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说丨山东人小时候的童年回忆~

旅行   2024-12-26 08:01   山东  


屏幕前的小伙伴

仔细回忆一下

在小时候

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布



或者是这样的


这样的



看到这里有人就会说了:

“这不就是老粗布吗?”

恭喜你答对了!

就是老粗布,又名“土布”

实际上是流传于山东西南部的

民间手工纯棉提花织锦

现在

人家有了一个更雅致的称呼

“鲁锦”





你以为的鲁锦

土里土气、粗糙、落伍

实际上的鲁锦

古代布界

“顶流”!


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山东地区就已是

我国重要的产锦中心和纺织重地


汉皇室专门设置“三服官”

用来监督织造

春、夏、冬的纺织物品和服饰

供皇室使用


在嘉祥县武梁祠中的汉画像石

《曾母投杼图》中

坐在织机架旁的曾母回转身

投杼于地

满面怒容地教训着

跪在旁边的曾子


这里的“杼”指的就是春秋时期

鲁西南地区纺织所用的斜织机

也是今日遍及鲁西南家家户户的

立式织机的先祖



图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拓汉武氏祠西壁拓片《曾母投杼图》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一匹鲁锦

决不能小瞧它

这里面可有“大文章”!

鲁锦织造的工艺极为复杂

要用染色棉线

按照设计好的经纬

手工织成带有几何图案的面料


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

历时整整七十二道工序

民间百姓自编自唱的歌谣《棉花段》

把植棉、纺线、织布的全过程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根据歌谣

从中可以概括出十几道主工序:

采棉、轧花、弹花、纺线

打线、浆线、染线、沌线

落线、经线、刷线、做综、闯杼、掏综

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

每道主工序中还有很多子工序

也因此

最后织就的鲁锦

图案堪称千变万化


其中经典花纹

芝麻花纹

简化芝麻的造型

由直线和直线两侧的点组成

芝麻在鲁西南地区

是相当常见的农作物之一

芝麻花纹被老百姓视为祥瑞之物

寓意节节升高

日子过得幸福红火



图丨鲁锦芝麻花纹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合斗纹

是由正方形或长方形

组合而成的图案

呈“十”字或者“井”字形

“井”代表水

“十”象征十全十美

寓意着山东百姓对丰收的期盼



图丨鲁锦大合斗纹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鱼眼水纹

是由鱼眼纹和水纹组成的

在鱼眼纹中

将鱼的眼睛进行抽象概括

椭圆中间增加一点

形成简单生动的几何造型


鱼眼长流水

分为两个纵条纹

上面的纵条纹

是鱼眼纹和水纹分开构图

下面的纵条纹是水纹包着鱼眼纹

两条纵条纹组成一组纹样

进行上下二方连续式构图



图丨鲁锦鱼眼水纹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在漫长的岁月中

心灵手巧的山东农家妇女

就凭借着

一架架古老的木制织布机

织出了

近两千种绚丽多姿的花纹


鲁锦丝丝缕缕

线条经纬纵横

于浑厚中见艳丽

粗犷中显精细

而时间来到现代

鲁锦作为一种精细的手工艺产品

制作耗费的时间成本大

并且产品比较单一

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唯有创新

才能守住这份传承千年的工艺

图案色彩再设计

拓展衍生文创产品

界深度合作

......

鲁锦的传承创新从未停歇

山东博物馆“锦绣齐鲁”展出的

“当代鲁绣服饰”

时髦漂亮

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家可以来

山东博物馆3号厅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

一探究竟!





展览信息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4年9月30日—2025年2月15日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




编辑:陈娟

审校:张琳

审发:李娉


温馨提示:
参观前请通过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官方网站等平台进行预约,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转载需注明: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

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原名山东省博物馆)1954年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拥有藏品40余万件、展厅23个,其中陶器、青铜器、甲骨、汉画像石、明代服饰、革命文物收藏尤为丰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