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晓悦:论李少君诗歌中的海洋元素与生态意识

文化   2024-10-06 19:06   山东  



论李少君诗歌中的海洋元素与生态意识



孔晓悦






李少君是一位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诗人,青年评论家易彬最早将之称为“自然诗人”,北京大学的吴晓东先生称他的作品是“诗学的生态主义”,南开大学的罗振亚先生则称他的写作是一种“生态写作”。李少君的诗歌有着鲜明的生态指向,这或许是与他的生存环境有关,李少君从小在乡下长大,与自然本就关系密切。他的出生地和读书地又都是风景秀美之所,大学时期就读的武汉大学更是被称为中国风景最美的大学,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海口这个生态环境良好的临海城市,可以说,李少君一直维持着和自然生态的亲密关系。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在海口这个临海的城市工作、生活多年,李少君的诗歌作品中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了海洋元素,这些海洋元素,体现着他鲜明的生态意识。因此本文以李少君的诗歌创作为依托,挖掘他诗歌中的海洋元素书写,揭示其鲜明的生态意识。







一、 日常化的海洋书写








李少君是湖南湘地人士,自小陪伴他的是内陆山水,而不是海洋。对于海洋而言,他是一个外来的他者,在诗歌《闯海歌》中,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带着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梦想而来到海边的大学生:


我看过湘江和长江,也到过洞庭湖和东湖/我被1980年代启蒙出自我意识和个人精神/我想要实现自我意识和个人精神/我想要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就得去大海边/我迷信海洋是史诗、英雄与奇迹发生之地/我可以在海上建一座宫殿或某种海市蜃楼/以满足我的激情寄托我的梦想和辉煌/那些漂浮的岛屿与天上的浮云相映生辉/足以把每一天变成浪花飞溅的海天盛筵⑵


由此可知,李少君是怀揣着自由与梦想主动贴近海洋,他是以一个外来者的姿态进入相对陌生的海洋世界。然而,或许与自小与自然生态保持着亲密关系有关,李少君和海洋迅速熟悉起来,他并没有对海洋进行过多的陌生化的描述和书写,海洋似乎并未对他造成过多的冲击,他对于海洋的感受和描写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天涯海角的景色日复一日/海浪一次又一次冲击那几块顽石/就像日常生活一次又一次撞击时代的礁石”,海洋迅速在他的诗歌中从陌生化转为日常化,海洋对他而言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将海洋书写融入日常生活,体现着原生生活对李少君的影响,同时体现着李少君的生态智慧,因为海洋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论是客观的描述还是远距离的观察、思考,都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海洋日常化地呈现在生态诗创作中,既是亲近自然的惯性使然,又是李少君的主动选择。在李少君的诗中,对海洋采取的并不是一种审视的姿态,海洋就那样自自然然出现在他的描写中,有时将之作为主角,有时可能只是以之为一个隐在的背景,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体会到海洋在他诗歌中的日常性。这种对海洋的日常化书写其实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摒弃,体现出了人类与海洋的平等地位。


在诗作《邻海》中,诗人把大海当成了毗邻而居的邻居,将与大海的交往融入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是客厅,一大片的碧蓝绚丽风景/就在窗外,抬头就能随时看到/海更像邻居,每天打过招呼后/我才低下头,读书,做家务,处理公事/抑或,静静地站着凝望一会/有一段我们更加亲密,每天/总感觉很长时间没看海,就像忘了亲吻/所以,无论回家有多晚,都会惦记着/推开窗户看看海,就像每天再忙/也要吻过后才互道晚安入睡⑷


在李少君的笔下,海洋被剥去了或宏大或华丽的外衣,像一个沉静的邻居,以最本真最朴素的姿态呈现在人前,参与进诗人的日常生活,这样,海与人之间摒弃了那种相互利用的对立关系,反而建立起温情脉脉的精神联系,大海不再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引下的资源库或者被利用者,回归了其原本的形态与价值。


海洋并不永远美丽,李少君对大海的日常性书写同样会触及海洋丑陋的一面。当然,海洋的丑陋也正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恶果,这种不遮蔽、不讳言的写法把真实的大海展现在我们眼前,以丑恶的景象唤起人们心中的生态意识,比如这一首《并不是所有的海》:


并不是所有的海/都像想象的那么美丽/我见过的大部分的海/都只有浑浊的海水、污秽的烂泥/一两艘破旧的小船、废弃的渔网/垃圾、避孕套、黑塑料袋遍地皆是/和我们司空见惯的尘世毫无区别/和陆地上大部分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⑸


