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政敌最高级的方法是化敌为盟

财富   电视剧   2024-07-23 10:01   湖南  


最新十篇爆款文目录

8、中央政府领导集团只有的朝事没有国事

9、军政监三权同时授予一人是政治自杀

10、最高统帅的思维之障贻误何止千年

11、卖官鬻爵泛滥就是政权谢幕的开始

12、政治衰败的最早迹象显现在经济衰退

13、最高领袖书生意气的施政手段害死人

14、军权一咳嗽政治就感冒

15、最高领袖打破平衡必然以吏治溃烂为代价

16、最高领袖乾纲独断背后竟然是庸官成群

17、有哪些高官是被最高统帅明升暗降的

我的另一公众号《唐小舟全集》开通了留言功能,喜欢我的小说《二号首长》的朋友,可去此该阅读一至七部,亦可去此号留言探讨


如果是我写历史剧,我肯定不会把历史改得连它爹都不认识,而要遵循一个原则,还原历史真貌,找到独特的解读视角。

什么是独特的解读视角?《虎啸龙吟》写空城计,就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至少,此前我觉得空城计太扯了,童话不是童话,神话不是神话,科幻不是科幻,八不像,经《虎啸龙吟》一解读,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人还是那些人,却在所有观众脑子里,开了另一扇窗。

如果不清楚里面的故事情节都是剧作者瞎编的,或者说,不认为这是一部历史剧,而是一部纯粹的创作剧,剧中的人和事,确实很值得细品。

正因为如此,我写这一系列文章,就需要有两大内容,其一,明确指出,哪些剧情不是历史真实。了解这些,有利于大家正确评估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至于自己的脑子被这些东西搞乱。其二,就故事品故事,或许是另一番风味。

昨天谈到,为了搞掉曹操,汉献帝弄出个衣带诏,数十位大臣签名。有人说,刘备离开许都时,将衣带诏带走了,又说衣带诏藏在某个人身上。

恰逢月旦评,曹操心生一计,借助这次机会,让那些人跳出来,然后一网打尽。主持月旦评的是三国重要人物杨修,司马懿则在这次月旦评上大放光彩,从此名扬天下。

这里所讲的故事,真真假假,将史料所载的某些简单文字,拼凑在一处,大加演绎。

我们先来看看许都的大背景。

曹操不久前才把刘协接到许县,改许县为许都。如果我的理解不错,曹操和刘协之间,至少有三年以上的蜜月期。属于既要大加利用,又要小心防范时期。

刘协如此,曹操也同样如此。客观形势,让他们不得不如此。

许都或者许县,也就是今天的许昌,始封于周武王。

许被封,不是因为战功,只因为在泰山脚下。泰山是神山,君王之所以自称天子,是因为其上有天,而天的祭祀之所,就是泰山。如此一座神山,自然需要有人打理,看护,于是,天子封许,男爵国。天子在此封一个小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替天子打理泰山。

周设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上三等爵在史书中常见,而后二等爵,极其少见。最为有名的子爵国是楚国,我上百度查了一下,子爵国有楚国、越国、莒国、牟国、温国、沈国、顿国、钟离国。

既然能从百度中查到子爵国,我也顺便查了一下男爵国。百度上还真有能人,上面有一篇文章,提到有三个男爵国。第一个是许国,第二个是骊戎国,第三个是国。这个字因为打不出,我只好剪成图片贴上来。

周天子分封天下,大国百里,中国七十里,小国五十里。

这个里如果是半径,大国也只相当于现在一个中等县,中国则只相当于现在一个小县。而小国,则只相当于一个大镇。

许国因为是一个超级小国,所以,很早就被灭了,很不幸地成为《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被灭的诸侯国。许国虽灭,许城却在,到了秦朝时,置许为县。

这个许县有多大?

我查了一下百度,今天,中国有一千六百多个县,而三国时,中国有一千二百多个县。也就是说,今天一个县的面积,和秦朝建县时,差别不是太大,甚至可以说,今天每一个县的面积,与周朝分封诸侯时,大有关联,相差同样不是太大。

不考虑许县初始为男爵,仅以普通县作为参考,许县哪怕再大,也不过百里之地。

百里之大的许县,当时有多少人口?

