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柯国梁等:具有尺寸选择性的杂交链式反应探针实现活细胞内的精准信号放大

学术   科学   2024-11-14 09:46   北京  
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HCR)是一种无酶催化、高效率、高灵敏的等温扩增方法,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考虑到HCR的靶标驱动特性,HCR的选择性对精准信号放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HCR体系一般通过核酸的序列选择性、靶标与配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等来实现靶标与类似物的区分。尽管这些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生物传感性能,但在生物靶标与类似物过于相似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精准的信号放大。例如,细胞内microRNAs(miRNAs)的原位生物传感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已报道了许多细胞内miRNA触发的HCR探针,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由于microRNAs前体(pre-miRNAs)的部分序列与miRNAs成熟体完全一致,这些基于传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设计的探针也会对pre-miRNAs产生响应,对miRNAs成熟体的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因此,开发一种细胞内miRNAs成熟体精准驱动的HCR探针,有望降低microRNAs前体的信号干扰,实现细胞内miRNAs成熟体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成像。


图1. 用于细胞内精准信号放大的尺寸选择性杂交链式反应探针(qTcage)
为此,作者利用miRNAs成熟体(19–23 nt)和microRNAs前体(60–70 nt)在尺寸上的显著差异,开发了一种具有尺寸选择性的杂交链式反应探针(qTcage),实现了癌细胞中miRNAs成熟体的精准生物成像。如图1所示,作者设计了一种在纳米尺度上可以精确调控空腔尺寸的DNA纳米笼。基于DNA纳米笼的尺寸选择性,较短的miRNAs成熟体可以进入空腔置换出引发链,从而激活HCR反应以恢复荧光信号;而pre-miRNAs的尺寸较大,难以进入空腔,因此无法激活HCR。结果表明(图2),对于qTfree(没有DNA纳米笼,作为阴性对照),在不同长度靶标的存在下,其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差异;而qTcage探针随着靶标长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证明了qTcage探针优异的尺寸选择效果。与qTfree探针相比,qTcage探针在pre-miR-21存在下的荧光信号显著减弱,表明qTcage能够显著降低pre-miR-21带来的干扰。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表明,qTcage探针在细胞内也有良好的尺寸选择效果,显著降低了细胞内miRNA成熟体成像过程中来自pre-miRNA的干扰。总体而言,基于尺寸选择性的杂交链式反应实现活细胞内miRNA成熟体的精准信号放大,也为其他重要生物分子的精准信号放大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图2. qTCage探针实现癌细胞中miRNAs成熟体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
该成果以“Size-selective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for accurate signal amplification in living cancer cells”为题,最近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doi: 10.1007/s11426-024-2294-x)。论文第一作者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婷,通讯作者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柯国梁教授。该文将收录于2024年新锐科学家专刊中。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通讯作者简介】

柯国梁,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骨干,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获得厦门大学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培养。主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担任美国化学会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青年编委,曾获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青年化学化工奖。主要致力于生物传感、DNA纳米技术、CRISPR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 Commun.Sci. Ad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Cent. Sci.Nano Lett.Chem. Soc. Rev.等期刊上。

【扩展阅读】

2024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上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Sci. China Chem.影响因子10.4 ||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探针与传感

湖南师范大学熊二虎等:基于分裂型crRNA的CRISPR-Cas12a系统对RNA的高灵敏检测研究

Jong Seung Kim院士、孙耀教授、杨文超教授合著综述:近红外荧光探针点亮植物

谭英、刘晓刚、尹军三个课题组合作成果:多转子和氢键作用协同策略构建高敏感近红外粘度探针

厦门大学黄维院士、李林教授课题组:基于新型荧光抑制剂探针的胶质瘤MAO-A组学分析与超分辨成像

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团队:重塑肿瘤细胞膜促进CAR-T细胞抑制实体瘤

张晓兵课题组:自定位成像策略实现细胞内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原位示踪

刘磊等多位专家合著综述:蛋白质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武汉大学王富安/武汉科技大学曾燕、吴琼团队综述:外源调控的DNA分子机器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化学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化学科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