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云波路基本建设范围内清理北魏墓葬29座。该墓地南临云波里北魏壁画墓、南郊北魏墓群、七里村墓群等,西靠魏都大道,北临南环路,东为永泰南路。东北有北魏明堂遗址、沙岭北魏壁画墓、雁北师院北魏壁画墓等。其中,M10形制独特,出土器物丰富(图一),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北魏石椁墓位置示意图
M10坐北朝南,为长斜坡墓道方形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206°。(图二、三)。图二 M10平、剖面图
墓道 位于甬道南端,平面呈长方形,斜坡状,坡度18°。东西长12.3、南北宽1.2、距现地表深6.6米。回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土质疏松,未经夯打。 甬道 位于墓室南端,甬道南北长1.7、东西宽1、高1.6米。有一石板倒于墓室与甬道之间。长1、宽0.3-0.9、厚0.05米。推测为墓门。墓室 为平面呈近正方形的四面坡顶土洞墓室,长3.54、宽3.8、墓顶高2.4米(图四)。 葬具 为一石椁(图五),位于墓室内中部,砂岩质,仿木结构,石椁单檐悬山式顶,通高1.85米。石椁地栿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84、南北宽1.89米。四周由9块大小不一的石条拼合而成,东、西、北三面石条上开凿凹槽,南面石条上开四个圆形榫口(柱础洞)。10多块大小不一的石板拼合成石椁地板(图六)。平面呈八边形的两根檐柱和两根角柱分别插入地栿南面的榫口内,柱上有栌斗,门柱和角柱下半部相对处有榫槽,插入两块石板,上半部为明窗。东、西、北分别由带榫卯的2、2、3块石板拼成三面墙(石椁壁)。东西两侧椁壁板上置两根三角形梁,北侧壁板和南面两门柱搭两根三角形梁,前搭栌斗。四根三角形梁中部均置散斗状基座,上面东西向置一脊榑,北壁位置上有挑檐枋搭于梁上,南壁位置处四根梁两端刻有榫槽,上搭额枋,南面梁上有出挑,挑上有大(散)斗,斗上有挑檐枋,前后挑檐枋和脊榑上承盖板,构成完整的石椁。石椁南侧顶板下面雕刻仿木建筑形式的椽子。石椁顶部正中东西向有正脊,两侧有“凸”字形鸱尾(图七)。石椁内铺地石板上置一木棺,木棺前高宽后低窄,棺木已朽,但棺痕清晰,长2.05、宽0.6-1.08、残高1.05米。棺内有人骨一具,头向西,仰身直肢,女性,年龄40-50岁(图八)。图八 石椁
M10出土器物40件,多为陶器,有陶俑和陶罐;此外,还有少量铁器和漆器。器型主要包括:镇墓俑4件、人物俑18件、家畜俑2件、生活用具及车辆模型12件及漆盘、铁镜、铁质棺环、铁棺钉各1件(图九)。图九 墓室平面图
镇墓武士俑 2件。头部和身体为泥质灰陶,胳膊、腿、底座是泥质红陶,头、上身、下肢和底座、胳膊和手分别制成,再将5个部件插装组合而成。
镇墓武士俑 1件(M10:18)。位于墓室入口处西侧。倒于墓道口,武士俑头戴兜鍪,兜鍪正中有插缨的圆孔,粗眉弯曲,双目圆睁,尖鼻高耸,嘴唇宽厚,上有“八”字胡。武士左右两臂插入铠甲袖内,左臂弯曲前伸,右臂弯曲高抬,原手中应执物,腹臀外凸。铠甲白底色,上绘黑色铠甲纹。两腿分开站立在底座上。头部、手部、腿部涂成红色。残高99厘米(图一0)。镇墓武士俑 1件(M10:19)。位于墓室入口处东侧。出土时脸部朝西,面向墓道口,左臂伸向墓门方向,右臂高举,手中也应执物,佚失。残高85.5厘米(图一一)。镇墓兽 2件,一件为人首兽身,1件为兽首兽身。泥质灰陶,上有彩绘。
人首兽身镇墓兽 1件(M10:7)。位于墓室入口处东侧。人首,头部略下垂,头戴小黑帽,大耳,弯眉,鼻子高阔,“八”字胡,嘴角上扬,脸部涂红,腹部中空,兽足,背有长方形孔应为插鬃毛之孔,长尾从后方绕起搭在兽脊背上,尾端分叉,兽身先涂白,绘黑线,后红色彩绘。长53、高30厘米(图一二)。兽首兽身镇墓兽 1件(M10:8)。位于墓门入口处西侧,长耳,凸弯眉,鼓眼,猪鼻,嘴巴大张,牙齿排列整齐,长舌外露,下巴突出,全身先全部涂红,再绘黑线,最后绘红彩,舌部全部涂红。长59、高34.4厘米(图一三)。