很显然,李少君想象中的海洋是美丽的、纯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他所见的海洋却只是浑浊的、污秽的,和司空见惯的尘世没有任何区别,人类凭一己之力将海洋变成了另一片“陆地”。这是一种立足于当下的写法,毕竟海洋污染已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机,这同样也是一种无比真实的写法,多年以来人类尽情将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倾入大海,造成海洋污染,危害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海洋从人类生命的起源地变成了人类的垃圾场,海洋环境的逐渐变差正给我们发出危机警告。在这种情况下,李少君将海洋“恶”的一面呈现给我们,戳破人类对海洋的美好幻想,展现它日常生活中肮脏的一面,这样的创作正如当头一棒,敲醒沾沾自喜的人类,给人类一个机会重新审视自我与海洋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李少君明白告知读者海洋的肮脏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但是他又并未采取彻底的批判视角,并没有采取或讽刺或严厉的态度将情绪继续宣泄下去,而是话锋一转以一种温和而宽容的态度书写自己的固执和守候:


但这并不妨碍我/只要有可能,我仍然愿意坐在海滩边/凝思默想,固执守候/直到,夜色降临、凉意渐起/直到,人声渐稀、潮声渐小/直到,一轮明月像平时一样升起/一样大,一样圆/一样光芒四射/照亮着这亘古如斯的安静的人间⑹


或许是自然诗人的立场给李少君的身上笼罩了一层包容的气质,在被污染的海洋面前,李少君的情绪不是愤怒和批判,而是守护和等待,他愿意以等待换取海洋重回宁静清洁的状态。这首诗以否定的句式起笔,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随后用白描的手法写海洋生态被污染的景象,让我们直面现实的丑恶,下半部分又以一个否定的句式转折,表明自己对海洋生态重回清洁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将我们从现实的丑恶带到精神的圆融,从对海洋的日常书写中传达出一种鲜明的生态意识。


诗歌与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诗人的日常生活,又体现着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感。李少君敏于自然,亲近海洋,关心生态,因此,海洋以日常化的姿态进入了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说,在李少君的海洋诗歌中,诗、诗人的日常生活、海洋生态三者形成了一个圆满的结合,使他在对海洋的日常化书写中传达出自觉的生态意识。







二、“人·海”关系的审思







李少君在他的生态诗歌中将海洋书写日常化,展示着海洋在日常生活中的美丽和丑恶,然而,面积巨大的海洋并不仅仅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更是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


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的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约为1.8万公里,在这面积广阔的海洋国土中,存在着无数岛屿,在这些岛屿上又生活着无数的岛民,李少君生活过的海南岛正是中国第二大岛。不仅如此,海南岛由于物种丰富、气候优越,还有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海上森林”等美称,毫无疑问,面积广大的海南岛正是生态整体的一部分。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生活在岛屿上的人们,更是不可避免受到海洋的影响,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也常常闪烁着大海的幻影,体现在李少君的诗歌创作中,就是一种对“人·海”关系的审思。


在李少君的诗中,对“人·海”关系的审思首先体现在对两者精神联系的探寻。对李少君而言,大海不是无生命的客体,它的瞬息万变时刻牵动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它与人类始终保持着紧密的精神联系,这种联系有时会产生一种精神欢悦,在这种欢悦的作用下,人们的压力得到释放,烦恼得到消解,精神得到升华。比如诗作《站在大海边》,诗人站在海岛的边缘望向大海,产生一些奇妙的精神幻想:


站在大海边,我就想/何不一叶扁舟,于乱世之中/远离困扰纷争,独自漂流江海/隐于小岛荒洲,藏于草野芦丛/偶有喜悦似小浪花,时常闪耀/任小舟颠簸流离,不管东西/漂向何处是何处/漂到何时是何时/大海是超强熔化剂/可以将一切忧愁烦恼消融/大海是巨型消音器/可以将所有喧嚣争吵吞没⑺


诗人将大海看作是宁静的乐土,想要在大海的怀抱中远离所有困扰纷争,独享内心的宁静喜悦,在这里,与其说诗人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抛弃尘世、泛舟大海,不如说是诗人的精神想要达到一种与海洋同构的状态,与海洋同欢喜共命运,以开阔的精神体会海洋的自由奔放,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另外,诗人在后半部分将大海比作可以消除一切烦恼喧嚣的熔化剂、消音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海洋的“复魅”,赋予海洋以净化人类精神世界的威力,以神性思维书写海洋对精神净化的巨大作用,在这种对海洋和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交互中,人类的精神生态得以升华,精神危机受到抚慰。


