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丨一月看花到几峰——1月日历

旅行   2024-12-26 08:01   山东  



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一月,是新的启航。虽万物萧瑟中,但生机蓄势待发,一切以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英文中的1月(January)来源于古罗马的守护神双面神杰纳斯,他有两副面孔,前面一副注视未来,脑后一副回顾过去。中国的农历一月有新正、元月、瑞月之称:正月是新年第一个月,故曰新正,代表“新正伊始”;“元”有“第一、首发”之意,元旦、元辰皆指正月初一,因此元月,是一年的第一个月;瑞月,意思是美好的月份。新年新气象,古今中外,皆对这一年的初始之月抱有美好的愿望与期许。






元,谓“始”,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然而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元旦迎新年的习俗,可以说包罗古今中外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比如扭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等,这些活动都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一些地方还有赏花灯、吃汤圆的习俗。元旦前夜,世界各大城市会举办盛大的跨年晚会,看着晚会,一家人团团围坐吃团圆饭,背景音是鞭炮齐鸣的热闹声响,与爱的人一同守岁,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2025年的一月与农历正月相遇,乙巳蛇年,正带着新的希望与期盼悄然而至,同时意味着春天的临近。从东风到春风的转变,正应了人们心里的变化:好好告别去年的纷纷扰扰,去迎接新一年的新气象。


新的一年,扬鞭出发。古人的“年味”中,马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古人的“春运”离不开马,而且“立春”前后还有“走马”习俗,“走马”也就是骑马,盛行于唐玄宗时期。北方人自古因地理地势的缘故,大多喜好骑马。扬鞭出发,飞奔于旷野,正是一年之初的仪式感。



图丨唐 骑马侍女俑 山东博物馆藏


山东博物馆藏唐代骑马侍女俑,侍女镇定自若地骑在马上,手牵缰绳似乎对驾驭马匹手到擒来。而马匹四腿有力,斗志昂扬,形态自然逼真,极富动感。“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李白在《幽州胡马客歌》中描绘了一幅唐代边关女子骑马驰骋的场景,正如这件唐代骑马侍女俑,体现了唐代开明自由的风气,与女性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新的一年

策马扬鞭

奋勇向前

愿一切美好不期而遇

愿所有期待开花结果!




编辑:陈娟

审校:张琳

审发:李娉


温馨提示:
参观前请通过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官方网站等平台进行预约,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转载需注明: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

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原名山东省博物馆)1954年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拥有藏品40余万件、展厅23个,其中陶器、青铜器、甲骨、汉画像石、明代服饰、革命文物收藏尤为丰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