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西餐廳發展如何催生新派粵菜?來看看1970年代的香港飲食!

民生   2024-11-21 10:02   中国香港  


西餐廳的第一波湧入發生於1930年代,太平館餐廳就是其中的代表。


銅鑼灣太平館餐廳


太平館是家族企業,1860年創辦於廣州。由於受到英、法烹飪的影響,他們提供高級的西餐,如牛扒配豉油醬汁、炸乳鴿和煙燻䱽魚。他們在香港的業務在1950年代才變得可觀,其中一些招牌菜更成為香港西餐的標誌,包括瑞士雞翼(傳說它不是自瑞士進口的食譜,而是使用被誤讀為「瑞士」的甜醬汁所製成)、炸乳鴿、豬扒、燉牛舌、牛尾湯、煙燻䱽魚、金必多湯(comprador soup)、亞力山打湯(雞肉西蘭花忌廉湯),以及梳乎厘(soufflé)。


如今,當人們去當地的西餐廳吃套餐時,在主菜上桌之前,可能會被要求在「白湯」或「紅湯」之間作出選擇。如果白湯被認為是雞肉西蘭花忌廉湯的親戚,那麼大家可能會想知道紅湯源自何處。



紅湯應是羅宋湯,是一種甜菜湯,配上煮熟的蔬菜、酸忌廉、白煮蛋或馬鈴薯,有時會佐以餃子。它起源於烏克蘭,常見於東歐飲食。然而,在現今的香港,更常見的款式是以牛骨高湯烹調,是在主餐前與麵包一起食用的蔬菜湯。


香港有兩條路線的西餐,與當地餐廳所供應的兩種湯品相連。儘管受到英國和法國的影響,但西餐的第二種路線乃通過上海傳入,它起源於白俄,主要在約1950年代流入。


白俄被定義為居住在現今立陶宛、烏克蘭和拉脫維亞地區的俄羅斯人。他們當中許多人在1917年俄國革命後離開了前俄羅斯帝國的領土。他們住在哈爾濱、北京和上海,其中部分人在1949年中國解放之後來到香港,帶來了羅宋湯、俄式牛柳絲和基輔雞卷,這些菜式均與通過廣州地區引進的西餐不同。


除了俄式餐廳的一些創始成員可能是俄羅斯人,我找不到其他有關白俄人士與這些餐廳之間關係的詳細資訊。然而,山東廚師的存在不容忽視,他們為營運(包括烹飪和管理在內)作出了貢獻。



老一輩可能還記得皇后(Queen’s)、ABC、車厘哥夫(Cherikoff)、雄雞(Chantecler)和特卡琴科(Tkachenko)等西餐廳,儘管它們當中的大部分都在1990年代關閉了。


在報告的訪問中,DeWolf提到了俄羅斯人在香港成長時所吃的菜餚:位於尖沙咀漢口路的雄雞餐廳的每日菜單從精選的zakouska(俄羅斯開胃小菜)開始,然後是一碗羅宋湯、炸魚薯條和白汁雞柳。甜品為雪糕,配以咖啡或茶。


第三種傳入香港的西餐潮流,與受到英國或俄羅斯影響的西餐潮流大不相同,因為其西化與食物的關係不大,反而與服務有關,尤其是高級中餐廳的食品和餐具布置。


今時今日,如果我們參加中式婚宴,或在星級或獲得推薦的餐廳進用正規的中式晚餐,菜餚並不會放在圓桌中間分享,取而代之的是每道菜均按等比,放置於白瓷碟上獨立呈上。這第三種趨勢即西式中餐的引入,這與新派粵菜及其歷史的關係,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後期香港的經濟發展。



在香港,新派粵菜的出現是香港社會建設的重要指標。到了1970年代後期,香港成為一個國際大都會,擁有幾代受過西方教育的公民,已經站穩腳步。


這種改良版的粵菜與戰後轉型並行,反映了香港的社會價值觀是如何被建構的。這種轉變體現於1970年代後期的新派粵菜(或新粵菜)的形式上。這種菜系將具有異國情調或昂貴的食材,與西式餐飲結合在一起。


