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阳高北魏尉迟定州墓发掘简报

学术   2024-11-04 23:47   山西  

2010年9月,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上泉村东南高压线铁塔基座施工时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图一)。墓顶在施工中遭到破坏,暴露出墓室内石椁,由于该地区地下水位较浅,墓室内有深达1米的积水。经调查,此墓为一座北魏时期的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墓葬坐东朝西,方向 272°。为长斜坡墓道砖构单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图二、三)。墓葬封土在20世纪50年代被夷平,现为耕地。 

图二  墓葬平、剖面图

图三 墓葬全景


图四 石墓门内侧


墓道位于甬道西端,平面呈长方形,为斜坡状,坡度24°。东西长约10、南北宽0.8、距现地表深5.45米。回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质疏松,未经夯打。墓道中部,距现地表1.2米处的回填土中有动物头骨18个,分为两排,南北并列。墓道南侧由西向东排列2个马头骨、6个牛头骨。牛头骨下各放置4个牛蹄骨。墓道北侧由西向东以1个羊头骨和1个狗头骨为一组,并排放置4组(图五)。 

图五  墓道动物头骨

墓门位于甬道西端,为砂岩质对开式石门,无装饰(图四)。门高1.45、宽0.52、厚 0.06 米。门枕石长0.2、宽0.2、高 0.1米。 

甬道位于墓室西端,东西长1.4、南北宽 0.8、高 1.65米。墙体采用平砖三层,上砌立丁砖一层,相间四组后开始起券。单层拱券顶,厚0.15米。铺地砖由西向东采用"人"字形铺砌。 

墓室砌筑于东西长4.1、南北宽3.8米的长方形土圹内。墓室平面略呈弧边长方形,东西长3.2、南北宽2.8、通高2.9 米。墙体采用平砖三层、上砌立丁砖一层的砌筑方式,相间五组后开始四角起券,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 ( 图六)。墓葬用砖均为长 30、宽 15、厚 5 厘米的青灰色素面条砖。

图六  砖砌墓室顶部

葬具为石椁,位于墓室东北部(图七)。石椁内置石棺床。

图七  石椁

石椁为砂岩质,仿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廊式,单檐悬山顶。由56块石构件拼装组合而成,通高1.85米。石椁顶板东西长 2.4、南北宽 2.1米,由14块石板拼合而成。每两块石板拼接处均各自阴刻文字记号,共计20字,有"前"、"三"、"四"、"日"、"急"、"甲"、"用"、"奇"、"戟"、"东"、 "豆"等(图一一)。 

图一一  石椁顶部平面图

石椁前廊有廊柱四根,直径 0.12、 高1.2米,截面呈八角形。柱础为上圆下方覆盆式,素面,直径0.24 米。柱头上承托仿木柱头铺作,斗拱为一斗三升。明间施剳牵出挑, 梁头搭在柱头铺作上。斗拱上承托檐檩,由三根圆形石柱以凸凹榫卯相接而成,直径0.09、长2.4米(图一二、一三)。 

图一二  石椁正立面图

图一三  石椁剖面图

石椁为抬梁式承重墙结构,四壁由10块竖立的石板拼装而成,石板高1.54米。石板间由榫卯衔接。明间设门洞,无门,以封门石封堵。封门石高120、宽66、厚7.5厘米,外侧中部有刻铭97字,其中有"太岁在丁酉二月辛巳朔十六日丙申"及"尉迟定州"等内容。石椁四壁立于地栿上。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2、南北宽1.42米,由10块长短不同的长方形石条围成一周。石条长0.45~ 1、宽0.23、厚 0.12 米,石条上开凹槽。石椁南北两壁上架纵向三角梁两根,长1.46、宽0.07、高 0.13~ 0.38米。三角梁上承托脊檩,由三根圆形石柱以凸凹榫卯相接而成,长2.4、直径 0.1米(图八、一四、 一五)。

图八  石椁结构

图一四  石椁梁架平面图

图一五  石椁基础平面图

石棺床位于石椁内,为砂岩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04、南北宽0.91、通高0.3米。由4块盖板石、2块前挡板石和3块顶石拼接而成。3块顶石呈南北向支撑盖板石,棺床内中空。2块前挡板石以凸凹榫卯相接,上面雕刻有连续水波纹(图一〇、一六)。 

