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马攀鞍事打球,花袍束带竞风流。
盈盈巧学男儿拜,唯喜长赢第一筹。”
这是宋徽宗
对女子马球队做的一首诗
看过电视剧《知否》的小伙伴
应该都对女主明兰
打马球的名场面印象深刻
图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打马球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马球在唐代兴起
于宋元达到黄金时期
就连在宋朝
备受诸多礼法束缚的女性
也可以上场一展球技
但你知道吗
打马球分大打和小打
其实就是骑马和骑驴的区别
这其中的奥秘是怎么被发现的?
那当然是靠动物考古啊!
动物考古学又称考古动物学,是研究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科学。动物考古学科学和系统地采集考古遗址中动物遗存,它涉及对这些遗存进行鉴定、观察、测量、测试以及各种统计和分析工作。通过结合考古学的文化背景,动物考古学旨在揭示古代动物的种类、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古代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和人类行为。此外,该学科还从特定角度研究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进而探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总之一句话,只要在古代遗迹中出土了动物遗存,那么这门科学就派上用场啦!
动物考古的研究目标,是确认古代存在于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动物的种类,复原古代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探讨古代人类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及古代人类的行为。这门科学可研究的内容可太多了,足可以组成一系列的“十万个为什么”:
#古代人类的肉食结构是什么?他们获取动物资源的方式有哪些?获取方式有否地区性特征?是否出现历时性的变化?
#古代人类利用动物进行与随葬和特殊埋葬相关的活动有哪些?这些活动是否存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区别?是否存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等级差异?与古代礼制的关系如何?
#古代人类在劳役和战争中利用动物的种类及方式是什么?是否对某些动物进行次级产品的开发?
#古代人类利用动物骨骼制作骨器的具体工艺?制作骨器的工艺状况是否有时间和空间的特征?
随着动物考古学的发展,这些“十万个为什么”的答案都在被一一揭晓。
晚唐墓葬中罕见动物遗存,在当时社会中,驴常作为运输工具。唐代普通百姓骑驴很常见,在贵族人群中却极为罕见。但是,在陕西西安曲江唐博陵郡夫人崔氏墓中,却发现了大量散落在墓室的驴骨。常与普通百姓相关联的驴,为什么会异乎寻常地出现于晚唐的贵族夫人墓中?
研究人员对出土驴骨进行了综合分析,如:形态观察和测量、AMS-14C测年、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利用Micro-CT开展的肱骨生物力学分析等。
研究显示:崔氏墓中的驴,体型较小,运动模式异常,并且得到了很好的饲喂。体型较小的驴,不太适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使用,更可能满足于其他目的。崔氏墓中驴肱骨的形态特征更像是因驴鞠运动中常出现的运动速度和轨迹变化所致。而崔氏墓中铅马镫的存在,证实了唐代贵族女性以驴代马进行蹴鞠运动。
图丨陕西临潼山唐墓出土的彩绘女子打马球俑
驴是温顺的动物
骑着它打马球
可降低球员受伤程度
宋朝人
给骑驴打马球起了一个雅号叫
“驴鞠”
《东京梦华录》
就曾记载了
宋代男子球队
驴鞠比赛的盛大场面
你瞧
如果没有动物考古学
我们可能没有机会了解
这么有意思的历史
在“走近考古”展中
还有更多奇妙的考古故事
等着你去发掘哦~
「观展信息」
走近考古
类型:常设展览
展览地点:三楼16号展厅
编辑:陈娟
审校:张琳
审发:李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