguez教授团队在《JAMA》(IF: 63.1)上发表了题为Combined Whole Eye and Face Transplant: Microsurgical Strategy and 1-Year Clinical Course的论文。本研究旨在解决颅面损伤导致的眼球丧失问题,探讨了一种联合全眼与面部移植的显微外科策略,并详细评估了术后一年的临床效果。



思维聚焦

RESEARCH DESIGN

研究目的:

旨在探讨一种显微外科策略,以应对颅面损伤导致的眼球丧失问题,评估联合全眼与面部移植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

受体评估与方案优化:

受者情况:46岁男性,高压电击导致面部损伤及左眼失明

术前评估:MRI与血管造影确认视神经和供血血管完整

流程优化:尸体模拟和个性化手术装置设计

供体准备与眼部评估:

供体选择与匹配:因缺氧性脑损伤死亡,头部无外伤,左眼健康,外观高度匹配,交叉配型兼容良好

眼部评估:视网膜和血管结构正常,ERG和VEP有光反应

干细胞注射:术前24小时采集CD34+干细胞注入视神经连接部位,减少缺血损伤并促进血管生成

全眼及面部移植手术过程:

血管重建与个性化支持:连接供体视动脉和眼静脉至受体颈动脉分支,定制设备实现眼眶骨和面部结构的精准移植

术中流程:同步手术,切断供体视神经并注入CD34+干细胞,促进再生

成活监测:血管造影确认血流灌注,术后眼球功能保持

研究结局指标:

移植眼球及面部异体移植的存活情况、视网膜灌注、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视网膜对光刺激的反应

PI视界

PI PERSPECTIVE

 


Eduardo D. Rodriguez


重建整形外科与面部移植

本研究的主刀外科医生Eduardo D. Rodriguez教授说:“我们在过去一年的发现标志着一个充满希望的初步成果,为进一步的进展和持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对亚伦的恢复情况感到非常惊讶,没有出现任何排斥反应。我们在匹配过程中的系统化方法确保了亚伦获得最理想的供体匹配,再加上我们独特的免疫抑制方案,为消除和避免早期排斥反应设立了标准。我们已经完成了全眼移植的工作。现在,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如何恢复眼睛的视力,我们期待与学术界的合作,利用独特的工具和最佳疗法,加速这一领域的发现。”


提纲掣领

CONCLUSIONS & DISCUSSION


全眼移植的核心挑战在于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尤其是需要在保持视网膜灌注、限制视网膜缺血的前提下,维持视神经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本研究采用个性化的手术器械和优化的VCA技术方案,试图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为重建面部和眼球功能提供新的临床途径。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对一名因高压电击而失去面部组织和左眼的患者进行了联合眼球和面部移植手术。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手术成功完成,患者术后评估结果显示眼内压力维持在正常范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灌注良好部分视网膜结构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中得以保持,并在电生理检测中呈现出微弱反应。然而,术后一年内,患者仍未恢复光感知,视神经出现苍白,视网膜组织减少,提示光感知的恢复仍然存在技术瓶颈。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联合全眼和面部移植提供了初步的技术验证,展示了在维持视网膜灌注和眼内压力的条件下实现移植存活的可行性。通过此次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解决全眼移植生理和免疫挑战的潜在方法,并为进一步探索眼球独立移植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未来研究将集中于优化视网膜再灌注技术、增强视神经和视网膜的功能恢复,并探索如何通过创新的免疫抑制方案更有效地减少排斥反应。此外,不同患者个体的长期康复情况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也需要深入研究,为全眼移植及视力恢复提供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原文: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823414

编辑:牛子璇

排版:bonbon

校对:陈玮洁

审核:曹秋晨

转载须知:

本文为枢界centrangle原创文献阅读笔记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扫码加入群聊,尽享文献全文



枢界脑眼
这里是刘庆淮主任、肖明教授脑眼联合科研团队。看你未见,感你未知!关注脑眼领域的顶刊科研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