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普】小心“肝”受伤,切勿“肝”着急

文摘   2025-01-07 16:34   辽宁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多种物质的合成和代谢,但常被忽视,因为它不像其他器官那样容易引起明显不适,肝脏受损时往往没有痛觉或明显症状,导致许多肝病发现时已是晚期。定期检查肝脏健康对于预防肝病和早期发现病变非常重要。


“肝受伤”的原因

  1. 感染性因素

    在我国,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是导致肝脏受损的主要原因,可以直接攻击肝脏细胞,导致炎症和坏死。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由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可能发展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而导致肝损伤。

  3. 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4. 药物或毒物

    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毒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5.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6. 遗传代谢性疾病

    疾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肝细胞受损。

  7. 不良生活习惯

    过度抽烟、喝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8. 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健康。

  9. 其他因素

    还包括循环障碍、营养不良、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放射线照射等。

需要注意的是,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早期发现并去除病因,很多情况下可以逆转或控制病情的发展。因此,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肝受伤”的检测

谷丙转氨酶(ALT)

检测方法:IFCC法

谷草转氨酶(AST)

检测方法:IFCC法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检测方法:IFCC法

碱性磷酸酶(ALP)

检测方法:AMP缓冲液法

胆红素

检测方法:钒酸盐氧化法

白蛋白

检测方法:溴甲酚绿法

球蛋白

检测方法:计算法

这些指标数值仅供参考,建议以检查单上给出的参考范围为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诊断。


“肝受伤”的预防

  1. 合理用药

    要严格根据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来使用药品,避免超量使用,很多药物都在肝脏进行代谢,不正确使用容易引发肝损伤,避免滥用药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时,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肝损伤并调整治疗方案。

  2.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有助于减轻肝脏的负担,保护肝细胞。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和再生,维持肝脏功能的正常运作。

  3. 合理饮食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控制盐分摄入。

  4. 远离化学毒物和物理辐射

    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重金属(铅、汞等)、有机溶剂(苯、甲苯等),这些物质可直接损伤肝细胞或干扰肝脏的正常功能。在工作中接触这些物质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5. 预防疾病感染,积极治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牙刷等个人用品,以减少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风险。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长期开展肝功能检测,包括肝脏生化指标及肝炎病毒。对肝脏损伤能够做到早发现,及早治疗。

如发现患有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避免肝损害加重。对于其他可能导致肝损伤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等),也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供稿 | 检验科  张燕

编审 | 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官方公共号
 最新文章