女乐俑 3件。标本M10:3、5位于墓室内石椁门外东侧,标本M10:9位于墓室内石椁门外西侧。均为泥质红陶,坐姿,头戴黑色垂裙皂帽,帽顶有“十”字形刻痕,帽与帽裙之间扎带一周,帽后部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带系结。身着交领窄袖长襦,长襦涂白,襦边有黑线填红边饰,襦内着长衣,长衣下部饰红色条纹,脸部均涂白,着靥装,表情不一。吹竖笛女坐俑 1件(M10:3)。脸部微下垂,左手上,右手下,作吹竖笛状。高20.3厘米(图一四)。吹横笛女坐俑 1件(M10:5)。头部微右倾,目光向左,双手置于身前,作持笛吹奏。高19.3厘米(图一五)。弹筝女坐俑 1件(M10:9)。右腿膝盖微抬,露出右脚,双手手心朝下,作双手抚古筝状。高20.9厘米(图一六)。胡乐俑 4件。泥质灰陶,立姿伎乐俑,头戴黑色风帽,深目高鼻,腰系革带,肚臂外凸,袍边底部侧摆开叉,足蹬高靴,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服饰姿态各不相同。标本M10:25在石椁内门旁,其余位于石椁外门两侧。缘橦男胡俑 1件(M10:4)。头部高高扬起,双臂弯屈叉腰,身着白色圆领窄袖长袍,红色边饰,袍身绘红色花卉图案,额正中有一圆形孔,应为顶橦之处。高28厘米(图一七)。吹横笛男胡俑 1件(M10:10)。身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袍上绘有白色花卉图案。双手臂向前举至左侧肩部高度,手部半握,手心相对,应在吹奏横笛。高29.6厘米(图一八)。吹竖笛男胡俑 1件(M10:13)。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红色边饰,袍身上绘红色竖纹,双臂佚失,嘴部微张,似在吹竖笛。高29.2厘米(图一九)。男胡俑 1件(M10:25)。残。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红色边饰,袍身上绘红色花卉图案,头部、双臂佚失。高22.4厘米。A型 7件。泥质红陶。站姿,双手袖于胸前,头戴黑色垂裙皂帽,帽顶有“十”字形刻痕,帽与帽裙之间扎带一周,帽后部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带系结,女侍俑身穿交领窄袖曲裾长襦,长襦涂白,襦边饰红,襦内着长衣,下饰红色条纹,脸部涂白,表情生动,不尽相同。其中标本M10:11、27、33为右衽,标本M10:24、28、32、34为左衽。仅标本M10:11位于石椁门外右侧,其余均在石椁内陶屋周围。标本M10:11,露齿微笑,高25.6厘米(图二0)。标本M10:24,露齿笑,残高24.7厘米(图二一)。标本M10:27,露齿微笑,高25.5厘米(图二二)。标本M10:28,露齿微笑,高25.7厘米(图二三)。标本M10:32,较矮,露齿微笑,高22.6厘米(图二四)。标本M10:33,露齿微笑,高24.2厘米(图二五)。标本M10:34,露齿笑容,高24.8厘米(图二六)。B型 4件。泥质灰陶,站姿,头戴垂裙皂帽,帽顶有“十”字形刻痕,帽与帽裙之间扎带一周,身穿交领窄袖直裾长襦,长襦涂白,襦边饰红,双手袖于胸前,耳垂有圆形饰物,着靥装,面带微笑,有的露齿。标本M10:12位于石椁门外,其余均位于石椁内陶屋周围。标本M10:12,高25.5厘米(图二七)。标本M10:23,高25.4厘米(图二八)。标本M10:26,高25.8厘米(图二九)。标本M10:29,高26厘米(图三〇)。
陶牛 2件。位于墓室内石椁外西部,泥质红陶,泥片捏塑成形。标本M10:14,黑陶牛。全身涂黑,牛背上白色装饰,牛角涂红,立耳圆眼,鼻孔翕张,身体壮硕。通高20.5厘米(图三一)。标本M10:15,红陶牛。全身涂红,背部白色装饰。通高23厘米(图三二)。
陶毡帐 2件。形制相同,位于墓室内石椁门外两侧,泥质灰陶。标本M10:1,底部近正方形,向上逐渐收分,顶部似用毡覆盖,有两个天窗,正壁中下部开门。长26.4、宽26.6、高32.4厘米。门高14.8、宽9.2厘米。门帘卷起,门两侧开两个窗户,陶毡帐的两侧各开两扇窗户,有挑檐,后壁浮雕一条绳索,一端分叉固定,另一端穿过一圆环直通天窗,表示这条绳索能起到控制天窗开启的作用(图三三)。标本M10:17,长25.5、宽28.2、高32.8厘米(图三四)。陶灯 1件(M10:6)。位于墓室内石椁门中部,泥质灰陶。由盘、柱、底座、枝灯四部分组成,灯盘圆形,直口,方唇,平底中部凸出一中空榫,用于连接灯柱,口沿外有两周凹弦纹。灯柱上细下粗,插枝灯处阴刻两周双线凹弦纹。底座呈喇叭形状,从上到下共分三层,逐层增大,底部直径21.8厘米。插枝灯孔共8个,分上下两排错落排列。口径19.4厘米,通高47厘米(图三五)。陶屋 1件(M10:31)。长方形屋面,单脊,悬山顶,条状瓦棱,直墙,平底。屋脊两侧饰鸱尾,前面正中一门,门额上有三个门簪,屋面涂白,柱梁饰红,屋顶涂黑。面阔28.6、进深24.2厘米,门高10.8、宽9.2厘米,通高38厘米(图三六)。