仍然查百度,百度有一篇文章介绍,据三国志记载,蜀有28万户,94万人,吴有53万户,230万人,《通典》记载,魏有66万户,443万人。

也就是说,三国鼎盛时,整个中国只有约一千万人。

一千万人散布在一千个县,平均每个县,一万人。

就算许县属于大县,加上统计上的误差,我们将这个数字扩大五倍,那也就是说,许县有五万人。五万是全县的人口数,而居于县城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许都在刘协迁来建都之前,整个县城,也不过几千人而已。几千人一个小小的县城,仅仅刘协的朝廷,恐怕就不止迁来五千人。加上刘协带来的兵,恐怕有几万,再加上曹操原有的兵,也有好几万。

所以,此时的许都,控兵估计不过十万。

曹操有十万兵,这个数是夸张了。一般而言,至少需要二十个民才能养一个兵,也就是说,此时刘协和曹操统领之下,有超过二百万人口。

就算有人口二百万,因为连年征战吕布等,国力空虚,几无战力。许都内就算有内斗,也不可能几十名大臣联合起来。毕竟,这些人心里清楚,内斗无异于自杀,自己先乱了起来,外面的强敌如袁绍等,便可趁虚而入。

剧中提到刘协下衣带诏,欲诛杀曹操。

刘协迁许不过四年,君臣之间,便闹到如此程度,很难想象。

我又无法肯定地说,所谓衣带诏肯定不是历史事实。毕竟此事记在史书中,便我必须要说,此事逻辑性很成问题。

有一种可能,刘协手下,有诸多实力派官员,他们无论是家世、实力还是权位,都在曹操之上,偏于许都这样一个小地方,他们不乐意,又得听命于曹操,就更加的不容易。何况,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就有江湖。这些实力派官员之间,应该不可能团结一致。相反,内斗一定非常严重。

某些实力派,想取曹操而代之,弄出这个衣带诏,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自然还有一种可能,一些曾经显赫的官员,原本位高权重。一旦到了许都,大权落到了曹操手中,极不甘心,便怂恿刘协,甚至协迫刘协弄出个什么衣带诏,要他认账,也不是不可能。

否则,刘备既然带着衣带诏离去,完全可以用此诏号召袁术、刘表、孙策等人起兵,对曹操群起攻之。

毕竟是诸侯纷起,不久前曹操又诛杀了吕布,在众诸侯中势力大盛,灭掉曹操,应该是诸侯之所愿,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诸侯之所想。这个衣带诏的号召力,是极其强大的。

若真是形成内外联合的局面,曹操很难逃一死。

史书所载,帝舅董承等人,因为衣带诏事泄,遭曹操诛杀。而《军师联盟》指,大多数位高权重的大臣,包括杨修之父,司马懿之父,均参与此事,恐怕不是事实。若属实,日后曹操绝对不敢用杨修、司马懿二人。

月旦评是否属实,我无法确认,但高度怀疑。

三国乃至魏晋时期,风评人物确实是风气。品评已经功成名就之人,绝对可能,但弄出一个月旦评来品介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别说三国,就是后来的大唐盛世,都是一件难事。

何况,上面我们分析了,许都最多不过五万人口,又没有电视机或者微信朋友圈,怎么评介全国的才子?在那种战火纷飞的年代,某个人的诗文,若想传到都城,恐怕需要几年时间,而都城对某个人的评价,再传至全国,又需要好几年。

如此一来,这个月旦评,恐怕只能一年一评甚至几年一评。

所以,司马懿通过月旦评一战成名,不太可能。而董承等人,希望借助月旦评诛杀曹操,更是儿戏,完全没有政治智慧,甚至不具备军事谋略。

我再次百度了一下,司马家属于世家,显族。

那是一个龙生龙凤生凤的时代。司马得姓于周宣王时期,司马懿的十二世祖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司马懿这一支,数代任汉朝太守之职,其父司马防,更是担任京兆尹,也就是京都军政长官。

如此显赫的家族,恐怕有司马防那种身份的人,就有好几百人。这样一个人,又握有许都兵权,参与倒曹的话,随时可以杀掉曹操吧。曹操还敢将他下大狱,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后来能取魏代之,只说明一个可能,此时的司马家族,是绝对站在曹操这边的,是铁杆支持者。而司马懿及其兄弟,一出生就应该是名人,根本不需要通过什么月旦评。

不仅司马家族,包括剧中的荀家、杨家、郭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曹操之所以能由奉天子而令不臣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必然的逻辑在于,他以相对低微的身份,能够成就后来的大事业,必然取得了这些大家族的支持。

与这些大家族相比,曹操只能算是草根了。草根之所以能崛起,绝对有崛起的理由,并不是靠玩一点阴谋诡计就能成的。

若论军事才能,董卓、吕布、袁术、袁绍等人,恐怕不在曹操之下,更不用说刘备、孙权、诸葛亮等人,以及整个三国时期众多的大家族。

曹操的崛起以及最终成就,只说明一点,他有着过人的政治智慧,并且得到了天下绝大多数大家族的认同和支持。

二号首长目录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一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二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三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四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五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刘茗钰城市客厅第001章

点击进入:大亨出世第001章

特别提醒:每日看完更新后点一下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可以及时收到最新章节推送的信息

读二号首长一至九部以及我的更多创作,敬请关注公众号唐小舟全集



黄晓阳
地球就是一大村,世界只有两个人。想做就做,不然就老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