新派粵菜,最早出現在尖沙咀東部許多裝修高雅的餐廳。其他餐廳紛紛在尖沙咀、銅鑼灣和中環等地區開業,並發展出各自的新派粵菜風格。


這種烹飪風格的特點是使用具有異國情調的食材(如孔雀、鱷魚和袋鼠)、新穎的食譜(用西式紅葡萄酒燉煮)、大膽的烹飪技術、優質的餐飲服務(席間提供單人份量而非家庭式的共享菜餚,並在每道菜後更換餐碟),以及出眾的裝潢及氛圍。


新派粵菜是「新富階層」刻意創造及追求的口味。這種烹飪發明的過程,大概可反映廣泛的社會和文化趨勢:香港日益富裕的新中產階級渴望一種更迷人的生活方式,並強調更精緻的用餐體驗。



在1970年代,由於香港的經濟轉型的成功,本地生活水準有所提高,人們能夠花更多金錢在旅行和飲食上。海外旅遊增加了對更多選擇和獨特生活方式的需求。


此外,對更精緻、具有異國情調及複雜的食品和菜系的期望,也隨之有所提高。對高品質生活方式的需求以及個人品味的發展,從結合異國情調、昂貴食材和西式餐飲特色的新派粵菜的出現可見一斑。


Goody認為,高級烹飪是指其特徵:「等級越高,接觸越廣,視野越開闊」,而且「高級烹飪無可避免地必須從『外界』取得食材」。他的論述讓我們注意到在全球交流的背景下,在材料和技術方面的飲食差異。


口味、菜系和飲食習慣的變化被理解為社會建構的一部分,與用於表達個人和群體身份的文化物品之商品化有着密切關係。當時的香港飲食文化變得非常多樣化,以服務於不同的對象,來表現其地位、聲望和權力,而此現象實不足為奇。



隨著經濟成就的增長,香港的生活水準也有所提高,人們能夠花更多錢購買入口名牌產品。他們還憑籍新近獲得的財富,更頻繁地出外旅行和用餐。海外旅遊頻率的增加,提升了當地居民對選擇的需求,獨特的現代城市生活方式亦因此更呈多樣。同樣地,這種新的財富也增加了本地飲食中對更精緻、具有異國情調食物的期望。


2004年夏天,我應邀共同主持一個共有15集、每集一小時的電台節目,名為《飲食香港》。它由政府頻道——香港電台(RTHK)製作。節目中我訪問了著名廚師、餐廳老闆、顧問、飲食評論家和其他專家。


節目的嘉賓之一是鍾師傅,他是新派粵菜傑出的推廣者,曾是尖沙咀一家五星級酒店中菜廳的行政總廚。他曾參加一個名為《鐵人料理》(料理の鉄人)的日本電視烹飪節目,其後贏得了頗高的聲譽。


他告訴我其靈感來自於他工作的酒店內一間西餐廳所使用的水果,因為它們看起來都非常漂亮,且充滿異國情調。因此,他為中菜廳也訂了一些水果。水果並非中國傳統菜式中常見的材料。然而鍾師傅取得了成功,並創造了他的其中一道招牌菜—夏威夷木瓜魚翅湯(一人份量)。


直到1980年代,由於本地精英、外籍人士和國際遊客的大量需求,新派粵菜很受歡迎。


但到了1980年代後期,許多人移居海外,其中包括眾多才華橫溢的中菜廚師,他們離開香港,前往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的粵菜館工作。雖然新派粵菜的衰落可能主要由當時的移民潮所造成,但被引入的國際菜系也為高級餐飲市場帶來了不少競爭。


此外,在現今消費社會中,個人品味也在不斷變化;食材的混合和配搭、優先排序和重塑的方式,成為預期的身份和地位的指標。一種強調選擇自由的風格之出現,是研究過去幾十年來香港人不斷變化的「品味」的一種可行方法。


推薦閱讀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


作者:張展鴻


譯者:譚宗穎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掃碼了解詳情


文章轉載自《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獲三聯書店(香港)授權使用,標題為編輯所擬。



(本文圖片來自Unsplash及Wikimedia Commons)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

測評來了!傳說中的香港ICAC咖啡到底好喝嗎?

「屠龍小隊」,判了!

呂志和逝世|13歲創業油麻地賣小食起家,揭秘香港「石礦大王」發家史

港大醫學教授當輔警圓夢:成為一名警察,我感到自豪!

更多香港資訊,盡在橙新聞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


邀你點擊閱讀原文來b站一起玩

橙新聞
时事解读、人物专访、港味文化... 这里的文字让你更懂香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