当然,人类既然可以享受海洋带来的精神抚慰,就必然要接受海洋带来的精神侵袭,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人海同构”,是海洋与人类精神世界联系的另一个方面。在诗歌《台风天》中,李少君就描写了一幅台风侵袭海南岛的景象:


台风天,人们如困在笼中的野兽一样焦虑/铁路公路轮船飞机都停了/海南岛成了一座孤岛/四面大海,飞溅的浪花拍打着礁石/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被抛弃/被上帝丢弃,像无人领养的孩子/惶惶然不可终日……/人们只能在狭窄的房子里守着电视/在黑暗中盯着手机烦躁地反复刷屏/窗外张牙舞爪的树枝,扫荡着高墙/一下,一下,又一下……⑻


台风天,海洋肆虐,人类的精神世界也一样感到焦虑不安,人的精神世界和海洋同频了。在海洋的威慑之下,海南岛成为了一座孤岛,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停止运行,人类在这样的天气里感觉到的是无助与被抛弃的惊慌,似乎在大自然的危机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等待末日的降临。这进一步提醒我们人类的渺小和海洋的伟大,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海水孕育了生命,同时也能轻而易举摧毁生命,人类对海洋只能顺从和敬畏,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存在下去的希望。这一视角再一次向我们展现了李少君的生态思想,恶劣的生态环境只会给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群体造成生存上的困境,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得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善待。


如果仅仅是将李少君对“人·海”关系的审思停留在对精神联系的思考和对危机的预警上,那还是一个浅层面的思索,更为深刻的命题是他在对海洋的书写中加入了对人类未来的思索,海洋作为整体自然生态的一个缩影,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正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人类怎样对待自然,就必然会得到自然怎样的反馈。在诗作《垂杆钓海》中,李少君描绘了一幅在海边垂钓的景象:


我坐在高高的悬崖上/垂杆钓海/我感到:我只要一提起杆/就能将整个大海都钓起来/一根线就将整个大海牵起来/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力量/可以牵动你整个的心和整个的世界?⑼


很明显,将一整个大海钓起来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这种描写给我们警醒,世界上的海洋是相通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根线垂入大海,看似迅速消失不见,但是它牵动的是一整片大海。这是一种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面积巨大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水循环,让地球上的人类同呼吸、共命运。一个角落的污染虽然微小,但是积压起来就会变成严重的灾害;一片海域的污染或许不足为惧,但它终将会波及整个人类。试问,将整个大海牵动起来,人类又会得到怎样的结局呢?若是人类缺乏对海洋生态的尊重,肆意排放垃圾,最终危及的只能是人类的未来。


李少君自觉采用了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进行创作,在诗歌中展现他对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的思考,从而展现人类与海洋的精神联系,抒发他对于生态危机、对于人类未来的冥思苦想,是一种恢复诗歌创作的生态维度的自觉地努力。在他的作品中,海洋拥有神奇的力量,它与人类的精神世界产生密切的联系,它的伟大令人类警醒,对海洋的巨大力量的思索更是牵动着整个人类的未来。








三、“天人合一”的生态胜境







李少君秉持生态意识,将海洋书写日常化,在诗歌中展现自己对“人·海”关系的审思,思考人类的未来,这些都是基于现实生活对生态思想的展现。立足当下,李少君在海洋诗歌中展现生态意识;展望未来,他则努力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生态胜境。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智慧,曾繁仁认为生态美学有两个支点,其一是西方的现象学,另一个就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美学与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追求,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体现为中国人的一种观念、生存方式与艺术的呈现方式。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人与天道,也就是与自然的关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又形成了一种“天人相合”的生态思想,也体现着古代的生态智慧。


由于地理环境和重视农业的社会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喜好在平原地带逐水而居,扎根土地,安土重迁,他们很少见到海洋,古代诗歌中也少见海洋意象,描写海洋的诗歌很少,偶有诗歌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句,也只是将海洋作为一个遥远的幻象,并没有将其纳入现实生活,更没有任何生态意识的展现。然而,海洋占了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大得多,设若“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一种和谐相处、宛若一体的状态的话,这里的“天”怎么能不包括海洋呢?即使是在新诗诞生以来,描写海洋的诗歌也算不上多,更不要提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去观察海洋,描写海洋。所以,李少君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大海变成了自己诗中常见的意象,用自己的努力,为诗坛带来一股腥咸的海风,他用生态文明视角,将海作为“天”的一部分,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天人相合的生态胜境。


在诗作《我是有大海的人》中,李少君阐述了大海和他的密切关系:


从高山上下来的人/会觉得平地太平淡没有起伏/从草原上走来的人/会觉得城市太拥挤太过狭窄/从森林里出来的人/会觉得每条街道都缺乏内涵和深度/从大海上过来的人/会觉得每个地方都过于压抑和单调/我是有大海的人/我所经历过的一切你们永远不知道/我是有大海的人/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你们不一样/海鸥踏浪,海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沿着晨曦的路线,追逐蔚蓝的方向/巨鲸巡游,胸怀和视野若垂天之云/以云淡风轻的定力,赢得风平浪静/我是有大海的人/我的激情,是一阵自由的海上雄风/浩浩荡荡掠过这一个世界……⑾


诗人以高山、草原、森林这些自然意象与城市作对比,表现城市生活的单调乏味,同时生动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人不同的品格。诗人进而延伸到海洋给自己带来的特性,海洋以其开阔和多姿多彩影响着诗人的看法,影响着诗人对于世界的评价。在这里,诗人与海洋之间达到了真正的和谐相处的状态,海洋赋予诗人的激情同它赋予海鸥、赋予巨鲸等一切水生生物的激情是一致的,人类在这个海洋生态圈里再也不是霸主或者掌控者,而是与其他生灵一致处在平等的地位,平等地接受着海洋给与的恩赐,体现着生态平等的思想。回到题目,作者用“我是有大海的人”为题,初读可能会觉得此题目有些狂妄自大,但是读完此诗,便会感觉到,诗人虽用了“有”这样一个表示所属的字眼,但整首诗表现的并不是“拥有”“占有”之意,反而表现的是与海洋的接触对诗人自身产生的影响,海与人“天人相合”,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生态境界。


海洋占了地球面积的71%,但是人类目前对海洋的探索却仅仅有5%,对于人类而言,海洋更多的是神秘与未知,相应的,未知的海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副原生的、圣洁的模样,在《忆岛西之海》中,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片寂寞而灿烂的海:


有些是大海湾,有些是小海沟/比起东部的海,它们要寂寞许多/大多躲在密密麻麻的木麻黄的背后/要穿过大片的野菠萝群才能发现它们/在被人遗忘的季节里,浪花竞相绽放/一朵又一朵独自盛开,独自灿烂/独自汹涌,独自高潮,再独自消散/有心人不畏险阻光顾,惊艳之余还会听到它们为你精心演奏的大海的交响曲/和月光的小夜曲……/如果你愿意一直听到天亮/还会获得免费赠送的第一道绚丽晨光⑿


这片海相对于东部的海是寂寞的,因为它位置隐蔽,远离人类,正因如此它获得了一个自在发展的环境,独自盛开、独自灿烂、独自消散,完全没有人类来干扰它的日常活动。中国古代的文人怀才不遇或科举不第时往往选择归隐,当时人们喜欢归隐的地方往往是乡间或者山林,盖因此地人迹罕至、人情淳朴,在这个工业化已经相当发达的时代,哪里还能在陆地上寻找这一方净土呢?未知的海洋正是一片净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前一部分描写这片海的难寻,给人一种《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寻觅世外桃源之感,作品的后半部分便写到了与这片海相遇后这片海对人类的馈赠——交响曲、小夜曲和绚丽的晨光。如果说海啸、赤潮、海雾等现象都是海洋对不尊重它的人类的报复,那么这种沉静的、欢悦的馈赠便是未经雕琢的原生的海与人类之间应存在的友好、和谐的关系,人与海都回归其自然本性,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本来就有其自然本性,恰如寒冷地区的居民鼻梁高,便于温暖空气,海岛地区的居民肺部发达,便于潜水,这都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天性。李少君的海洋诗歌正给我们揭示这个最浅显的道理——人类与其他生物并无本质不同,海洋以其宽广的胸怀对所有生物一视同仁,这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态胜境。


综上所述,李少君的海洋题材诗歌中充满了鲜明的生态意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用生态整体主义的眼光将海洋书写带入日常生活,又在自己的凝思默想中思考着海洋与人类精神世界、与人类未来的联系,他还自觉借鉴传统生态智慧,在海洋诗歌中塑造着“天人合一”的理想和谐家园,从这一角度来讲,李少君无愧“自然诗人”的称号。








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5

李少君.海天集 [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9:142-143

李少君.海天集[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9:158

李少君.自然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09:33

李少君. 我是有背景的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12:98

李少君. 我是有背景的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7.12:98

李少君. 自然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09:23

李少君. 自然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09:104

李少君. 自然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09:50

曾繁仁. 生态美学[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9.10:291

李少君.海天集 [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9:1

李少君.海天集[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9:6






本文图片皆来自互联网

本文发表于《延河》2024年9期文学观察一栏



原乡诗刊
遇见诗,遇见美好!我们只关心好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