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山水相连
历史源远流长
叩开中俄关系史之门后
一个特殊的群体展现在眼前
他们或来自中俄边境地区
或来自内地省份
他们或经陆路一路艰辛
或经水路长途跋涉
历经千辛万苦
奋斗在西伯利亚和
远东地区广袤的土地上
他们
就是旅俄华侨华人
其中
又以山东人或鲁籍者居多
无数华工远赴异国他乡
他们为俄罗斯早期的开发建设
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
为中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俄华侨历史是中俄共同创造的历史
2024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中俄建交75周年
更值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
为纪念
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
在山东省委统战部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
山东华侨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
联合举办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
旅俄华侨的集体记忆
将在这里回放!
旅俄华侨历史是一部拓荒史、血泪史、奋斗史、革命史,也是一部中俄关系友好史。他们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将汗水流淌在远东开发和建设的土地上;他们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将热血挥洒在保卫苏维埃、反抗法西斯的沙场上;他们投身革命,建设家乡,将生命点燃报国许国的星火。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他们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蜕变,还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中俄友谊的播种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是中国移民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图丨20世纪20年代中东铁路悬挂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锦旗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展出
图丨1919年 苏俄发行纸币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展出
该纸币为俄国十月革命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发行。纸币背面用俄、德、法、意、英、中、阿拉伯七种文字宣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其中中文为“全方贫工之联合”。左侧镰刀斧头和麦穗图案为十月革命后苏俄国徽,右侧为纸币面额。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旅俄华侨华人为远东早期开发建设、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为中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丨1944年苏联卫国战争的奖章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展出
图丨1944年苏联卫国战争的证书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展出
1944年苏联卫国战争的奖章和证书。其中奖章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38年10月17日颁令设立的一种军事奖章。正面凸起的俄文字母意为“因战功而奖励”,上方为由红色珐琅填充的俄文СССР(苏联),下方为马刀和带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交叉图案。颁发给苏联红军、红海军和边防部队军人以及其他参加消灭苏维埃国家敌人战斗的普通苏联公民,同时也可授予外国个人。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深入挖掘、研究、宣传旅俄华侨历史,丰富山东华侨通史研究体系,展示了山东籍旅俄华侨历史和人物故事,传承华侨精神。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展览的举办旨在将民心相知相通、文明交流互鉴的愿望传递到中俄两国,携手开创中俄友好新的美好未来。
早期华工迎着西伯利亚的寒风,翻越高加索山的险峻,一身孤勇闯俄国,一腔热血筑家园,在异国他乡与住在国人民融合共生,拓荒不息,成为开发俄国远东的生力军,书写了旅俄华侨史上的壮丽篇章。
展览用万里侨路、赤子侨心、相知相助三个部分诠释这条充满坎坷与艰辛的道路。一本本赴俄护照,一张张过江小票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一路绘制的中俄友好画卷。
图丨现代俄罗斯 桦树皮工艺品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展出
共同的民族根脉
共同的文化烙印
共同的复兴梦想
共同铸就镰刀和斧头的信仰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
为中俄两国的友好交流
与合作持续深入发展
共同谱写崭新篇章!
展览信息
百年风雨 万里侨路——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
预展时间:2024年12月26日起
正式开展时间:2025年1月2日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一楼4号展厅
供稿:山东博物馆官方微信团队
编辑:陈娟
审校:张琳
审发:李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