陶碓 1件(M10:40)。泥质灰陶。支架佚失,长19厘米(图三七)。鳖甲车 1件(M10:2)。位于墓室内石椁外东侧,车厢底板呈长方形,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似鳖甲。四隅各有一根方形柱子,车厢两侧各开两扇窗户,有挑檐。窗下两侧凸起部分各有三孔,用以插杆竖幔,应为通幰车。厢体外表用黑色粗线条饰长方形图案,似错缝垒砌的砖墙。车厢后方开门两扇,车轮泥质灰陶,轮有12幅。长27,通高27.8厘米(图三八)。陶卷蓬车 1辆(M10:16)。位于墓室内石椁外西侧,车厢呈长方体,车顶前后高翘,中间低凹,车厢后方开门两扇,车厢两侧各开二扇窗户,窗下两侧凸出部位各有三孔,通幰车,车轮有11根幅条。长13、通高27.4厘米(图三九)。陶罐 4件。位于石椁内东侧,均为泥质灰陶。盘口,方唇,盘口外两周或三周凸弦纹,短粗颈,圆腹,平底,颈下部和肩部以弦纹带为框,滚印连续波状忍冬纹带,腹部戳印小方格纹蓖纹,有的肩部饰网格暗纹。标本M10:20,盘口三周凸弦纹。颈部、腹部饰折线暗纹,肩上部饰竖线暗纹,肩下部饰网格暗纹。颈下部、肩中部饰两周凹弦纹夹一周忍冬纹带,腹部压印蓖纹带。口径13.6、腹径21、底径8.3、通高29.2厘米(图四〇)。标本M10:21,盘口饰三周凸弦纹。颈部、肩上部饰竖线暗纹,腹部饰折线暗纹,肩下部饰网格暗纹。颈下部、肩中部饰两周凹弦纹夹一周忍冬纹带,腹部压印蓖纹带。口径13.5、腹径20.8、底径8.4、通高30.2厘米(图四一)。标本M10:22,盘口饰两周凸弦纹。颈下部、肩中部饰两周凹弦纹夹一周忍冬纹带,腹部饰压印蓖纹带。颈部、腹部饰折线暗纹,肩上部饰竖线暗纹,肩下部饰网格暗纹。口径12.2、腹径19、底径8.4、通高24.6厘米(图四二)。标本M10:30,盘口饰三周凸弦纹。颈下部饰两周凹弦纹夹一周忍冬纹带,肩下部压印蓖纹带。颈部、腹部饰折线暗纹,肩部饰网格暗纹。口径12、腹径17.8、底径7.4、通高23.8厘米(图四三)。陶葫芦罐 1件(M10:35)。泥质灰陶。平沿,罐体由两个北魏平城时期常见的罐体串成葫芦状。罐颈部饰两周凹弦纹带夹双线水波纹。口径4.4-6.5、腹径13.2、底径9.8、通高22.2厘米(图四四)。
铁棺钉 1套(M10:36)。上粗下细,四棱状。残高21.6厘米(图四五)。铁棺环 1件(M10:37)。圆环状。外径10、内径7.2厘米(图四六)。铁镜 1件(M10:38)。圆形,镜背有纽。直径6.4厘米(图四七)。图四七 铁镜
M10未见有确切纪年的器物。墓葬平面近方形,墓顶为四面坡顶,葬具为仿木结构的石椁。随葬器物主要分五大类:陶镇墓俑、人物俑、家畜俑、生活用具及车辆模型。其他还有铁镜、铁质棺环、铁棺钉等,与宋绍祖墓①和司马金龙墓②出土的随葬陶俑组合和俑群特征较为类似,具有一致性,因此,此墓是一座北魏平城时期的土洞墓,时代应在北魏太和以后。从墓葬出土的口沿外有二或三周凸弦纹和器身压印忍冬纹带的陶罐,可以进一步说明墓葬时代在太和以后③。大同近年来出土的宋绍祖墓、智家堡石椁墓④、公安局北魏石椁墓⑤、御昌佳园M96⑥均出土有石椁,但以上所列这些墓葬石椁内都置有石棺床,石棺床上不设木质葬具,直接陈尸于石棺床上。而此墓置木棺,且直接将木棺陈于石椁内地栿上,未置石棺床,为以前所未见。上述五座石椁墓石椁结构各不相同,仅此墓石椁南壁梁上有出挑,是以前出土的北魏墓葬石椁上未见到的。墓室内随葬器物基本没有移动,保持了当初下葬时的位置,对于研究该时期的葬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①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②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④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
⑤⑥资料现存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
张志忠
发掘
古顺芳、侯晓刚、吕晓晶、靖晓亭
摄影
吕晓晶
绘图
李虹芳
执笔
张志忠
图文|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原文名为《山西大同云波路北魏墓(M10)发掘简报》
刊于《文物》2017年第11期
原文略有删减
责编 |张晋凡
初审|古顺芳
终审|周晓燕
此文转自“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