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展一次的真迹,我排队一小时看到了。

乐活   2024-09-04 16:02   浙江  

展览快玩

#hz,482


我去省博看《富春山居图》的真迹了。

这算是件一年一度的大事。因为这半卷真迹,浙江省博物馆一年只展出一次,一次的展期差不多就一个月。

错过就要等一年,可以说是看一次少一次。
博物馆早上9点开馆,我是10点差一刻到的。到了之后直奔四楼的富春山居展馆。
现在进馆不用预约,刷身份证就可以,非常丝滑。
本来以为我到的够早,不用排队。结果嘛,还是天真了。

周二,工作日,上午十点不到就已经排起了这么长的队伍。

上次在博物馆里排这样的长队,还是去年年初看郭熙的真迹《溪山行旅图》的时候。
去年3月份,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看的“宋韵今辉”

队伍里,男女老少都有。而且队伍还在不断扩张当中。

不夸张啊,要是我再晚个五分钟,估计得排到走廊的尽头。
排在我后面的一个小姐姐,下午两点的飞机,十二点就得走。
十点半的时候,她还在排着:“我就是想看一眼真迹啊,要是能再搞个什么印章就好了。”
好在最后她看上了,圆了心愿。

比这个小姐姐稍快一些,在等待了一个小时之后,我终于是走到了《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面前。
看到画的那一刻,我承认我是被震撼了的。
也许是知道,眼前的这画卷穿越百年而来,辗转无数人之手,才出现在这里。
那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和不凡的气度,让我很难挪动脚步,不敢放过每一个细节。
画中富春江的山水风貌,也让我欣喜,自豪。

这一瞬间,觉得之前的排队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时为道友郑无用所作。画这幅画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

历时三四年,黄公望完成了这幅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并在完成后没多久逝世。
《富春山居图》也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次在省博展出的展期为8月29日-9月29日。
明朝末年,这幅画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

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于是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还好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

因为经历过火烧,如今的《富春山居图》分为了一大一小两段。
稍小的一段是剩山图,藏于省博;另一段稍大,为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最后一位收藏者叫做吴湖帆,他也尤为珍惜这幅画。
他把剩山图的摄影照片合装在了题跋里,并标记出火痕的位置。

根据标记的地方,你仔细看,真的能看出被火烧过的裂痕。
展出剩山图的展厅,很小一间。
你走进去,右手边就是剩山图的真迹。跟着人群走,其实没有办法在画前逗留很久。
工作人员会催促你:“后面排了很长的队伍,尽快往前走啊。”
所以很多人会先粗略看一看,再用手机或者相机拍下来,之后仔细地看一看照片。
房间的正中间是对整幅画的介绍。谁在哪里篆了字,哪里是烧痕,题跋有谁谁谁写了......都在墙上。
对照着看画,就能更清楚些。

左手边是无用师卷的复制品。

相比之下,无用师卷的画作部分已经被题跋、著录等后世添加包围在卷轴中部。

所以仔细看的话,两幅画在色泽上有些许差异。

稿子写到这里,看着这些照片,我心中还是会觉得激动不已。
那画上的山水,看似云淡风轻,却是黄老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记录下来的。
完成已实属不易,还能大部分保存完整,穿越时间流传下来,更是神奇。
展厅外,有一处大屏幕,上面是一幅流动的《富春山居图》,栩栩如生。

我看完真迹之后,在那里坐了许久。
此刻的心中也只剩下一个想法:希望宝图早日珠联璧合,让这幅“画中之兰亭”不只在银幕上完整,而是在现实中也完整、统一。

本图文版权归小O独有,
欢迎留言,严禁盗图。

张小O很OK
想要生活更high一点,最好放弃一点点安全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