图一〇  石棺床雕刻局部

图一六  石椁棺床平面图

石棺床上放置人骨一具,未发现棺木痕迹。人骨为成年女性,头向西,面向南,因遭到地下水扰乱,葬式不明。头骨上佩戴铜下颌托,已腐朽(图九)。 

图九  石棺床人骨

二、随葬物品 


该墓出土随葬器物包括釉陶壶、陶罐、银耳环等,共6件。 

釉陶壶  1件(标本1)。位于墓室西北角。泥质灰陶。施酱褐色釉,壶内施半釉。口残。宽平沿,细颈,圆肩,弧腹,平底。颈、肩部饰两道凹弦纹。口径6.6、腹径10.8、底径 5、高 16厘米 ( 图一七:1、一八)。

陶罐    3件。位于墓室西北角。泥质灰陶。标本2,高直口微敞,斜唇,圆肩,弧腹,平底。颈、肩部饰两道凹弦纹。口径9.5、腹径15、底径 7、高19厘米(图一七:6、一九)。标本3,盘口,平唇,束颈,圆肩,弧腹,平底。口外沿饰一道短斜线戳刺纹,颈、腹部饰两道凹弦纹,颈、肩、腹部饰竖线纹及网格暗纹等。口径8.8、腹径10.8、底径5.2、高14厘米(图一七 :5、二〇 )。标本4,短直口微敛,扁鼓腹,平底。腹部饰连续竖线暗纹。口径7.5、腹径13.6、底径 7.5、高 9.3 厘米(图一七:4、二一)。 

银耳环  1件(标本5)。位于头骨下部。银质。素面,圆形环状,截面圆形。直径2厘米 ( 图一七:2)。 

石灰枕   1件(标本6)。位于石棺床西侧。石灰质。呈元宝形,两端上翘。长29、宽13.5、高 16.5 厘米(图一七:3、二二)。 

图一七  出土器物

图一八   釉陶壶(标本1)

图一九   陶罐(标本2)

图二〇   陶罐(标本3)

图二一   陶罐(标本4)

图二二   石灰枕(标本6)

三、结语 



此墓石椁封门石上所刻的“太岁在丁酉二月辛巳朔十六日丙申”纪年应为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457年),属北魏平城时期。据铭文记载,墓主为尉迟定州[1]。 

墓室采用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即四角起券的形制,具有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孙吴时期特征[2]。而平城时期的北魏墓多以方形墓室为主,墓道也以长斜坡为主,墓道方向由向西居多而改为向南居多,形成以长斜坡墓道、弧边方形单室墓,四角攒尖顶为主的墓葬形制[3]。拓跋鲜卑迁都平城后,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原因,曾将被北魏灭亡的各个政权区域内的居民以及南北战场上俘获的人口大规模地强制迁徙到平城及其附近,约有16次之多,人口迁徙的总数最少也有百万余人。其结果是多种文化的传播,其中就包括了墓葬形制及葬俗,这可能是此种墓葬形制出现的原因。 

此墓中前廊后室的仿木构建筑石椁是在北魏迁洛之前的平城地区继北魏宋绍祖墓[4]和智家堡北魏石椁壁画墓[5]之后,发现的第3座北魏石椁。此墓有明确纪年,在已经发掘的北魏墓中比较罕见,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北魏贵族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领 队:刘俊喜 

发 掘:尹   刚  侯晓刚  徐淑珍  刘东红 

绘 图:江伟伟  尹   刚 

摄 影:侯晓刚  尹   刚 

执 笔:尹   刚  江伟伟  


参考文献


[1] 关于石椁封门石铭文的考证见殷宪、刘俊喜《北魏尉迟定州墓石椁封门石铭文》,《文物》2011年第12期。

[2]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12期。

[3] 王雁卿《北魏墓葬结构的区域特征》,《北朝研究》 (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 

[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

[5] 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


图文|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原文名为《山西大同阳高北魏尉迟定州墓发掘简报》

刊于《文物》2011年第12期

原文略有删减

责编 |张晋凡

初审|古顺芳

终审|周晓燕


此文转自“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

北朝考古
欢迎关注
责编:粟特人
编辑:吴蕾


北朝考古
Archaeolog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致力于北朝考古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收集,为北朝考古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偶尔穿插娱乐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